錢付忠(甘肅省酒泉公路管理局,甘肅酒泉 735000)
不同地理區域環境下公路養護技術應用的思考
錢付忠
(甘肅省酒泉公路管理局,甘肅酒泉 735000)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公路的養護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做好公路的日常養護工作。公路養護是確保公路正常運營的關鍵,文章對平原地區、沙漠地區、山區農村地區、黃土地區的公路養護技術進行了分析,以便更多的了解在不同地理區域環境下的公路養護技術和特點,以供參考和學習!
平原 沙漠 山區 黃土 公路養護
(1)平原地區公路及養護特點。平原地區地面高度變化微小, 偶爾有輕微的起伏和傾斜。平原地區除泥沼、鹽漬土、河谷漫灘、海邊灘涂等外,一般多為耕地, 分布有各種建筑設施, 居民點較密, 在天然河網地區, 多有水塘、河叉、溝渠等。平原地區選線, 一方面由于農田密集、水渠較多,工業區和城鎮較多,居民住宅也密集,另一方面,由于地勢平坦,路線縱坡等容易達到技術標準。同時,由于平原地區公路行車速度較快,車輛載荷較大,對路基路面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公路養護方面也要求更高,需要做好日常性養護工作,確保路基穩定,路面開裂能夠及時進行修復,以上種種因素,導致平原地區公路養護技術有其特殊之處。(2)公路養護技術的要求和原則。平原地區公路路基在長期的行車荷載和自然因素作用下, 易發生變形和破壞, 若不及時養護和加固, 就會引起病害。養護和加固的目的是使路基保持一定的強度和穩定性。因此,對于平原地區的養護主要是路肩的養護與加固,邊坡的養護與加固、邊溝的養護及加固、路基的加寬與加高、急轉彎的改善等內容。
沙漠地區的公路養護主要是為了避免風沙吹到公路路面上來,影響公路車輛的正常行駛,因此,在沙漠公路養護過程中主要工作就是公路兩旁的固沙工程,對于部分水文地質條件較好的路段,可以拓展滴灌技術在防沙體系內抗風植林,形成一道防風固沙體系。其次,風沙作用方向和強度在公路東西兩側及同一地貌單元垂向上的差異,使防沙體系在沙害類型和受損程度、不同地域產生不同結果。為此,必須根據不同地域公路慮及防沙體系風沙危害特點因地制宜采取相應防治方案和維護措施,對阿和公路不同沙害路段進行工程防沙體系恢復設計時,深入現場根據當地地形、地貌、氣候、河流變化、社會因素等綜合因素充分了解地質水文等情況統籌重點治理。再次,上風側防護帶寬度一般需根據風沙活動程度、地形條件、具體防沙方法和材料性能和壽命等來確定。現有防護帶寬度一般40~60m(個別特殊路段甚至更寬)。因內部發生的風蝕和沙埋嚴重影響半隱蔽草方格沙障使用壽命。無論固沙帶設置多寬,固沙帶內部沙害導致草方格最多維持使用3~6年即被部分掏蝕或沙埋而失效,養護管部門根據安全使用情況在每個養護周期內在全斷面內更新、加固沙帶。從此實際情況來看,千篇一律遵循標準設置寬度較大的草方格固沙帶無此必要。應將草方格使用壽命與固沙帶合理寬度、當地氣候條件與風沙影響因素相結合,與高立式沙障綜合考慮以節省必要的資金進行全面防護。
山區公路養護效果可直接體現在山區公路路況上,且與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有著密切關聯,因此加強山區公路的日常養護管理、提升山區公路養護質量,是促進我國山區公路事業發展、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必然要求。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山區公路的養護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做好山區公路的日常養護工作,是廣大山區公路養護管理單位或者企業必須解決的問題。
長期以來,特別是山區農村地區,養護工作都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近年來,我國山區農村公路的養護工作才逐漸進入人們及各級政府的眼中,針對于此,也在逐漸開展相應的養護工作,但現階段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養護管理模式繁雜卻并沒有發揮該有的效用;整體的養護管理水平不高;養護人員的養護意識不夠,使得有些路段處于失管狀態;某些山區縣鎮道路并不通達,無法順利對山區農村公路進行管養。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我國山區農村公路的養護工作起步較晚,很多路段沒有配備專業的養護人員,地方的公路養護意識薄弱,山區農村公路養護的制度化和管理機制沒有真正投入運營。一些鄉鎮地方的財政困難,對于山區農村公路的養護投入資金不足以滿足實際養護需求。
因此,首先應該是加強政策扶持,多方籌集建設資金。制約山區農村公路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資金問題。就目前我國山區農村公路養護現狀來說,要解決農村公路的養護問題,首先要提高資金投入,針對貧困山區要加大扶持力度;然后要解決資金撥付的速度問題,往往因為資金的撥付、審批問題導致山區農村公路延誤工期,影響公路的使用;再次,當前的建材市場價格波動較大,必須及時做好預算計劃,有關部門也要加強行業的宏觀調控,只有建材市場的價格形成規范化,才能為山區農村公路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最后必須組織好群眾參與到農村公路的建設中,提高配合度,鼓勵各村經營沿路兩側土地的積極性,充分利用新修建公路兩側土地的升值空間,拓寬建設資金籌措渠道;對捐資捐款數額較大的社會名流、企業家、經營成功人士制定激勵措施,并通過新聞媒體加大對其宣傳力度。其次,改進養護模式,探索山區農村公路養護方法。對于山區農村公路養護主要是由縣鄉公路管理所負責的,因此,要責任到人,做好養護管理目標,對于山區農村公路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農民,因此,要把山區農村公路的養護放在首位。
黃土因其特有的結構使土質具有特殊的性質,在干燥時強度較高,成型后牢固性能好,但是遇水后結構立即遭到破壞,失去了原有的形態與牢固性。濕陷性黃土高速公路就是指將高速公路建筑在在這樣的土體上,黃土受氣候條件影響,或經過雨水的浸潤,在外加負荷或在土的自身重力作用下發生下沉的現象。這樣的高速公路路基很容易發生病害,在濕陷性黃土路基破壞中,主要的表現形式有路基沉陷、路基陷穴以及路堤的破壞,其原因也多有不同。但是在所有的原因中,最關鍵的因素是地貌水流的沖刷和地下水造成的各種侵蝕、坍塌以及變形,相關部門正針對這一問題進行加大力度解決。對于黃土地區公路養護主要采取的措施:(1)采用抗濕陷的技術,通過化學處理和物理加固等方式,對公路路基進行加固處理。(2)做好完善的排水措施。黃土地區由于吸水性較強,水被吸收后排出難度大,因此,積極做好排水工作對于公路的養護至關重要。
不同地理環境下的公路養護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地質情況,采取適合自身的公路養護方法,對于平原地區的公路,主要是注意路基路面的養護工作,避免路基沉陷等;對于沙漠地區的公路養護,主要是做好兩側的防風固沙,做好公路的日常養護,確保正常通行;對于山區農村地區的公路養護,主要是確保有足夠的資金,能夠確保養護工作的正常進行;對于黃土地區的公路養護,主要是做好抗濕陷和排水措施的處理。總之,確保公路養護能夠經濟、可行、有效,能夠延長所養護公路的使用壽命。
[1]馮寶娟.平原地區公路養護技術探析[J].交通標準化,2014(01).
[2]王翠,陳杰.阿和沙漠公路工程防沙體系養護方法探討[J].西部交通科技,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