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 覽
開幕時間:20 16年8月27日
展覽地點:北京杏壇美術館
主辦單位:中國國家畫院
適逢道教節日齊天大圣誕辰日,“俺老孫來也—梅墨生戲畫孫大圣作品展”隆重開幕。展覽共展示了72幅梅墨生先生所畫孫悟空及師徒四人西天取經故事的人物畫作品,應對于孫大圣之七十二般變化,在丙申猴年猴月,將孫大圣的形象躍然紙上,在懷念不朽的經典英雄形象的同時,也展現了梅墨生先生人物畫創作的藝術成果。東晉顧愷之曾言:“凡畫,人最難。”畫者用寥寥筆墨刻畫出栩栩如生之情境,強調以形寫神,不僅是寫刻畫人物之精神氣韻,更是寫畫者本身之精神氣韻。正如策展人錢陳翔先生所言:“得其‘意’而忘其‘形’,不是為畫猴而畫,只是借題發揮,旨在傳神,重的是‘神似’。”著名表演藝術家、86版《西游記》孫悟空扮演者六小齡童(章金萊)先生,國防大學原政委趙可銘上將,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院藝委會主任、中國國史研究館研究員著名畫家吳悅石先生,榮寶齋常務副總經理、著名畫家范存剛先生,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著名畫家盧禹舜先生,人民美術出版社原總編輯、著名畫家程大利先生,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周文彰先生,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院長、著名畫家丁方先生等嘉賓及百位觀眾參加了開幕式。展覽還邀請了古琴演奏家、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理事茅毅、青年尺八演奏家張聽、青年豫劇演唱家劉冰、青年揚琴演奏家賀禮、青年二胡演奏家徐寶寶在展覽開幕現場進行表演。

開幕時間:2016年8月28日
展覽地點:呼和浩特主辦單位:呼和浩特市書畫院、呼和浩特市青墨閣當代藝術中心本次展覽展出了邵坦中、周詠平、溫峻峰、郭睿、方向樂五位畫家的花鳥、山水和人物作品五十余幅,我刊副總編輯任軍偉博士擔任學術主持。任軍偉在展覽前言中評價道:“雖然他們都有很嫻熟的筆墨技巧和寫真能力,但是他們的目標指向卻不為寫真而寫真,而是希望表現某種詩意的情懷和格調。他們作品中用詩意化的筆墨語言表現出來的畫面,或簡遠有致,或平和淡泊。邵坦中先生的花鳥構圖別致,筆墨運用既有韻含春雨,又有干裂秋風,創新意識很值得肯定。周詠平先生的山水尋根宋人筆墨,但卻賦予了其作品現代精神和主體意識,力求在圖真和意境之間找到適合自己的契合點。溫峻峰先生的花鳥將書法的筆法用于他的寫意畫,且在墨法的使用也大膽潑辣,這便使他的作品具備了淳厚雅致的神采。郭睿先生的花鳥深得宋人氣象,但又糅合了現代筆墨語言的表達,其作品動靜分明,意境嫻雅平和,能明顯感受到他追求詩意化的努力方向。方向樂先生的古裝人物畫,融合了西方的造型法則,并由此和傳統保持了自己的距離,但其作品中的筆墨卻是傳統的、中國式的,看得出,他是希望通過作品的‘空間’營造來表達一種詩的意境。這也是五位參展畫家共同的藝術追求。”

開幕時間:2 0 16年9月8日
展覽場地:中國美術館
主辦單位:中國美術館

中國書法作為一種表達方式,在與中國文學的相互濡沫中傳播蘊含著中華人民智慧的經典傳統文化。“翰墨傳承”之主題,展覽立意以書法的形式表達傳統經典文學,進而傳播優秀的傳統文化。展覽依據古典文學形式分為五個部分:一部分以先秦文學為主,二部分以唐代詩歌為主,三部分以宋詞為主,四部分以賦為主要內容,五部分選取元曲、明代小說以及清代楹聯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為內容。展覽經過學術專家組民主推薦和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在全國范圍內確定五十余位青年書法家參加,展出的百余件作品,亦是經過專家組嚴格遴選而定。
開幕時間:2 0 16年9月14日
展覽場地:中山國古城
主辦單位: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河北省書法家協會
展覽共展出黃嘗銘先生所書中山王器銘風格的篆書法作品十七幅、中山篆刻印章十余方,精而微地展示了至美的中山篆體。展覽當天,黃嘗銘先生還舉辦了《大美中山》的講座并與現場書法家進行了交流。筆會交流中,黃嘗銘先生首先開筆,米勤練等中山篆書法家也紛紛提筆揮毫,各展所長。大家一邊進行書法創作,一邊交流書法藝術的心得,場面氣氛熱烈。黃嘗銘先生為西泠印社社員、臺灣著名的印學家,一直以來致力于大陸與臺灣地區的書法篆刻藝術交流,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也對中山篆體的書法篆刻創作有著頗深造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