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江雪,張 璇
(貴州省林業學校,貴州 修文 550201)
?
貴州大方縣林地保護利用現狀及發展對策
郭江雪,張 璇
(貴州省林業學校,貴州 修文 550201)
指出了林地資源管理作為一項重大意義的社會性工作,關系到國家的經濟命脈、生態的穩定持續發展。分析了大方縣林地保護和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與措施。
林地保護;發展對策;大方縣
大方縣產業基礎薄弱,經濟正處于脫貧建設的關鍵時期,近年來,非法侵占林地、毀林開荒、擅自改變林地用途等違法行為十分突出。致使森林資源遭到嚴重破壞,生態環境惡化,嚴重影響著工農業生產的正常秩序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因此,為保障大方縣社會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對大方縣林地保護利用進行了探討。
2.1自然地理概況
大方縣位于貴州省西北部、畢節市中部、烏江上游六沖河北岸,地跨東經105°15′~106°08′、北緯26°50′~27°36′。東與黔西縣毗鄰,東北抵金沙縣,南靠六沖河同織金縣接壤,西南以瓜仲河為界與納雍縣相望,西部和西北部同畢節市七星關區相連。大方縣地貌處于烏蒙山脈東麓的黔西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廣泛分布著碳酸鹽巖,峰林、峰叢、溶洞、豎井、漏斗等巖溶地貌十分發育。山地、丘陵、盆地等3種成為地貌主體。境內山地面積占該縣土地總面積的37.3%;丘陵占該縣土地總面積的46.7%;盆地(壩子)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16.0%。
2.2氣象氣候
大方縣氣候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冬長夏短、春秋相近、無霜期長、陰雨天氣多、日照時數少、相對濕度大,具有高海拔、低緯度的高原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12.85 ℃,年均日照數1294.56 h,年均降雨量982.32 mm,無霜期250 d。主要災害性天氣有8月低溫、干旱、冰雹、暴雨、大風等,對農業生產危害較大。
2.3森林資源概況
大方縣林地總面積139333.85 hm2(209.0萬畝),占國土面積的39.79%。在林地中,有林地面積51294.99 hm2,占林地面積的36.81%;疏林地面積390.02 hm2,占0.28%;灌木林地面積69845.5 hm2,占50.13%;未成林造林地面積13172.55 hm2,占9.45%;苗圃地面積7.72 hm2,小于0.01%;無立木林地面積831.61 hm2,占0.60%;宜林地面積3774.92 hm2,占2.71%;輔助生產林地面積16.54 hm2,占0.01%。
3.1森林生態功能脆弱
根據大方縣第三次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成果,森林生態功能等級為Ⅰ的森林面積(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473.16 hm2,僅占森林面積的0.40%;森林生態功能等級為Ⅱ的面積17068.44 hm2,占14.27%;森林生態功能等級為Ⅲ的面積40264.45 hm2,占33.65%;森林生態功能等級為Ⅳ的面積61835.04 hm2,占51.68%。生態功能等級為Ⅲ、Ⅳ的森林面積占森林面積的85.33%,說明了大方縣現有林分質量較差,樹種單一,森林結構簡單,生態功能脆弱。
3.2林地生產率較低
現有林分中,平均胸徑僅6.03 cm,平均每公頃蓄積為37.31 m3,這與大方縣優越自然環境,充足的光、熱、水條件不相適應,只要經營得當,大方縣林地生產力仍有較大的提升潛力。
3.3森林資源分布不均
森林資源現狀分布不均,呈現東高西低的特點。在東部的雨沖、星宿、果瓦、普底、百納等鄉鎮,森林覆蓋率高達50%以上,雨沖鄉高達68.82%,林木綠化率達到71.72%。而西南部的馬場、牛場、理化等鄉鎮森林覆蓋率不到10%。
3.4林分結構不合理
一是幼、中齡林面積多,近成過熟林面積少。在喬木林地51193.19 hm2中,幼齡林面積34377.49 hm2,占67.15%;中齡林面積9126.7 hm2,占17.83%;近成過熟林面積7689 hm2,僅占15.02%。二是樹種單一。在喬木林51193.19 hm2中,純林多達40072.42 hm2,占78.28%;混交林少,僅為11120.77 hm2,占21.72%。樹種主要以華山松、馬尾松、云南松、杉木為主,占90%以上。
4.1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林地保護與利用的矛盾日趨突出
大方縣屬于國家級貧困縣,尚處于發展農業階段,工業化發展剛剛起步,由于大方縣地處山區,耕地資源十分有限,無論是哪種建設項目用地,幾乎都必須使用到林地。“十二五”比“十一五”期間的年平均使用林地面積翻了5倍之多,林地保護與利用的矛盾日趨突出。
4.2林地潛力未充分挖掘,保護與利用未有機結合
傳統觀念上林地保護就是封山禁牧、禁止亂砍濫伐,利用就是采伐利用,而輕視了森林景觀效益的挖掘利用。
4.3林地生產力較低,森林質量提高空間較大
林分的灌木林比重大,其他林地面積小。大方縣有灌木林69845.5 hm2,占林地面積的50.13%,有林地僅為51294.99 hm2,占林地面積的36.81%。林分單位面積蓄積量為37.31 m3/hm2,遠遠低于全國林分單位面積蓄積量84.73 m3/hm2和貴州省林分單位面積蓄積量60.30 m3/hm2。
4.4林地保護利用投入不足,林地效益沒有充分發揮
森林資源培育生產周期長,經濟效益低,各類社會主體投資林業的積極性不高。近年來各級政府對林業的投入雖然有較大幅度增加,但地方政府每年投入林地保護的資金仍然較少,現有林地保護資金基本依賴天然林保護工程專項資金。
4.5缺乏有效的規劃約束,林地保護與利用管理水平不高
林地管理無法做到統籌規劃、定量控制、定額管理、科學管理,更加無法做到突出重點、分類使用、提高效益。
5.1森林保護措施
5.1.1嚴格執行森林限額采伐制度
設立縣級政府(管委會)主要領導任組長,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森林資源保護領導小組,負責統一組織、指揮、協調轄區內的森林資源保護工作。建立健全林業行政綜合執法機構和隊伍,及時查處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案件,確保轄區內不發生重大毀林案件。確保每年森林活立木蓄積消耗量不超過國家下達的限額和計劃。
5.1.2加強宣傳,嚴格執行林地保護利用制度
大力宣傳《森林法》、《森林法實施條例》、《貴州省林地管理條例》、《占用征用林地審核審批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及規章,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和建設單位保護和依法使用林地意識。各項工程項目建設應盡量少占或不占林地。建立非法批準使用林地責任追究制度,嚴格追究非法批準使用林地和瞞報違法使用林地案件相關人員責任。
5.1.3建立林地和森林面積保有量制度
以縣級行政區域為單位,在現有林地面積基礎上,若發生征收征用林地的,占用征收單位必須足額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由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及時組織進行異地恢復,異地恢復森林植被面積不得少于被占用征收的面積。
5.1.4強化臨時占用林地管理
經依法審批臨時占用林地的,林業主管部門要監督林地經營單位嚴格按照批準的范圍和面積現場撥交林地。縣級林業主管部門、林地經營單位要切實加強對臨時占用林地的監管力度,建立檔案管理機制,實行動態管理,定期不定期實施檢查。對臨時占用林地期滿后未歸還的,要依法收回,并制定規劃,恢復林業生產條件的,盡快恢復森林植被。
5.2加強林地用途管理措施
5.2.1公益林林地用途管制
按照生態優先、分級管理、嚴格保護、科學經營、合理利用的原則,切實搞好公益林管理。將公益林的保護和管理納入縣級政府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任期目標責任制和年度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中,每年進行考核。嚴格控制各類建設占用征收生態公益林地,經依法批準占用征收生態公益林地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上報核銷。
5.2.2商品林林地用途管制
按照因地制宜、適地適樹、良種壯苗、科學栽植、速生豐產的原則,科學經營和大力營造速生豐產用材林和特色經濟林,提高商品林地經營質量和效益。在確保不突破五年總量控制限額的前提下,視市場供需情況,科學合理的調整、安排和控制5年內各年度的商品材采伐量。商品林實施皆伐作業后,應在翌年春季前完成更新造林。未能完成更新造林的,林業主管部門不得安排其下一年度的采伐計劃。
林地資源管理作為一項有重大意義的社會性工作,關系到國家的經濟命脈,生態的穩定持續發展。依法治林,加大執法力度,加強思想教育和意識培養,提高公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促進森林資源有效可持續發展,是當前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重心所在。
[1]大方縣林業局.大方縣森林資源二類調查資料[R] .大方:大方縣林業局,2014.
[2]宋運傳.巧家縣森林資源管理現狀和存在問題及對策探討[J].綠色科技,2015(3):115~116.
[3]盧彰顯.廣東連山縣林地保護利用問題分析于對策[J].中南林業調查規劃,2009(1):17~19.
[4]董宏君.淺談林業的可持續發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5):78~79.
[5]潘濤.貴州省國家級公益林分保護等級林地類型經營模式探討[J]綠色科技,2016(7).
2016-06-01
郭江雪(1982—),女,講師,主要從事園林、林業技術專業的教學工作。
S76
A
1674-9944(2016)13-00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