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鎬

《史記·大宛列傳》記載,漢使張騫出使西域時,從遙遠的西域風塵仆仆地把栽培葡萄與釀造葡萄酒的技術帶回了大漢。東漢至盛唐,葡萄酒一直是達官顯貴們的瓊漿,直至唐朝,葡萄酒的發展達到了輝煌時期。任時光荏苒,朝代更迭,經濟起落,葡萄酒的東方之韻始終綿延不斷。
葡萄酒行業是資源性行業,不同于資產性行業,它更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葡萄酒有數千年的時間和歷史積淀下來的深厚、獨特的魅力,已經成為絕大多數國家不可缺少的東西。眾所周知,穆斯林國家禁止葡萄酒和其他酒精飲料,但在信奉伊斯蘭教的曾經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常常有人禁受不住葡萄酒醇香的誘惑偷偷喝。這就說明葡萄酒本身是有很大吸引力的。葡萄酒與中國的茶葉相比,有很像的地方,特別是普洱茶。食品類的商品存在一個保鮮期的問題,過了保鮮期繼續食用除了口感有異,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但葡萄酒和普洱茶就沒有這個問題,優質的葡萄酒保存時間能有上百年,中檔葡萄酒有二三十年,而最低端的葡萄酒也有5年,所以說葡萄酒對抗社會動蕩和經濟走勢的能力非常強,不是一般食品類商品能相提并論的,甚至能比石油更加保值。
葡萄酒的生命力非常頑強,在限制“三公消費”的商業寒冬里,葡萄酒依然能保持著每年15%的增長。另外,葡萄酒的受眾面也在不斷擴大,中青年是葡萄酒消費的主力軍,并且消費低齡化態勢更加明顯。在未來的10~20年,消費人群會逐漸向80后、90后靠攏。80后、90后群體對白酒沒有什么感情,他們更注重個性化、低酒精度的健康飲品,而葡萄酒恰恰滿足了他們的消費需求。當80后、90后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葡萄酒的消費比例會大幅度提升,且產量將無法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
女性在葡萄酒消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設想一下,男女雙方約會,餐桌上放的是什么酒?白酒,女方會考慮男方是否動機不純;啤酒,女方又會覺得男方不夠有情調。所以葡萄酒自然而然成了女性最中意的酒精飲品。約會雙方不但可以借助酒精小酌怡情,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女性還能依靠葡萄酒美容養顏,抵御衰老。何樂而不為?
葡萄酒行業的準精細化、成熟化,預示著中國的進口葡萄酒市場即將迎來大發展。葡萄酒愛好者可以選擇多種多樣的葡萄酒,品味各具特色的優質葡萄酒。法國的名莊酒喝起來壓力太大,可以考慮性價比較高的智利酒、澳大利亞酒、意大利酒、美國酒等。中國的“零關稅”政策也為進口葡萄酒的大發展推波助瀾。
新常態下,我國的葡萄酒產業還處在起步期,國內的葡萄酒要想達到歐美先進水平,還得經歷20年左右的時間才可以。一方面中國葡萄藤的樹齡還不夠;另一方面,兢兢業業、保持合理利潤、專業勤懇的專業釀酒廠少。但是這不能阻止葡萄酒行業在我國崛起的步伐,中國將再一次迎來葡萄酒發展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