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杰++宋明

最近幾年,馬驥良的朋友們陸續結婚生子,而醫生非常重視孕媽媽們的胎心檢查,檢查結果不合格會要求重新再測,也會交代進入孕晚期的她們離院后要每天3個時段做好胎動記錄。出于學科背景,他開始思考,能否借助可穿戴智能設備和移動互聯網,從醫學角度為孕媽媽們做些什么。
緩解孕婦的不安
針對孕婦這一群體,緩解她們的焦慮的唯一辦法就是高頻次全時段地給予她們關于胎兒胎心、胎動的數據,因為胎兒的健康狀況會直接反映在這兩個數據上。但他發現即使頻次最高時,一周一次的產檢也無法給予孕婦安全感。胎心的監測以及胎動數據判斷基本需要醫生來完成,孕婦自己是做不了專業的檢查和判斷的。在馬驥良看來,婦產科醫生讓孕婦回家自己數胎動,這是一種對現有家庭醫療條件的妥協。
馬驥良在給政府的一項報告中提出,大多數現有的可穿戴健康設備只具備娛樂和時尚的屬性,并沒有臨床意義。而家庭預防需要可穿戴設備監測的數據與某種疾病強相關,這樣才能給醫生提供具有臨床意義的數據。
目前醫院進行胎心監測的方法是運用大型多普勒設備發射能量波,通過對超聲波信號的干擾來判斷其狀況。而馬驥良從老專家那里了解到,過去他們是使用聽診器來聽取胎心和胎動的,他意識到可以用一種聽覺更靈敏的機器來代替老醫生的耳朵,然后利用生物識別算法對聽診器收集來的聲音進行識別、過濾和提取。經過研發和調試,“萌動”誕生了。“萌動”采用傳世未來自主研發的被動式采集技術,由雙面硅膠貼貼于孕婦腹部,通過高精度算法排除孕婦體內發出的噪音干擾,如聽診器般被動接收胎兒胎心、胎動的信號,不對胎兒發射超聲波,更加安全。
萌動:智能孕期助手
“萌動”不僅輕巧便捷,還無須耦合劑便可使用,用戶睡覺、靜坐以及工作間歇時,都可以讓萌動對胎兒進行至少20分鐘的連續性數據采集,最終呈現出胎心變化曲線圖,反映胎兒胎心基線、變異、加減速及胎動頻數等情況。
孕婦在獲得連續性的胎心變化曲線圖后,可以直接發給萌動醫生團隊進行分析,了解數據反映的問題。如果出現異常情況,萌動團隊醫生還會建議用戶提早到醫院就醫,降低胎兒遇險可能性。
馬驥良表示,這一產品十分安全和有效:首先從技術上來說,因為其原理是被動式地聽取,不僅便攜,而且簡化了操作,避免了很多不可預見的因素介入進來;其次,生產“萌動”的工廠技術都是業內頂尖,比如電池的供應商是比亞迪電子,而電池是比亞迪電子專門為傳世未來開發的,從壽命到出現問題的幾率都做了上萬次的非常詳細的測試,完全可以媲美醫療級別,保證其不會過熱、不漏液等。在用料上,“萌動”的構成部件有鋼材和硅膠,鋼材是手術級別的,而硅膠套則是食品級別的,與嬰兒奶嘴的原材料相同。這些都保證了“萌動”的安全和可靠。
強大團隊,迎接家庭醫療未來
傳世未來擁有一個強調跨界融合的團隊,其硬件帶頭人是原諾基亞北京研發中心實驗室的負責人,在產品量產上具有豐富經驗,結合馬驥良在硬件上的把控能力,使得傳世未來在研發上敢為人先;算法團隊則來自于中科院等,在機載聲吶、探地雷達和多普勒測速雷達領域有深入研究,不僅技術過人,更兼具嚴謹的態度;在互聯網技術方面,傳世未來有來自阿里巴巴和騰訊的資深架構師,還有來自去哪兒網的產品總監,他們對互聯網產品和用戶需求有很深的理解;最后,在醫學上,傳世未來不僅與知名的醫療機構合作,還與全球知名的專家建立了合作,如世界圍產學會理事、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院長段濤先生等。
馬驥良說,之所以能夠聚集這樣的一群人,是因為他們共同看好一個未來,那就是在中國消費升級之后,中產階級對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人將習慣自我健康監控。而傳世未來的團隊通過融合移動互聯網、智能硬件及醫學交叉學科,采用自主研發的生命體征監測設備,利用人工智能及生物大數據完善醫學智慧和解決方案,能夠把醫院的一部分功能帶到家里,在家庭內部實現預防診治的功能。
因為這個未來,傳世未來的團隊充滿凝聚力,資深人士感覺自己仿佛回到了年輕時候,而年輕的員工則覺得自己是在為某項激動人心的事業而奮斗。“我相信我們在中國甚至全世界的家庭醫療領域的表現一定會十分亮眼。”馬驥良這樣表達了自己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