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是黨員的責任
□高雄
6月18日,筆者慕名前去采訪今年6月下旬將參加六師新湖農場第八次黨代會的黨員代表、新湖農場新野作業區十四連職工黨員沈夕章時,他正在該連職工王兆榮的棉田里幫助滴水。
在休息間隙,筆者在與沈夕章交談時他說,每一個人都有困難的時候,在你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能幫一下你就幫一把。我也是從困難中得到大家幫助,才走上富裕路。我深知一個人在困境中的滋味。王兆榮自己身體不太好,家庭困難,今年春季我用自己的機車先給王兆榮完成耙地、播種、中耕等,資金都先欠著,我能幫就幫一把。更何況我是一名黨員,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是責任。
今年51歲、黨齡9年的沈夕章,在新湖農場享有四個“美名”:一是有名的種田能手,今年種植棉花300畝,苜蓿300余畝;二是農機大戶,家里經營兩臺大馬力機車,百萬元農機具配套俱全,一輛貨車,一輛小車;三是年收入在6到7位數;四是幫扶困難職工不計回報。從2000年到2015年的15年時間,沈夕章累計少收連隊困難職工機力費20余萬元,另有借出去的7萬余元成為“死賬”。沈夕章2003年獲六師“十佳職工”,2009年獲兵團勞動模范,2010年4月獲兵團民族團結先進個人,之后又獲六師優秀共產黨員、兵團屯墾戌邊勞動獎章等殊榮。
從新野作業區政工辦主任屈志和處得知,1983年高中畢業的沈夕章成為連隊一名職工,第二年他入了團,并擔任了連隊團支部書記。1985年至2003年,積極上進的沈夕章,先后向連隊黨支部遞交了三次入黨申請書。2007年7月,沈夕章在黨旗下舉起右手宣誓,光榮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1992年,沈夕章帶頭承包一臺拖拉機,2000年新湖農場推行農機具作價歸戶,他帶頭購買了一臺鐵牛55型拖拉機和東方紅802拖拉機以及配套農機具,與妻子承包90畝土地。當年沈夕章家的機車和農田雙豐收,收入35萬元,一躍成為農場致富能手。2001年,他又投入28萬元,購買兩臺鏈式機車及先進的聯合整地機,解決連隊多年沒有大型聯合整地機這一難題。以后他又陸續投入50多萬元,添置一臺新式802機車,兩臺先進的聯合整地機,兩臺氣吸式精量點播機。如今犁地、施肥、平土、整地、播種、種耕等農機具資產上百萬元。

沈夕章在幫助新野作業區十四連民族職工麥蓋西·哈依薩查看羊只生長情況。
2008年,新湖農場全面推行農業承包費用自理,許多職工持觀望態度之時,沈夕章在全連第一個拿出4.7萬元交了自理金,又拿出10多萬元借給其他職工,利息分文不取,使20多戶沒錢種地的困難職工及時承包了土地。2009年,秋季棉花市場價格上漲,個別農工將棉花賣給私人軋花廠,沈夕章帶頭向農場軋花廠交售棉花。2008年至2011年,沈夕章連續四年被農場授予“十大誠信職工”,他所在的十四連也被新湖農場評為先進連隊。許多連隊干部說,取得這些成績,黨員沈夕章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
沈夕章不但是職工致富的領路人,還是連隊干部的好助手。2009年,農場推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多數職工都還在為種植何種作物“舉棋不定”、遲遲不愿交自理金之時,沈夕章憑著多年植棉經驗,認為十四連土質適宜種植棉花,帶頭交納5萬元自理金,承包棉花160畝,其他職工也紛紛效仿,全連336萬元自理金趕在播種前全部收齊,連隊適期完成了1.2萬畝春播任務。當年秋季,棉花市場價格上漲,連隊個別職工受利益驅動,將棉花買給地方私人軋花廠,沈夕章毅然帶頭將棉花交售到農場軋花廠,做了一位名副其實的“誠信職工”。
作為一名黨員,沈夕章時常回顧這些年自己走過的路,他深有體會地說:“個人本事再大,沒有農場各級組織的幫扶,自己也不可能走上富裕路。我現在富了,就是要帶動更多的人一起富。”
十四連哈薩克族職工麥蓋西·哈依薩一家3口,以前依靠養羊收入維持家庭生計。2001年29歲的麥蓋西·哈依薩左腿不慎受傷致殘,加上妻子沒有勞動指標,家庭生活受到影響。沈夕章得知后,主動與麥蓋西·哈依薩結為扶貧對子,幫助麥蓋西·哈依薩經營農田種植,無償用機車為麥蓋西·哈依薩的農田犁地、耙地、噴灑農藥等。同時沈夕章還手把手教麥蓋西·哈依薩學開農用機車,學習機械作業及農機具的修理和調試技術,每年農忙季節,高薪雇用麥蓋西·哈依薩開車,平時麥蓋西·哈依薩孩子生病、上學缺錢花了,借給千兒八百的是常事。
由于麥蓋西·哈依薩不會經營管理土地,一直將自己身份地流轉給其他職工經營。2010年初,沈夕章鼓勵動員麥蓋西·哈依薩收回身份地自己承包,可以多增加一些收入。沈夕章聯合其他3戶職工為麥蓋西·哈依薩擔保辦理3萬余元的農業貸款,又承諾包下麥蓋西·哈依薩40畝身份地的機耕作業,只收取機車油錢,其它費用一概不收,當年麥蓋西·哈依薩僅在身份地上收入3萬余元。
如今,麥蓋西·哈依薩在沈夕章堅持15年的幫扶下,依靠種植、養殖和駕駛農用機車等,不僅家庭生活開支不發愁,2014年,麥蓋西·哈依薩在新湖農場買了76平方米樓房。現還養殖80余只羊,生活好開心。
沈夕章時常說,是農場這塊土地養育了我,連隊父老鄉親們支持了我。如果沒有這些,自己就沒有如今這美好日子。 這幾年我幫助困難職工周平山、孤寡老人張永信等人度過難關,也是理所應當的。□
欄目責編:碧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