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紹南(遼寧省錦州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遼寧錦州 121000)
構建科技服務平臺 促進企業快速發展
唐紹南
(遼寧省錦州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遼寧錦州 121000)
技術創新是中小企業的生命, 是推動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深化公共科技創新平臺管理體制改革,有利于促進資源優化和高效運行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構建科技服務平臺,充分整合和利用發揮本市科教資源,加強院(校)企結合,加快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率,不僅提高廣大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更能促進我市中小企業快速發展。
技術創新 服務平臺 企業發展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實施,我市中小企業的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經濟質量不斷提高,對推動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作用越來越重要。可以說,中小企業創造的利潤和社會效益明顯提高,為我市整體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近年來,我市十分重視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工作,通過實施創新型中小企業培養工程,引導幫助企業建立完善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使企業逐步成為研究開發投入的主體,涌現出了陽光能源、漢拿電機、錦州航星集團、奧鴻藥業等中小企業創新的典型,這些企業通過自身研發機構和產學研合作共同研制開發新產品40項,其中國家級以上5項,推動新成果、新技術轉化22項。
但我市中小企業的總量和集群化水平還很低,基本上以勞動密集、科技含量較低的傳統產業為主。這些問題制約著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我市擁有渤海大學、省農業經濟技術學校、錦州農科院、遼寧工業大學等豐富的科技創新資源,但這些科教優勢都還沒有充分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競爭優勢。究其原因,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科技服務平臺建設落后,科技中介機構服務能力較弱,致產學研結合不緊,科技成果轉化渠道不暢,產業化率不高。因此,搭建科技服務平臺是建設創新型城市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具體做法是:
(1)加強錦州市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建設。圍繞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建設,重點建設開通了錦州市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初步具備了科技成果展示、轉化,科技人才培訓和信息服務等功能。
(2)建設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錦州科技信息網,經過建設成為全市重要的科技資源共享平臺,科技信息資源數據庫向全市開放,可實現國內最權威的科技學術會議論文、國內近2500種核心期刊、國內最為完整的科技信息群、最為權威的企業產品數據庫、科技外文數據庫以及各行業法律法規數據庫等資源的共享,可為企業提供信息檢索、項目查新、科技成果、技術轉讓、成果轉化、網上宣傳等方面的信息服務。
(3)深入開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專項行動。走進多家企業,走訪駐錦高校院所,搜集企業技術需求200個,舉辦、參加校企對接活動10余場次。成功促成企業與科研院所項目在我市實現轉化落地。
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企業經營者是科技創新與研發的執行者和領導者。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企業創新提供人才支撐。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加大企業經營者培養力度,著重抓好對中小企業家和創業者的培訓,通過舉辦:企業家論壇、經營管理戰略研討班、職業經理人及工商管理進修班等多種形式加大培養力度。
(2) 要協調組織各類高校、職業技術學校,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根據企業發展的需求,不斷開展技術培訓,尤其要加大對先進技術的培訓力度,為中小企業培養急需的技術人才。
(3) 實施專項人才引進計劃,把引進高素質的人才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重點引進與我市產業發展關聯度高、善于開展研發和成果轉化的專家型企業家、學科帶頭人和科研團隊,努力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品牌效應。
成立專家咨詢團,手把手扶植和支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推進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主要是建立專家聯系機制,建設專家數據庫,針對中小企業的具體需求和難題,組織專家開展技術咨詢和企業診斷等活動。積極發展企業自主、聯合研發機構,加快技術支持服務平臺建設,圍繞我市產業特點,構建公共技術研究平臺。定期舉辦技術成果發布會,開展產學研對接,由政府牽頭培育市場,加快新技術、新成果轉化。
(1)鼓勵中小企業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結合。要充分利用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的人才優勢,探求有效的合作機制與合作方式,通過共同研發、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等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實現產品的研發,促進技術成果和先進技術的轉移和轉化,成為企業的技術孵化器。
(2)建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服務協作網絡,搭建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根據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特點,支持建立和發展一批科技服務機構,引導和鼓勵各類技術服務機構參與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成果轉讓、技術信息、新技術推廣和技術培訓服務等。
(3)營造環境,調動中介服務機構的積極性。目前,中小企業迫切需要政府部門在經濟環境、產業政策、管理知識、信息、技術、人才以及資金等方面給予具體的服務和指導,要建立開放式、規范化、面向大眾的、系統的服務體系,通過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咨詢、技術培訓等服務,推動中小企業技術創新。
(4)建立專家協作體系,開展技術咨詢和診斷服務。針對中小企業的具體需求和難題,組織專家開展技術咨詢和企業診斷等活動。
(1)平臺運行機制市場化,實行政府主導與企業化運行相結合,讓市場成為調動和配置科技資源的主要手段。
(2)平臺服務對象社會化,平臺將不再只滿足研究需要,而是面向研究、開發、產業化等不同環節的創新主體。
(3)平臺資源條件共享化,破除科技條件的擁有者、經營者、使用者之間的壁壘,形成科技資源共建、共管、共享機制,降低創新平臺建設成本。
總之,我們處在科技創新的時代,創新是永恒的主題,我們要用創新的思維,為企業發展提供實用、高效、方便的科技服務平臺,不僅要在創新平臺管理體制上創新,更要在服務方式上不斷創新,時刻以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為主旨,以創新的思維,助力企業健康、有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