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國華
【摘 要】以情感要素為核心的舞蹈藝術創作,才能更加廣泛地引發觀眾共鳴,才能讓舞者的肢體語言更有表現力,更能傳遞其精神內涵。本文中,筆者將著重闡釋如何基于情感要素展開舞蹈藝術創作,望其能對當前廣大的舞蹈藝術工作者提供全新的研究和參考命題,推動藝術事業的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舞蹈藝術創作;情感要素;舞蹈編排
很多觀眾由于對于舞蹈認知存在本質性的偏差,所以片面地將舞蹈視作一種只要肢體動作就可以完成編排和表演的活動,事實上對于舞蹈藝術創作而言,一切的出發點和核心要素并非肢體動作的設計,而是情感要素的表達。
一、情感要素在舞蹈藝術創造中的作用
(一)情感要素是舞者身心發展的必需
舞蹈本身是通過舞者肢體語言的表達而呈現給觀眾的一種藝術形式,而對于廣大觀眾而言,舞蹈是否具有感染力、是否具有美感,除了其動作本身的協調、舒展和大方之外,更為重要的是,舞者對于舞蹈節目當中情感要素的表達。可以說,一名優秀的舞者必然是詮釋情感的高手,是能夠通過自己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讓觀眾身臨其境、有所感受。換言之,每一名舞者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亦是其情感體驗不斷豐富、表達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而這也是衡量其舞蹈能力高低的一項重要標準。
(二)舞蹈藝術創作本身就充滿了情感要素
舞蹈藝術創作與其它藝術門類創作有著相似的元素,就是創作者對于情感要素的汲取和表達,在舞蹈藝術的發展歷史上,無論是芭蕾舞、現代舞或是民族舞,其發展起源大多與一定的故事情節有關,其每一段節目誕生的背后都蘊含著一定的思想態度與情感表達。例如,美國著名的現代舞蹈家鄧肯在創作諸如《馬賽曲》、《國際歌》等舞蹈作品時,謳歌的是濃濃的革命情懷,是對自由的向往,是對和平的熱愛,她將這種情感和態度化作肢體語言,融合在對這種情感的詮釋之中,可以說,這樣的思想伴隨著她整個舞蹈創作始末,也伴隨著無數經典的誕生。
(三)情感要素是舞蹈藝術創作的必要成分
沒有融入情感要素的舞蹈創作無疑是失敗的,甚至于可以說那只是簡單的動作羅列,與體育鍛煉無異。如果說舞蹈與體育二者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性,那么能夠導致其存在本質性差異的元素就是對于情感的表達與宣泄。也正是因為情感要素的存在,著名的《千手觀音》才會成為美麗與感人的杰作;《天鵝之死》才會成為詠嘆生命起伏、慨嘆生命流逝的芭蕾名篇;《西班牙斗牛舞》才會成為斗牛民族不屈不撓、永不服輸,用于向自然、向強者挑戰的勇士之歌。
二、情感要素在舞蹈藝術創作中的運用
(一)以情感人,激發舞者對于創作的情感期待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期待是一種能夠激發創作者積極主動展開創作、提升其創作興趣的重要元素。一個完整意義上的舞蹈作品,是通過創作者的設計、舞者的表達來聯合表現完成的,而對于舞者而言,在這個表演的過程中,也是實現對創作者所設計的作品“二次創作”的過程。只有原始創作主體在創作時投入更多的情感,讓作品透過音樂、透過動作煥發出更多感人、動人的力量,舞者將會以最大的期待來“創造”和完成作品,實現創作者、表演者和廣大觀眾的情感共鳴。
(二)以情動人,激發舞者在創作過程中和諧、動人的情感氛圍
如上文所述,舞蹈藝術本身是由舞者對原始作品“二次創作”的過程,而舞蹈作品是否能夠真正意義上吸引觀眾,最終是要靠舞者的表演來實現的。當舞者在舞臺上構筑起一個以音樂為基調、以情感為氛圍的“藝術磁場”時,能夠讓觀眾融入這個“磁場”的最為重要的因素,不是故事情節是否精彩,而在于肢體語言中、眉目表情下,情感氛圍的塑造以及個體思想的傳遞,正所謂“以情動人”。而要想充分做到這一點,具體來說,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展開:
首先,需要抓住舞蹈作品當中的情感元素、動作形態,讓舞者對表演產生強烈情緒的同時,更能感受到情感視野的熏陶,并以其來指導自己對于舞蹈進行“二次創作”的過程;其次,舞蹈藝術的原始創作者,要積極與舞者展開對話與交流,增加其情感關懷與情感體驗,增加其對于舞蹈藝術表達和動作詮釋的信心和勇氣。
三、結論
綜上所述,情感要素對于舞蹈藝術創作過程及其最終呈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廣大創作者以及進行“二次創作”的舞者而言,只有不斷增加個人的情感體驗、增加舞蹈作品的立體感和精神層次的表達效果,才能使其產生動人的力量,讓觀眾充分融入舞蹈藝術的審美意境之中,產生情感和思想的共鳴。
參考文獻:
[1]徐佳.淺論舞蹈藝術之情感表現[J].華人時刊旬刊,2011(10):107.
[2]海明杰.論舞蹈中情感表達元素的構成[J].大眾文藝,2012(2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