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沈陽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遼寧沈陽 110034)
學校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分析及對策
張鑫(沈陽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遼寧沈陽 110034)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校已經將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納入了日常工作,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不過在整體的角度來看隨機性非常的大,發展水平具有較大區別,要想快速的占領網絡思想教育的陣地,學校應該建立健全的網絡文化建設管理工作機制。借助這些來完善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統籌機制,健全全校網絡監管機制,推進大學校園網絡文化的發展與繁榮。
網絡信息技術 文化建設 管理統籌
校園是學校網絡文化聚集地,使用學校存在的新聞網站、論壇以及微信群等作為傳播介質,出現一定的文化活動或者是文化產品等,師生是其參與的主要群體。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網絡文化已經是校園文化的主要陣地,在學校文化管理之中的地位提升的非???。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加強學校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是如今校園網絡文化存在的必然要求。
1.1網絡平臺建設現狀
校園網絡的文化可以看作為一種技術文化,其主要依賴于如今的網絡科技,積極的融合網絡傳播途徑以及互聯網等技術出現很多的表達方式。目前各大院校網絡平臺建設的形式非常多樣,基本都是由網絡管理中心開發各種系統給各個部門使用,部分的高校還吸收的社會的力量來補足自己的開發實力,形成了白花齊放的網絡平臺建立局面。不過如今的網絡平臺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行業規范,很多高校之間建立自己的門戶網站,是非常滯后于社會發展現狀的。
1.2網絡監管工作模式現狀
目前高校依據自己含有的不同網絡文化工作方式,利用不同的技術開展網絡安全與監管管理辦法。在進行校園網絡工作管理的重點為對于校園里面含有的有害信息進行專門治理,對于網絡鏈接服務進行仔細排查,尤其是含有的托管服務、虛擬個人空間以及各種的公告欄與留言板等進行專項整治與管理。
1.3網絡宣傳推動了變革
如今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很多高校的網絡宣傳發展勢頭迅猛,因為其非常的方便快速、信息量巨大覆蓋面積大等特征,是傳統的媒體不可以比擬的,同時也是促進了高校網絡宣傳模式的改變。早在上世紀的80年代,國外的高校就開始進行網絡宣傳與管理,經過了很多年的發展,對于網絡管理的工作模式也是不斷的成熟,管理方法與手段不斷創新。如今很多的高校紛紛建立了自己的宣傳隊伍,組建了新聞網站,設置了專門的信息發布員與網絡編輯宣傳隊伍,在網絡輿情收集、平臺建設以及報道等很多的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4輿論引導的變化
現在的網絡互動平臺含有微博、BBS以及微信等很多的信息傳播與交流工具,很多的高校都是建立了專門的網絡評論與輔導管理員,經常進行培訓與交流,切實的推動了網絡輿論的引導工作。經過多年的發展,網絡社區逐漸的成為網絡輿情管理發展的主要陣地,很多的網絡管理與在校師生建立了自己的網絡服務社區等自己的個人網頁,同時監控信息,這些都是給輿論的引導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1.5網絡文化建設品牌的出現
培養優秀的校園網絡文化,使得校園網絡成為德育教育的新陣地,也是高校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工作的目的。各地的高校在不斷的積累與探索之后培養出很多的網絡文化品牌,通過大學生的在線推動,通過百佳網站的評選等,各大高校紛紛的推出網絡文化建設的品牌。
2.1建設統籌機制
需要建立高校網絡文化領導小組帶頭,宣傳部門引導的網絡問題具體負責的建設機制,工作的中心放在網絡文化建設規劃上面,培養師生的網絡道德等內容。其一為根據互聯網發展的具體形式,建立校園網絡文化發展的具體制度,發展規劃應該涉及學校網絡建設發展的目標,隊伍建設等。其二校園網絡文化建設需要充分的注重高校師生網絡發展的現狀,建設網絡道德的實施方案,同時相關的工作部門開展網絡道德的建設工作。其三網絡管理中心網絡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建立合理的評估與激勵制度,同時將結果與傳統的考核標準統一。
2.2完善網絡監管機制
首先需要建立網絡輿情的監督機制,學校應該建立學生、院系以及學校的三級輿情監督體系,建設專門的輿情監督隊伍。依據發現、判斷、選擇以及報送等工作方式開展自己的網絡輿情管理工作,必要的時候建立網上輿情的收集管理方式,尤其是重視各種微博群與微信群等作為傳播手段的重大群體性事件。其次要重視技術的發展,建立網絡管理監督的具體制度,利用技術加強網絡信息安全的管理辦法,規范網絡監督的具體工作內容。
2.3完善工作評價機制
建立一套科學可行的審批與管理辦法是校園網絡文化健康發展的必要措施,建立層層的考核制度、分類與量化考核等辦法。在進行審批與考核的時候,需要將工作的內容細化,將網絡文化工作管理的好壞作為領導績效考核的重要手段。其次針對于針對于不同的工作內容確定考核標準,重點分析這項工作是否做到位,相關的資源投入是否滿足現實共走的需求,在隊伍建設方面能否做到科學合理等。最后為對于網絡監督管理工作人員具有嚴格的要求,評價的重點內容為其能否堅持輿情日報機制,能否與有關的部門協作進行安全的監督與評價機制進行重點的考核,對于不同的崗位設置不同的考量標準。
2.4強調協調保障的機制建立多渠道的共同投入機制,保證監督工作的必要開支,同時積極地投入專門資金來建設有關的管理機構。對于一些管理較好監督到位的網站引入商業服務機制,可以對外承接廣告、專題宣傳等模式。同時利用校園學生優秀資源建立網絡監督管理等宣傳隊伍,補充專業監督隊伍建設的不足,加強對于專業隊伍的培訓等。同時還需要組件高等學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研究委員會,定期的召開學術會議,研究工作對策,進行工作評估等活動。
本文依據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現狀,網絡社會的發展對于學校的影響十分巨大,理論與實際分析了網絡文化給師生與高校管理帶來影響的基礎之上,提出了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的具體辦法。再結合網路信息與傳播的特點,分析了高校網絡發展的現狀,提出了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的基本對策,對于以后學校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有所幫助。
[1]周高琴,魏金輝.高校網絡文化的管理機制研究.青年記者,2012 (2):76
[2]段玉玲.高校校園網絡文化管理芻議.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 (12):202-203
[3]周麗莉,孔華,史原.加強高?;ヂ摼W網絡文化管理工作對策研究.中國校外教育,2009(4):150
[4]曲青山.淺議國外網絡文化管理的經驗及啟示.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