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林
每一個經歷過高考的人,都會在一個個炎熱的夏天,想到自己那些年干過的傻事,瘋狂的夢想和幼稚的行為。
上初中的時候,我的同桌是個追星族,她特別喜歡林俊杰,在我沒有聽過他的歌的時候,就知道有個明星叫林俊杰。有次我看到她本子上林俊杰那細致的臉龐,恍然大悟地告訴她,我還以為林俊杰這人是男的呢,原來是個姑娘家啊。
她聽了這話發誓要改變我,重塑我。
我確實被她改變了,在她每天都在我面前唱林俊杰的歌,往我手里塞林俊杰的唱片的時候,我就被她改變了,我也無法自拔地喜歡上了他。
甚至我比她還要瘋狂,我在我的房間里貼滿了林俊杰的照片,在網上看完了他的所有視頻,我當時想如果有粉絲這個職業,我這輩子就只做林俊杰的粉絲。當時繁忙的功課,接二連三的考試讓我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我問同桌,這課這么無聊,學也學不會,我們以后能干什么呢?她脫口而出,不如我們逃走吧,去找林俊杰。
可是逃跑的路線在哪里呢?
這終究是一紙空文,那個時候我們還那么小,不知道路線,不知道地址,也沒有錢買火車票,后來同桌想想說,等到中考一過,我們就一起逃走去找林俊杰吧。
可是等到一畢業,我們就忙著選高中,忙著高興與傷心,而且我與她考上了不同的學校。同學聚會時她拉著我說,你還會喜歡林俊杰嗎?等三年后我們考上大學就去找他吧,我好喜歡他。
我告訴她,我會喜歡他一輩子的,我也會陪她去找他的。那是年少的約定。
可是我并沒有遵守這個約定,上了高中后我就對明星失去了興趣,不會再去聽歌和買海報,甚至林俊杰出了新專輯,我也不知道。
那個時候我開始好好學習,把時間都放在了閱讀上,并開始了寫稿子的人生。我已經想好理由告訴曾經的同桌,很抱歉我不能和她去找林俊杰了。
高考后我們不再是想著離開,而是必須要離開了,有的人是因為夢想,有的人是因為現實。但慶幸的是,每個人,走的時候不僅帶著一顆年輕的心,還帶著一個夢想,以及對遠方的期盼。
畢業后,我遇到了初中的同桌,她告訴我她在高二的時候就退學了,我很難為情地告訴她,我可能不能和她去找林俊杰了。
她笑著說,其實她也不知道林俊杰在哪里,只是想為自己的出走找一個合適的借口,她真的很想出去闖。林俊杰的第一張專輯叫《樂行者》,她希望自己的生命是不斷行走的。
她沒有告訴我她現在在哪里,過得如何,也沒有告訴我離開是對的還是錯的,但是我還是報了外省的學校,高高興興地準備一場青春的行走,那個時候我認為只有遠離家鄉的行走才算得上有意義。
離開的時候,我在網上看到新聞,林俊杰為了尋找創作靈感,一個人去了歐洲旅行。
在火車上,我看著外面變換的風景,但愿我們的行走與離開都能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青青河邊草摘自《90時代》圖/關節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