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譚佐俊 李藝雯
武漢新添5位“洋顧問”國際智囊獻計江城建設
文/譚佐俊 李藝雯

武漢市政府國際咨詢顧問團第9次會議現場
近日,武漢市政府國際咨詢顧問團第9次會議舉行,顧問團新聘5位成員。顧問團從1998年組成以來,17年間“國際智囊”為武漢發展獻計獻策,提出了諸多具前瞻性、針對性、啟發性的觀點和建設性意見,成為武漢市吸納國際智慧的重要平臺。
5位新聘顧問均來自世界500強企業,他們是: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總裁赫爾曼,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廖宜建,通用汽車全球執行副總裁、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錢惠康,阿爾斯通集團交通部亞太區總裁濮利康,通用電氣公司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副總裁兼總法律顧問劉鳳鳴。
本次會議主題是: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驅動武漢經濟和城市升級。顧問團顧問分別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世界500強企業全球副總裁以上高管、知名國際機構相關負責人、著名專家學者。
廖宜建2015年4月出任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兼行政總裁,雖是新上任不久,但他對內地、對武漢的金融事務并不陌生。他1997年加入匯豐,2005年獲任匯豐中國區司庫,全面負責匯豐在內地的環球資本市場業務。
“在2005年、2006年的時候,我就關注武漢。”廖宜建介紹,2015年是匯豐銀行成立150周年。歷史上,匯豐漢口分行是匯豐在內地設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分行之一。
1866年,匯豐漢口分行設立,1949年停業。新中國成立后,匯豐是最早落戶武漢的外資銀行之一,1985年在漢設立代表處。“這么多年來,匯豐在武漢的投入從未間斷。”廖宜建說。
“受聘武漢國際咨詢顧問,我深感榮幸。”廖宜建表示,自己和匯豐愿發揮自身在金融方面的專業優勢,助力武漢企業走出去。
“匯豐在全球70余個國家和地區開設有分支機構,在內地20多個省市設有分行,在助力國內企業走出去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廖宜建說。
他還表示,全球經濟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國家啟動了新一輪國企改革,越來越多的企業有著走出去的需要,武漢也不例外。廖宜建請匯豐武漢分行對武漢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面臨的金融需求和金融風險進行研究。
廖宜建還對武漢的大學感觸深刻:“武漢有100多萬的大學生。這樣的科教實力,其他城市是難以企及的。”他說,如何讓這樣一股強大的力量迸發出來,影響武漢、全國,乃至全球,是武漢需要思考的問題。社會不斷發展,知識不斷更新,“不能指望一個人接受幾年的大學教育,一走出校門,就可以服務社會20年”。
廖宜建認為,“大學學習”和“企業學習”應相互結合,加大企業和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讓學生在校園階段一邊學習理論知識,一邊學習實踐技能,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社會。
“武漢是一個重要的海陸空交通樞紐。它擁有豐富的創新資源、發達的汽車工業及優良的創新環境,武漢有潛力發展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的硅谷。”通用汽車全球執行副總裁兼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錢惠康說。
“身處武漢,我時時刻刻能感受到他的活力與實力。武漢對通用而言并不陌生,比如全新別克英朗就是在江夏區的上汽通用汽車武漢工廠生產的。”錢惠康說。
錢惠康說,近年來,通用汽車在武漢的發展不斷加速,上汽通用將其第四個生產基地設在武漢。其中,一期投資總額70億元,已于2015年1月正式投產,規劃產能24萬輛;二期投資總額75億元,預計將于2017年投入使用,規劃產能24萬輛。“通用在武漢的建廠啟動非常順暢,武漢的供應鏈體系也十分完善。”錢惠康稱贊。
“另外,我們還與武漢理工大學合作設立了‘教育推進伙伴計劃(PACE)中心’,推進下一代全球汽車行業領軍人物的培養。”錢惠康介紹,學生們可以使用PACE中心的實驗室完成建模、工程到裝配的一系列實驗,接觸的都是真實產品。“通用在武漢既參與汽車人才的培養,同時也招聘到了大量的優秀人才。”
“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未來5年,汽車產業的發展變化可能會超越過去50年的變化。”錢惠康說,武漢有著深厚的汽車文化,再加上科教實力雄厚、人才濟濟,“我們希望進一步加強校企互動,推動汽車產業發展。”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武漢國際咨詢顧問團會議,想在會上分享一些我在智能交通及智慧城市建設方面的想法。”錢惠康說,在過去的20年里,武漢汽車工業不斷發展壯大,汽車產品日趨豐富,武漢市民的交通生活也更加便利。與此同時,一些問題也伴隨而生。“解決這些問題,應該創新思路,堅持市場導向,鼓勵企業及社會參與。另外,還應進一步提高政策的持續性、透明性、有效性。”
56歲的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赫爾曼一頭白發,習慣微笑著用中文說“你好”。
1995年,他被任命為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企業戰略總監兼中國工作組負責人,從此對中國市場的了解也由此逐步加深。
赫爾曼非常高興能成為武漢市政府國際咨詢顧問團的一員,他謙虛地說,這次會議給了他更多學習的機會,愿意為武漢的發展給出相應的建議,為建成智能化城市貢獻一些意見。
赫爾曼說,與武漢合作越來越多,西門子很樂意成為武漢的城市合伙人。上個月,西門子成為地鐵8號線設備提供方之一。他表示,西門子公司2014年已經做了決策,目前已經實現了地鐵牽引電機本土化,還計劃實施服務團隊本地化,將以武漢作為一個突破口。
2013年,西門子在武漢成立了創新中心。目前,創新中心與東湖高新區有了非常密切的合作,研發的成果已經在珠海有所應用。
關于武漢制定《武漢制造2025行動綱要》,赫爾曼認為,工業4.0時代,武漢決不能缺席。目前來看,可能有的企業還需要補上從2.0到3.0,即從電氣化到自動化這一課。他提出一個想法,西門子與武漢共同建設一個面對工業4.0的公共創新平臺。西門子從高層派來專家團隊進行技術支持以及全套的解決方案,不僅是服務大型國有企業、中小型企業,在不斷提升數字化過程中,還將服務小微企業,幫助更多年輕人更快步入工業4.0時代。
赫爾曼說,通過進一步合作,希望加快推進武漢工業智能化進程,也希望武漢有創業需求的大學生,到公共創新平臺來工作。希望這個平臺能為武漢產業升級、擴大影響力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