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珍,王元清2
(1.四川省草原工作總站,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省達州市飼草飼料工作站,四川 達州 635000)
不同品種多花黑麥草的生產性能評價
張瑞珍1,王元清2
(1.四川省草原工作總站,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省達州市飼草飼料工作站,四川 達州 635000)
為了解不同品種多花黑麥草在不同生態區域的生產性能,本試驗在達州、德陽和陽平3個試驗點對12個多花黑麥草品種的生產性能進行了評價。結果表明:同一品種在不同試驗點的開花期株高、分蘗數和產量差異較大,同一個試驗點不同品種的草產量差異顯著(P<0.05)。因此,在不同地區進行適宜的品種選擇是提高草產量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川東地區(達州)應主推“長江2號”“杰威”和“冬青”多花黑麥草,在川南地區(陽平)主推“冬青”“綠島”和“長江2號”多花黑麥草,在川北地區(德陽)主推“綠色長廊”“特高”和“海灣”多花黑麥草。
多花黑麥草;品種;評價
多花黑麥草又名意大利黑麥草、一年生黑麥草,是一種具有世界栽培意義的優良禾本科牧草。多花黑麥草喜濕潤海洋性氣候,宜在夏季涼爽、冬季相對暖和的地方栽培。它具有生長速度快、草質好、產量高、適應性強等特點,與糧油作物(或果樹、經濟作物)輪間套作,冬閑田種植的效果都非常理想,飼草養畜效果好、增收快,深受廣大農牧民歡迎,已成為我國南方冬春季節的主要青飼草。據中國草業統計,四川是種植多花黑麥草面積最大的省份,2012年多花黑麥草種植面積為318萬畝(1畝≈667m2,下同)。四川省是一個自然地理條件多樣的省份,弄清各種牧草在相應生態類型區域的適應性和生產性能,篩選出適合不同區域種植的當家草種和主推品種,減少種草在品種應用和生產技術上的盲目性,十分必要。為了掌握市場上流通的不同品種多花黑麥草的生產性能,為編制四川省牧草主推品種目錄提供科學依據,我們對市場上常見的幾種多花黑麥草進行了生產性能評價。
試驗地設在黑麥草的主要栽培區域——川東地區達州、川北地區德陽和川南地區陽平這3個試驗點,各試驗點自然概況見表1。

表1 試驗地自然概況
2.1 試驗材料 共收集了14份多花黑麥草,品種名錄見表2。

表2 多花黑麥草品種登記表
2.2 試驗設計 各試驗點采取隨機區組設計,設4次重復,其中1個重復用于物候期觀測和收種,3個重復用于測產。小區面積為10m2(2m×5m),小區間距50 cm,重復間距100 cm。條播,播種量為15 kg/hm2(物候區)和19.5kg/hm2(測產區),每小區播種6行,行距38 cm。整地同時施長效復合肥300 kg/hm2、鉀肥60 kg/hm2為底肥。每次刈割后追施尿素90 kg/hm2,苗期封壟前人工除雜1次。未進行灌溉。
2.3 試驗時間 達州試驗點于9月17日播種,次年5月10日結束;陽平試驗點9月20日播種,次年5 月17日結束;德陽試驗點9月28日播種,次年4月22日結束。
2.4 測定項目
2.4.1 生育時期觀測 播種后定時目測各參試品種的生育時期,以全小區為調查對象,以小區內50%植株達到某生育時期為標準。
2.4.2 分蘗數 出苗后在物候觀測區隨機選擇10株掛牌標記,抽穗期記錄每株分蘗數,計算平均數。
2.4.3 產草量 第一次刈割測產高度(拉伸高度)為
2.4.4 植株高度 初花期時,在物候觀測區各小區隨機選擇10株測定從地面到植株最高部位的垂直高度(拉伸高度),計算平均值。
2.5 數據處理方法 數據均用Excel 2007初步整理后,用DPS(V.7.05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差異顯著性用Duncan法進行多重比較。
3.1 分蘗數 從表3可以看出,相同試驗點不同品種的分蘗能力不同,各品種分蘗力差異達顯著(P<0.05)或極顯著水平(P<0.01)。在陽平試驗點,“冬青”分蘗力最強,“普通”次之,“法斯特2號”最差;在德陽試驗點,“綠色長廊”分蘗力最強,“海灣”次之,“普拉多”最差;在達州試驗點,“綠色長廊”分蘗力最強,“普拉多”次之,“普通”和“牧豐”最差。同一品種在不同試驗點的分蘗力也不同。如“杰威”在洪雅試驗點的平均分蘗數為6.8個,在德陽試驗點的平均分蘗數為7.3個,在達州試驗點的平均分蘗數為9.4個。
3.2 開花期株高 在同一試驗點,不同品種的開花期株高有顯著或極顯著差異,詳見表4。在達州試驗點,12個多花黑麥草品種的開花期株高平均為117.3cm,其中“長江2號”的株高最高,平均株高達到138.0cm,“海灣”和“牧豐”的株高最低,僅有106.0 cm;在陽平試驗點,12個多花黑麥草品種的平均株高為107.9 cm,其中“冬青”的株高最高,達到114.6 cm,“普拉多”的株高最低,平均為101.3 cm;在德陽試驗點,12個多花黑麥草品種的平均株高為116.5 cm,其中“特高”的株高最高,平均株高為118.7cm,“長江2號”的株高最低,平均為114.0 cm。
3.3 莖葉比 同一試驗點各品種的莖葉比差異較大。如達州試驗點“綠島”的莖葉比最大,為4.69;“牧豐”的莖葉比最小,為2.64,莖葉比相差較大。在陽平試驗點,“普拉多”的平均莖葉比最大,為4.16;“牧豐”的平均莖葉比最小,為2.37。在德陽試驗點,“杰威”的平均莖葉比最大,為1.92,“海灣”的平均莖葉比最小,為1.59。另外,同一品種在不同試驗點的莖葉比也各不相同。

表3 不同品種多花黑麥草的分蘗數比較 個

表4 不同試驗點各品種的開花期株高比較 cm

表5 不同品種多花黑麥草的莖葉比比較
3.4 產草量
3.4.1 刈割次數 同一品種不同試驗點的刈割次數不同,達州試驗點年刈割了4次;陽平試驗點年刈割了5次;德陽試驗點年刈割了3次。
3.4.2 不同試驗點的產草量 不同試驗點的總產草量不同,達州試驗點12個多花黑麥草品種的平均鮮草、干草產量最高,分別為118 608.3 kg/hm2和15438.9 kg/hm2,陽平試驗點次之,德陽點最低。經方差分析,3個試驗點的平均鮮草和平均干草產量分別呈極顯著差異(P<0.01)。
同一品種在不同試驗點(組間)的產草量差異較大,如“杰威”多花黑麥草在達州試驗點的鮮草、干草產量分別為125733.3 kg/hm2、16 266.7 kg/hm2,比陽平試驗點增產29%,比德陽試驗點增產128%。

表6 不同品種多花黑麥草的干草產量測定 t/hm2
3.4.3 不同品種的干草產量 從表6可以看出,同一試驗點不同品種的干草產量有差異。在達州試驗點,“長江2號”的干草產量居第一位,與“牧豐”“海灣”兩品種的產草量差異顯著(P<0.05),與其他9個品種的產量差異不顯著(P>0.05);在陽平試驗點,“冬青”的干草產量最高,與“普拉多”的產草量差異極顯著(P<0.01),與“綠色長廊”“海灣”“普通”的干草產量差異顯著(P<0.05),與其他7個品種的產量差異不顯著(P>0.05);在德陽點,“綠色長廊”的干草產量最高,其干草產量分別與其他11個品種的干草產量差異極顯著(P<0.01)。
3.4.4 產草量綜合分析 從表7可以看出,12個黑麥草品種中,“綠島”和“冬青”在3個試驗點的表現均很好,“法斯特2號”“綠色長廊”“杰威”和“阿伯德”的表現好,“特高”較好,“海灣”“牧豐”“普拉多”和“長江2號”的表現一般,“普通”較差。
本次研究發現,川東地區和川南地區的黑麥草平均產量遠高于川北地區,表明多花黑麥草在川東、川南兩個區域的適應性更好。

表7 多花黑麥草品種豐產性及其穩定性分析t/hm2
從刈割次數來看,川南地區刈割了5次,川東地區刈割了4次,川北地區只刈割了3次,但是川東地區的年度產草量最高,比川南地區增產3.9%,比川北地區增產160.9%。多花黑麥草適度刈割可以獲得高產,以年度刈割4~5次較好。由于川北地區降水少,生長受限,故刈割次數少,產量低。
在同一試驗點,不同品種的開花期株高差異顯著或極顯著,這可能是因為株高屬于數量性狀,受環境影響比較大所致。在同一個試驗點,從產草量來看,參試的12份多花黑麥草品種呈現顯著(P<0.05)或極顯著差異(P<0.01)。因此,不同區域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多花黑麥草品種,這是獲得高產的重要途徑之一。本研究結果得出:川東地區(達州)應主推“長江2號”“杰威”和“冬青”多花黑麥草;川南地區(陽平)主推“冬青”“綠島”和“長江2號”多花黑麥草;川北地區(德陽)主推“綠色長廊”“特高”和“海灣”多花黑麥草。■
[1]茍文龍,何光武,張新躍.多花黑麥草不同品種的綜合評價方法研究[J].四川畜牧獸醫,2005,32(11):27-28.
[2]謝永良,張瑞珍,姚明久,等.不同播期對杰威多花黑麥草產草量性能影響的研究 [J].四川畜牧獸醫,2005,32(12):23-23.
[3]舒巧云,江靜夫,陳婷婷.不同播種量對多花黑麥草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寧波農業科技,2007,10(2):4-5.
[4]許艷芬,羅在任,鐘聲.不同播種方法對多花黑麥草產量的影響[J].云南畜牧獸醫,2006,10(4):38-40.
[5]張瑞珍,張新躍,何光武,等.不同刈割高度對多花黑麥草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草業科學,2008,25(8):68-72.
[6]羅富成,李云生,馬云忠.施肥對特高多花黑麥草初級生產力影響的研究[J].四川畜牧獸醫,2003,30(12):22-23.
[7]張瑞珍,張新躍,何丕陽.多花黑麥草品種篩選與品種特性研究[J].草業與畜牧,2010(11):16-20.
[8]張瑞珍,何光武,楊成勇,等.多花黑麥草不同種質資源的生產性能評價[J].四川畜牧獸醫,2012,39(2):30-31,34.
[9]張新躍,李元華,何丕陽,等.多花黑麥草的品種比較與生產性能[J].四川畜牧獸醫,2003,30(9):30-32.
[10]楊懷軍,羅文莉,張瑞珍,等.馬爾康縣多花黑麥草引種試驗[J].四川畜牧獸醫,2007,34(9):24-25.
[11]楊成勇,張瑞珍,胡萍,等.廣元市多花黑麥草品比試驗研究[J].草業與畜牧,2006,10(11):24-27.
[12]全國畜牧總站.中國草業統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4.
Evaluation of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n Different of Varieties Ryegrass
ZHANG Ruizhen1,WANG Yuanqing2
(1.The Grassland General Workstation of Sichuan Province,Sichuan Chengdu 610041;2.Fodder and Forage Grass Workstation of Dazhou City,Sichuan Dazhou 635000,China)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t varieties of annual ryegrass′s(Lolium multiflorum)production performance,we conducted this experiment in Dazhou,Deyang and Yangping area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ame varieties at different sites,the flowering plant height,tiller number and yield of grass′s difference were bigger,the same sites but different varieties of grass yield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Therefore,appropriate variety selection was one of the main means of increasing grass yield at the different region.We suggested that Changjiang No.2,Splendor and Wintergreen were feasible in eastern Sichuan province(Dazhou site);Wintergreen,Changjiang No.2 and Green island were feasible in southern Sichuan province(Yangping site);Green gallery,Tetragold and Gulf were feasible in northern Sichuan province (Deyang site).
Annual ryegrass;Varieties;Evaluation
S543.6
B
1001-8964(2016)11-0031-02
2016-08-23
農業部農業技術試驗示范項目(2130106)
張瑞珍(1974-),女,甘肅景泰人,高級畜牧師,碩士,主要從事牧草高產栽培與新品種選育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