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馮廷敏
(1.甘肅省永靖縣林業局,甘肅 永靖 731600;2.甘肅省臨夏州林木種苗工作管理站,甘肅 臨夏 731100)
?
永靖縣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管理措施和效益初探
王 芳1,馮廷敏2
(1.甘肅省永靖縣林業局,甘肅 永靖 731600;2.甘肅省臨夏州林木種苗工作管理站,甘肅 臨夏 731100)
指出了2008年以來,永靖縣實施了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規劃建設項目,通過對項目基本情況的闡述,分析了項目建設取得的成效,總結了項目實施中的一些管理措施及取得的顯著的經濟效益,以期對退耕還林工作提供幫助。
退耕還林;措施;效益
永靖縣位于黃河上游,是國家扶貧重點縣和甘肅省18個干旱縣之一,也是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三大水庫重點移民安置縣,全縣共轄17個鄉鎮,140個行政村,總人口達20.7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6.14萬人。總耕地面積63.64萬畝,糧食總產量13.12萬t,全年實現生產總值33858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18.9元。1999年退耕還林工程實施以來,全縣完成退耕還林30.27萬畝,其中退耕地還林7.32萬畝,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0.65萬畝,封山育林2.3萬畝,涉及17個鄉鎮105個村,6個國營林業單位,12336戶。
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規劃建設項目實施以來,永靖縣各部門領導高度重視,堅持生態優先,鞏固退耕成果,強化質量管理,精心組織施工,發展后續產業,增加林農收入。實施7年以來,取得了一定成績,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促進了該縣經濟的發展,改善了農戶的居住環境,解決了退耕農戶當前的生活困難,增加退耕農戶的經濟收入。
2008~2014年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完成基本口糧田水平梯田28623畝,沼氣池1395口、沼氣灶405口、太陽灶7004臺,節能爐6184個,發展新育苗4214畝、核桃經濟林24970畝、杏1000畝、蘋果經濟林3905畝,技能培訓6168人,薪炭林6706畝,完成補植補造33478畝,累計完成中央投資3726萬元。
3.1強化組織領導
建立由相關部門組成的鞏固退耕還林工作領導小組,并通過領導小組會議定期召開有效的研究和解決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工作中的問題和矛盾,并對資金和項目安排工作進行統籌協調。
3.2強化落實責任
《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規劃》的實施,實行項目分工負責制,嚴格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審批和組織實施。在項目建設中明確責任主體,認真落實項目法人負責制、公示制和項目監理制。對項目實施進度、質量、投資“三控制”。公示項目建設地點、建設任務、中央補助資金、地方配套資金、群眾投勞數量等。
3.3加強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退耕還林工程管理,提高項目建設質量,確保項目建設成效,全面完成建設任務,制定了一系列工程管理辦法和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從而推動了管理工作有序地進行。一是轉發了《甘肅省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資金使用和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臨夏州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管理意見》。二是制定了實行鞏固退耕還林項目地方政府負責制、工程施工合同制、造林質量督查制、報帳兌現制、過失責任追究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3.4項目實施的組織措施
在項目實施上,永靖縣嚴格按項目方案實施,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位。縣政府統一領導全縣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規劃的實施;縣發改局負責專項規劃實施的牽頭工作;縣林業局負責該縣專項規劃實施的組織、建設任務分解工作;縣財政局負責落實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規劃實施的資金管理工作;縣水保局負責實施基本口糧田建設項目;縣能源辦負責實施農村能源項目中的沼氣池、秸稈氣化爐、太陽灶;縣林業局負責實施后續產業及技能培訓項目、退耕還林補植補造項目;縣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各項工程的組織實施、資金撥付、督促指導、統計匯總、檢查驗收等日常工作。
3.5項目資金管理措施
根據省財政廳甘財農[2008]287號文件精神,永靖縣在各項目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基建程序和審批的設計組織施工,嚴格控制工程補助標準和規模,嚴把各環節的建設質量,使工程達到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益的要求。嚴格執行項目建設管理辦法和財經紀律,嚴肅工作紀律,嚴禁弄虛作假騙取和截留挪用專項資金。專項資金實行專門帳戶、專款專用、規范核算、封閉運行,根據工程進度及時撥付項目建設資金,各實施單位也設立專戶,專人專管,確保項目資金的安全運行。
3.6項目質量管理措施
各實施單位對項目建設進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在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整改解決。項目竣工后,及時按照國家要求對項目進行驗收,驗收的主要內容包括:項目建設任務的專項資金是否按計劃完成;項目質量是否達到規定的標準,資金撥付、管理與使用是否符合制度規定,有無違規問題;工程管護措施是否落實;各項效益指標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工程檔案、信息報送制度是否到位。
3.7項目檔案管理措施
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資金建設項目,建設內容多,建設周期長,建設規模大,為此,永靖縣加強了工程建設檔案管理,對有關工程建設的相關文件、項目實施方案、階段性項目建設總結、檢查驗收資料、資金審批和審計報告、技術資料、圖片照片、統計數據和錄像資料等,分門別類地歸檔保存、嚴格管理,按照項目法人單位有項目總材料,項目實施單位有項目子項材料的原則,分類規范歸檔。
通過基本口糧田建設項目的實施,減少了水土流失對項目區內及下游的危害,改善了項目區內群眾生產生活環境,有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防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使生態環境的改善與經濟增長相互促進,生產經營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逐步實現了良性循環。
通過該農村能源項目的實施,提高了秸稈資源、太陽能資源和人畜糞便等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率,減少了林木砍伐量,保護了林草植被,減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肥農藥施用量,進一步改善退耕農戶的生產生活條件,從而有效鞏固退耕還林建設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對建設生態文明新農村,創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后續產業建設的實施為退耕農戶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效益。一是通過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工程建設中的經濟林建設,直接給退耕戶帶來可觀的林果收益。二是通過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建設的實施,可以有效改善永靖縣生態環境,促進地方畜牧業發展。三是通過補植補造的實施,有效提高了退耕還林保存率,加快了退耕還林地的郁閉成林,提高了造林合格率和森林覆蓋率,確保了該縣退耕還林工程整體質量。
[1]張耀甲.民勤地區檉柳屬植物的生態生理特點及其在防風固沙中的意義[C]//王繼和.甘肅治沙理論與實踐.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9.
[2]趙金榮.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灌木[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4.
[3]牛西午.檸條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4]江紅.關于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的探討[J].綠色科技,2016(6).
2016-05-16
王芳(1975—),女,工程師,主要從事經濟林栽培研究工作。
F326.22
A
1674-9944(2016)13-00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