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好太王碑拓本名稱受日本誤導及其影響

2016-12-01 07:26:47耿鐵華
東北史地(學問) 2016年4期

耿鐵華

好太王碑拓本名稱受日本誤導及其影響

耿鐵華

[內容提要]金石文物拓本是研究古文字及相關歷史的重要資料,漢唐期間就已出現各種摹本和拓本。一般的石刻、碑碣的拓本名稱,大都以碑刻主人或主題命名,只有當碑石損毀不存在時會偶爾提到“原石拓本”,但不在提名中出現。日本水谷悌二郎卻在《好太王碑考》中首先提出了好太王碑“原石拓本”,在國內外造成一些影響,然而其既不符合現實,也不尊重歷史。

好太王碑拓本 名稱 日本 誤導

中國古代留下的碑碣石刻很多,為了書法和其他研究,人們制作了拓片、拓本。對于拓本的名稱,一般只在前面加上碑刻的物名即可。如袁安碑拓本、趙寬碑拓本、鮮于璜碑拓本。好太王碑拓本也如此。上世紀50年代,日本學者對其手中的好太王碑拓本進行著錄,率先提出“水谷舊藏精拓本”、“水谷藏原石拓整本”,對于后者的稱謂,也許著錄者不知“原石拓本”的真正含義,以致產生不必要的誤解和影響。筆者覺得有必要對之澄清并更正。

一、有關好太王碑拓本的稱謂

光緒三年(1877)懷仁縣書啟關月山在通溝發現好太王碑,之后火焚除苔,光緒六年(1880)以后出現完整拓本。直至1959年以前,學者們對好太王碑拓本的稱謂大體相同,即好太王碑拓本、拓本、雙勾加墨本(墨水廓填本)。

中國學者的相關記載按年代順序排列如下:

1.葉昌熾:光緒十年甲申(1884)八月初五日:“李香巖丈(李眉生)介居停(潘祖蔭)以《急就》拓本見贈,索觀高麗碑跋。”①

2.吳大澂:(光緒十二年,1882年)二月初五日,行十五里至清水臺,又十五里至懿路站。尖飯后,行二十里至范家屯,又十五里至遼河屯,又二十五里至鐵嶺縣城外宿。縣令陳鶴舟士蕓來見。鶴舟曾任懷仁縣,詢以懷仁有高句麗王碑,距城百數十里,在深峽中,碑高不能精拓。鶴舟贈予拓本一分,字多清朗,文理不甚貫。蓋以墨水廓填之本,與潘伯寅師所藏拓冊紙墨皆同,惜不得良工一往捶拓耳。②

3.吳重熹:初拓墨罕購,只潘文勤師有一就石上墨勾本。歲己丑(光緒十五年,1889年),伯羲祭酒盛昱鳩資遣工(即李云從)往精拓,始散見于京師。重熹是年在都獲焉。伯羲所為釋文,未甚詳審。③

4.榮禧:余于光緒八年壬午(1882),曾倩山東布衣亓丹山往拓,得獲完壁。④

5.羅振玉:蓋此碑善拓難得。以前廠肆碑賈李云重拓此碑時,每次上紙二三層,故第一層字跡較明晰。其第二三層模糊不辨之處,輒以墨勾填,不免訛誤。⑤

6.葉昌熾:光緒六年(1880),邊民斬山刊木始得之。窮邊無紙墨,土人以徑尺皮紙搗煤汁拓之。苔蘚封蝕,其坳垤之處,拓者又以意描畫,往往失真。乙酉年(光緒十一年,1885年),中江李眉生丈得兩本,以其一贈潘文勤師,其三四十紙,屬余為排比考釋,竭旬日之力,未能聯綴。其后碑估李云從裹糧挾紙墨,跋涉數千里,再住返,始得精拓本。⑥

7.楊守敬:碑出遼東鳳凰城。十余年前傳來拓本,或云是庚子中日之役覓得。碑高丈余,廣亦丈余,分四紙拓之,似經幢之制,或為摩崖,未詳也。余初托友人于京師購得一通,模糊殊甚,媵有日本人釋文,約略可讀。旋借繆筱姍同年藏本校之,亦復如是。光緒壬寅(1902),舊友曹彝卿廷杰,寄來二通,謂是初拓本。曹君宦游東三省二十余年,固可信也。⑦

8.張鳳臺:唯輯安高句麗碑,曾函請前朱鶴怡明府代拓一分。年久代洇,字跡模糊,缺略甚多。旋從張度支司憲壁內獲睹全豹。則光緒十年以前所拓也。墨色光潤,字體較真。⑧

9.劉承干:此碑同治末年始傳入京師,吳縣潘文勤公祖蔭先得之。海東工人不善拓墨,但就石勾勒,才可辨字而已。光緒己丑(1889)宗室伯羲祭酒盛昱始集資,令廠肆碑估李云從裹糧往拓,于是流傳稍廣。⑨

10.歐陽輔《集古求真》:高麗好太王碑,石高二丈余,四面環刻由南面起,而西而北而東。計南向十一行,西十行,北十三行,東九行,行俱四十一字,字大三四寸,似楷似隸。其文敘述高麗開國武功,頗為煊赫。石在奉天懷仁縣東四百里通溝口。光緒六年,邊民斬山刊木始得發現,中土乃有拓本。⑩

11.談國桓:奉天懷仁縣設治之時,首膺其選者為章君樾,字幼樵。幕中關君月山,癖于金石,公余訪諸野,獲此碑于荒煙蔓草中,喜欲狂,手拓數字,分贈同好,弟髫年猶及見之。字頗精整。當時并未有全拓本,以碑高二丈余,寬六尺強,非筑層臺不能從事,而風日之下,更不易措手也。光緒十三年間,學使楊蓉浦頤,廣東之茂名縣人,聞此碑,屬家君覓人往拓,約得六本。弟家藏兩本,失于甲午(1894)之役。?

光緒十一年,歲在乙酉,先君子宰承德縣首邑,晉引入都。章君代理縣事。其書啟西席關君月山,贈余手拓碑字數枚,每紙一字,即此碑也。字甚完整,拓工亦精,惜髫年不知寶貴,隨手拋棄。唯時奉天督學使者,為茂名楊蓉浦先生,屬先君子用良墨佳紙往拓。初用宣德紙,以石齒甚利,改用高麗紙,先后拓得數本,乃精裝兩本藏之,甲午之役,失于金州署中。?

12.于云峰《高句麗好太王碑文》:按此碑各家考證極多,惟因碑石粗劣,苔蘚封蝕,剝削模糊之處,拓者或以意描寫,往往失實;考證者又僅據拓本為之補正,未嘗親臨其下,故所刻之本,彼此互異,鮮有從同。?

13.張延厚:此碑在奉天省輯安縣鴨綠江濱。歷代金石家未有著錄,勝清光緒初,吳縣潘鄭盦尚書始訪得之。命京師李大龍裹糧往拓,歷盡艱險,得五十本,一時貴游爭相購玩。大龍頗欲再往,以道遠工巨而止。因是流傳日寡。南中好事者至雙勾鋟木以傳,其墨本之稀可知矣。先君子酷好此碑,迄以未得原拓為憾。甲寅春,余渡遼,諄諄命覓購。丙辰三六橋都護要余集同好,鳩金專工往拓,后以他故終止。又聞寅卯間,碑下截毀于火,為惋惜久之。十余年來,市中雖屢見,皆煤煙所打,又為火后本,所買頗奇昂。壬戌在沈陽無意中獲故家一本,即系墨蠟,且是火前,大喜過望,而先君子已于丁巳春捐館舍,不及見矣。?

以上資料中多次出現拓、捶拓、拓本、雙勾加墨本、雙勾本。學者稱的拓本有時也包括雙勾加墨本(或墨水廓填本)。

日本學者的相關記載按年代順序排列如下:

1.橫井忠直:碑在清國盛京省懷仁縣,其地曰洞溝,在鴨綠江北……閱其文,始知其為高句麗碑。于是四面搭架,令工氈拓,然碑面凸凹不平,不能用大幅一時施工,不得已,用尺余之紙次第拓取,故費工多而成功少,至今僅得二幅云。?

2.邨岡良弼:頃某氏拓得其碑歸,因之抄寫一份錄于《社話》,以供史學家之考證。碑石巨大,不能以一幅捶拓,系用美濃紙數十張抄寫而成者,故編次之際,錯簡難保。?

3.關野貞:在碑旁茅屋中,住著一個叫初鵬度的,以拓碑為業。聽他說:他今年六十六歲,三十年前就住在此地,受當時知縣之命,拓制拓本;因碑面有長華(苔蘚),以火焚之,致使碑角欠損;又因碑面過粗,拓本文字不醒目,從十多年前起,在碑面文字周邊的間隙處涂上石灰,以后每年以石灰處處修補。?(圖一)

圖一 好太王碑第一面石灰涂抹狀態

4.今西龍:此碑的管理人是一個叫初鵬度的六十六歲的老人。他在碑的周邊常設腳手架子,雇一名工人不斷地捶制拓本。因其拓制比較容易,拓本每部四張價格不滿十元。?

5.池內宏:據中國的金石學家介紹,同治末年北京的拓碑者曾來捶拓好太王碑。明治十七年(1884)前后,酒匂大尉將拓本帶來日本,提供給學術界很重要的朝鮮古代史研究資料。?

6.末松保和:1938年初夏時與上野直昭教授、開城博物館高裕燮一同到輯安好太王碑所在地,3天內考察了好太王碑、將軍墳、太王陵、五盔墳壁畫、畫像石刻等。他對好太王碑所在的位置、碑石的石質、形狀作了記述。對碑石第一面的行數進行說明。認為第一面11行,第二面10行是事實。還通過私藏的數種拓本照片,證實了對第一面和第二面交角線處每行是否41字的疑問。同時用朝鮮總督府刊印的好太王碑縮印拓本(池內宏著《通溝》上卷圖版三十、三十一)對實地調查結果加以印證。?

可以肯定地說,所有日本學者的資料中都使用拓、捶拓、拓本來講述好太王碑的捶拓和拓本得到的經過。一直以來,日本學者對好太王碑拓本的稱謂也很明了,就是好太王碑拓本,或簡稱拓本。

另外,1907年4月,法國學者沙畹(M.Courant, 1865-1935)曾到輯安通溝調查,購得了好太王碑拓本,拍攝了照片(圖二)。沙畹歸國后發表了《朝鮮古王國高句麗的遺跡》介紹了好太王碑的情況:“1884年,一位不知名的日本人在通溝得到了好太王碑的拓本,收藏在上野博物館。博物館保管部的一位負責人曾見到原本是用很多張小紙拓出來的。現已聯綴成四幅,白底黑字,文字清楚。”?

圖二 1907年沙畹拍攝的好太王碑

以上引用的中外資料表明,從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50年代,中國學者、日本學者、法國學者在好太王碑著錄與研究中,大量地使用拓、捶拓、拓本來表達好太王碑拓本的制作與流傳。言簡意賅,十分明了。這同中國宋元明清以來研究碑刻拓本的傳統稱謂、行文與敘述方式是完全相同的。

二、水谷藏“原石拓整本”稱謂的出現

1959年,水谷悌二郎在《書品》100號上發表了《好太王碑考》一文。在日本學界引起很大反響,一方面是其釋文,另一方面則是其所藏拓本。

水谷悌二郎,日本三重縣人,1893年(明治二十六年)出生。1918年(大正七年)東京帝國大學法科大學佛法專業畢業后,曾在朝鮮銀行京城本店、大阪支店擔任職員。1924年(大正十三年)從銀行退職。1927年(昭和二年)考入東京帝國大學,專攻東洋史學。學業結束后,曾一度擔任中學教員。二戰以后,專門從事史學研究。先后完成了《秥蟬碑考》、《好太王碑考》等論著。?

由于水谷悌二郎手中有兩種年代較早、質量較好的拓本,經過多年的研究,在好太王碑文字厘定、碑文解釋、史事考證、拓本比較研究等方面都有獨到的見解,表現出較高的研究水平。1977年9月,日本開明書院將水谷悌二郎的《好太王碑考》以單行本重新出版。書后附錄末松保和先生的《解說》,高度贊賞了水谷先生對好太王碑的研究成果。中國學者也對水谷的研究給予很高的評價,認為其是“日本研究好太王碑文的代表作品”,“水谷對好太王碑的研究是有很大貢獻的”?。我也曾撰文對其《好太王碑考》給予高評,并從中得到很多啟發和教益。?

水谷收藏的好太王碑拓本是1945年5月在市場購得的。一種是宣紙拓本,每面分三段拓出,每段有多張小紙。顏色微黃,墨色適中,文字清朗,行間界格明顯,拓工極佳(圖三)。另一種是剪裝本,每頁兩個字,字雖清朗,卻難以看出碑文原貌。

20多年前,我在撰寫《好太王碑新考》時,池田雄一先生寄來了《書品》100號的影印本。水谷悌二郎的《好太王碑考》對我的寫作幫助很大。由于在博物館工作,能直接接觸到一些碑刻拓本,也向捶拓者請教過,因此對于好太王碑“原石拓整本”的提法,一直不敢茍同。

圖三 水谷藏本第四、三、二、一面

水谷《好太王碑考》第一章“好太王碑墨本考”列出9種拓本:

(1)吳氏本,即上海有正書局石印《舊拓好太王碑》,吳椒甫藏本。

(2)羅氏本,上海《神州國光集》刊載的羅振玉藏本。

(3)三井氏本,日本法書會印《高麗好太王碑》三井高堅藏。

(4)朝鮮總督府藏本,大正七年(1918)發行拓本照片縮印本。

(5)《國史研究》刊載本,昭和七年(1932)黑板勝美博士更訂版。

(6)水谷舊藏精拓本,剪裝本,每頁二字,每面三冊,計十二冊。

(7)楊氏本,楊守敬藏整本,《寰宇貞石圖》卷6石印。

(8)水谷藏原石拓整本,昭和二十年(1945)五月獲藏。每面分上、中、下三截。

(9)亞細亞協會會余錄本,明治十七年(1884)獲得,《會余錄》第五集載。?

以上9種拓本,7種稱謂某某氏本、某某氏藏本,只有水谷的兩本,一本稱作“水谷舊藏精拓本”,另一本稱作“水谷藏原石拓整本”。水谷為了突出自己的藏本,加上了“舊藏”、“精拓”,從語法上、邏輯上都可以說得通。可是“原石拓整本”,無論從語法上,還是邏輯上都是不通的。

首先,一般說拓本,也稱作拓片,都是從是指從甲骨、青銅器、石刻等器物上捶制下來的復制品。只要稱某某拓本就可以了。如甲骨拓片、大龜四版拓片,大盂鼎拓片、散氏盤拓片、夨簋銘文拓片,泰山刻石拓片、爨寶子碑拓本、等。根本不用加上“原甲”、“原骨”、“原鼎”、“原盤”、“原銅”、“ 原石”、“ 原碑”、“原志”等字樣。這是由于普遍規律限定的,特殊的畢竟是極少數,只要稍作說明即可,不必非要表現在稱謂中。

其次,所謂“原石拓整本”不符合行文簡捷明了的要求。本來,一提到好太王碑拓本都知道是從好太王碑原石上拓下來的,而且都是完整本。除了少數摹刻本已經定名為“摹刻本”,與拓本分開了。1990年以后有人偽造的“拓本”已被定為“偽刻本”。而且水谷沒有看到“偽刻本”,即使看到,也不會將其列入拓本之中。

其三,不符合約定俗成的行業稱呼。一本碑帖捶拓和買賣,又有一定的規范和約束。去年秋天我在西安開會,到碑林博物館商店賣拓片處,故意問:“有沒有鄧太尉原石拓整本?”服務員和拓碑的工人都大笑,“我們這的拓本都是從原碑上拓下來的,都是完整本。不是原碑,不完整也不會賣”。

其實,水谷列出的9種好太王碑拓本,都是從好太王碑原石上拓出來的,最初都是整紙本,有的后來印刷或作碑帖時剪開的,大都保持著四面碑文的狀態。這些拓本中至少有兩種為雙勾加墨本:吳氏本,每頁4行,每行7字,共28字,損毀處空缺,剪裝成61頁;會余錄本,印刷時每頁5行,每行8字,共40字,剪裝成22頁。?至于拓本紙張如何,墨色如何,技法如何,文字如何,界格如何,年代早晚等等,都不是一下子能在名稱上表示出來的。還有諸如精拓本、良拓本、善拓本、好拓本之精、良、善、好一類形容詞、修飾語,也不應該在拓本名稱中標出,可以在拓本的說明中敘述。這些都屬于拓本的個性,而不是共性。當然,對于個別技法的表示,則另當別論了。如雙勾加墨本、墨水廓填本、雙勾本等,以此區別于一般拓本。但是從廣義上講,這些本子也都屬于拓本之列。其原因就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摹、拓(搨)、捶拓(響搨、椎拓)等不同時期,不同技法使然。具體做法與區別,亦非三言兩語而能盡述者。

那么,水谷悌二郎先生為什么會使用國內外學者從來沒有使用過的“原石拓整本”來為好太王碑拓本命名呢?雖然,水谷酷愛文史,1927年又考入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專攻東洋史。他研究碑帖不止好太王碑,還有秥蟬碑等。他稱自己的好太王碑剪裝本為“水谷舊藏精拓本”,一方面說明收藏多年了,另一方面則認為是紙墨俱佳的好拓本,多少帶有一點自夸和炫耀的意思。而“原石拓整本”,則不僅僅是區別剪裝本稱之為整紙本,重要的是突出“原石”。可以肯定,他至少見過自己論文中列出的好太王碑拓本或縮印本圖片,這些拓本也應該是“原石拓本”。其論文《好太王碑考》成于1949年,發表已是10年以后了。這期間或以前,學者們從未使用過“原石拓整本”的提法,這一點,水谷是清楚的。我分析“原石拓整本”的提出,一方面可能是1945年5月,水谷遇見這一拓本時,賣方為了提價,特意說明這是好太王碑的“原石拓本”,水谷相信這一說法并買下拓本,標明“水谷藏原石拓整本”。這樣既突出了“原石拓本”,又可以區別其舊藏的剪裝本。還有一種可能,水谷看了許多關于好太王碑的研究論文、報告,知道好太王碑經過“火焚除苔”和“石灰涂抹”,對于好太王碑的保存狀況并不清楚。經過二戰破壞,他也許認為好拓王碑已經損毀,不會再有好太王碑拓本出現了。基于這些想法,使他在其論文中第一次提出和使用了“水谷藏原石拓整本”。他用“水谷藏”來限定這一“原石拓整本”,有點自我標榜的意思,本也無可厚非。可后來一些學者將自己發現的好太王碑拓本也稱作“原石拓整本”,甚至將石灰涂抹后捶制出的拓本稱之為“石灰拓本”?,這種缺乏科學性的隨意稱謂,給好太王碑拓本研究造成了一些混亂。水谷悌二郎提出“原石拓整本”時,應想象不到這一提法會產生今天的亂象。

三、關于“原石拓本”

業內和坊間從來都是以拓本或拓片來稱謂經過捶制的甲骨、金銅、石刻等文物的復制品的。有時,當被捶拓的文物已經損毀不存,那么留下來的拓片、拓本就顯得極為珍貴。為了讓更多人學習、臨摹,有時會根據拓本或拓片,復制出碑刻或原物,在復制品或復制文物上捶拓下來的拓本,可稱為“摹刻本”或“復制本”。相對而言,最初的拓本可以說是“原石拓本”或“原物拓本”、“原器拓本”。但是,在行文時,都稱為拓本,只有在說明中才敘述原委,表明其時間、地點、珍貴程度。一些年代久遠的摹刻本已經同文物一樣珍貴了,不同于近代以來碑估和一些人為牟利而造假、作偽行為。

對于原碑刻已損毀不存,而拓本卻保留著的例子也有。如目前界較為公認的最早拓本是唐初的《溫泉銘》。《溫泉銘》是唐太宗為驪山溫泉撰寫的一塊行書碑文,行書僅存48行,總共354個字。此碑立于貞觀二十二年(648),唐太宗臨死前一年碑石已經不在了。從記載上看,唐代《溫泉銘》原拓有幾十部,尾題“永徽四年八月三十一日圉谷府果毅(下缺)”墨書一行,證知確為唐初物。?

另一件《化度寺碑》,又稱《化度寺塔銘》,全稱《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鐫于唐貞觀五年(631),李百藥撰文,歐陽詢楷書,共35行,每行33字。原碑在長安(今西安)終南山佛寺,北宋慶歷年間石毀后翻刻甚多。此碑書法平正清穆,豐腴悅澤。《化度寺碑》的妙處,在于嚴勁縝密,神氣深隱,具有體方筆圓之妙,有超塵絕世之概。同時,此碑模勒之工,非后世所及,故稱楷法極則。?

光緒二十二年(1896),甘肅敦煌莫高窟發現了一批珍貴的文獻資料、佛教畫卷、敦煌寫本等。其中就有唐拓本《溫泉銘》和《化度寺碑》(圖四、五)。這些文獻資料被英國人斯坦因、法國人伯希和攜往國外,分別藏于英國倫敦大英圖書館、法國巴黎圖書館。?國內傳世拓本中,多為摹刻本,影印碑帖也不少。唯吳縣吳氏歐堂藏成親王舊藏《化度寺碑》拓本是原拓孤本,今藏于上海圖書館。

圖四 唐初拓本《溫泉銘》(局部)

圖五 唐初拓本《化度寺塔銘》(局部)

這兩塊碑銘原石、原物已損毀不存,唐初的拓本可以說是“原石拓本”,以區別后人根據拓本復制的碑石而做出的拓本。但是,各種著錄或碑帖大都以《溫泉銘》拓本、唐拓本,《化度寺塔銘》拓本、唐拓本稱之。有的只在說明中提到原碑銘刻石已經殘損或佚失不在了,很少用“原石拓本”稱之。

對于好太王碑來說是不可用“原石拓本”這一名稱的。因為,迄今為止無論是水谷悌二郎《好太王碑考》中提到的好太王碑拓本,《書品》100號所附錄的拓本,還是武田幸男《廣開土王碑原石拓本集成》書中的拓本無一不是從好太王碑原石上拓下來。而且,好太王碑發現以后,雖然經過“火焚除苔”和“石灰涂抹,對碑石確有少許損傷,不能否認也不能夸大。這里有早期日本人拍下的歷史照片和后來我們拍攝的照片(彩版)可以說明好太王碑的過去和現在。

1982年至1998年期間,我在集安博物館任職,正好趕上好太王碑建新碑亭,擴大庭院,美化綠化。我經常對好太王碑進行管理、保護、研究。好太王碑發現以后,為了捶制完整拓本,于1878年至1879年間(光緒四年戊寅—五年己卯)“火焚除苔”,1880年(光緒六年)才出現完整拓本。?1900年以后,初天富父子曾往碑上涂抹石灰,有的說是為了方便捶拓,有的說是為了拍照清楚。1930年石灰逐漸脫落。1961年,好太王碑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管理日益加強。1964年文物部門對好太王碑進行清除灰塵、粘補裂隙及進行化學處理。原有文字1775個,“火焚除苔”出現裂痕,傷損了160到170余字。1990年前后,碑上保存文字在1600字左右。?

好太王碑碑石尚存,保存完好,其拓本不應該稱“原石拓本”。而石灰涂抹時期的拓本,雖然有個別文字經過勾畫,并沒改變其本質,還是“角礫凝灰巖”石質的好太王碑,怎么能稱為“石灰拓本”呢?作為在好太王碑前保護研究多年的老同志們都很不理解。對于那些不太了解好太王碑的人們很容易誤解為石灰碑刻捶制的拓本。

四、水谷“原石拓本”的影響

水谷悌二郎的文章發表以后,引起了學者們的極大關注,但是對于“原石拓本”的提法并沒有多少人贊同。大約19年后,武田幸男先生在自己的著作中開始使用“原石拓本”,同時首將石灰涂抹后的拓本稱為“石灰拓本”。

武田先生在《廣開土王碑原石拓本集成》一書中多次使用:

1.封面原石拓本1次

2.扉頁原石拓本1次

3.序言原石拓本6次

4.第23頁原石拓本1次

5.第228頁原石拓本5次石灰拓本1次

6.第240頁原石拓本2次石灰拓本4次

7.第242頁原石拓本3次石灰拓本1次

8.第243頁原石拓本1次石灰拓本3次

9.第244頁原石拓本4次石灰拓本1次

10.第246頁原石拓本9次

11.第247頁原石拓本11次石灰拓本6次

12.第248頁原石拓本3次石灰拓本7次

13.第249頁原石拓本3次石灰拓本7次

14.第251頁原石拓本2次石灰拓本2次

15.第252頁原石拓本4次

16.第254頁原石拓本7次石灰拓本1次

17.第255頁原石拓本8次石灰拓本2次

以上從封面到正文,17個頁面出現“原石拓本”71次,11個頁面出現“石灰拓本”35次。書中第3-224頁是影印的拓本圖,因此只在第23頁標題上出現1次“原石拓本”。第227-255頁是解說與研究,因此“原石拓本”和“石灰拓本”使用頻率都是相當高的。

韓國學者林基中在編纂好太王碑拓本時,也使用了“原石拓本”,書名曰《廣開土王碑原石初期拓本集成》,雖是拓片圖錄,但在封面、扉頁、序言、目次、拓本、解說中,多次使用“原石拓本”、“原石初期拓本”。從圖錄的編排和結構上看,明顯受到武田幸男《廣開土王碑原石拓本集成》的影響。

2006年,日本東京堂出版了徐建新《好太王碑拓本研究》。這是一部研究好太王碑拓本的翔實著作,其中收錄多種新發現的好太王碑拓本。書中對好太王碑不同時期的拓本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新的成果。從目錄到正文再到附錄,對好太王碑拓本分別使用了“墨本”、“廓填本”、“拓本”、“原石拓本”、“石灰拓本”等稱謂。“原石拓本”和“石灰拓本”等稱謂明顯受到了水谷悌二郎和武田幸男的影響。?

當然,也有一些學者并沒受到“原石拓本”之類的影響。

1972年10月,日本學者李進熙出版了《廣開土王陵碑研究》出版,前言、年表、資料、索引之外,內容共有六章二十節。其中第三章“碑的再發現與雙鉤本、拓本作成”,第四章“對酒勾(匂)雙鉤加墨本的解讀”。多次使用了雙勾本、雙勾加墨本、拓本的字樣。沒有使用水谷的“原石拓整本”或“原石拓本”。?

1974年8月,佐伯有清的《好太王碑研究史》出版,全書共五部分十六節,大量地應用好太王碑拓本,包括酒匂景信帶回的雙鉤本。講到水谷悌二郎《好太王碑考》時,沒有使用“水谷藏原石拓整本”的提法,而是用“水谷悌二郎氏所藏拓本”、“金子歐亭氏所藏拓本”來表示。只有在引用水谷原文是才出現那樣提法,以示尊重原著。?

1984年8月,王健群在《好太王碑研究》中多次提到水谷悌二郎的研究成果,其中一段寫道:“水谷先生1945年獲得一個比較好的拓本,即現在大家說的水谷拓本。他自己定名為‘水谷藏原石拓整本’。這個拓本是早期拓本,無石灰涂抹痕跡,拓工亦佳。每面分上、中、下三截,著墨適度,保持了碑面和文字的原貌,只是第一面上截下端,即第十四字處,整個橫行字的下半部分有的未拓出來,但仍是百年來流傳的拓本中較好的一個。水谷依靠這個拓本考釋文字,也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王先生明確指出,“水谷藏原石拓整本”是“他自己定名”,大家說的是“水谷拓本”。很明顯,他對“原石拓整本”的提法是不贊同的。什么是“原石拓本”,何時才能使用“原石拓本”來說明,作為老博物館人是很清楚的。因此,他一直以“水谷拓本”稱之,既清晰明了,又不會造成誤會和麻煩。

1984年7月,日本仙臺市日中友好協會理事長、東北大學寺田隆信教授、井上秀雄教授率領東北大學好太王碑訪問團到集安考察。王健群、方起東等陪同考察座談。寺田隆信等人歸國后出版了調查座談與研究的著作《好太王碑探訪記》。資料篇中收錄水谷拓本、上田正昭藏拓本、天理大學藏舊拓本、韓國ソウル大學藏拓本,沒有使用“原石拓本”。書中提到水谷的研究,也沒有使用“水谷藏原石拓整本”,而使用了“舊拓本”?。

1999年,樸真奭先生用朝鮮文撰寫了《高句麗好太王碑研究》一書,李東源先生將其翻譯成漢語出版。書中附錄了幾種好太王碑拓本,酒匂景信雙勾加墨本、水谷悌二郎舊藏本、東京大學文化研究所藏本、《朝鮮遺跡遺物圖鑒》拓本、集安博物館陳列室拓本、張明善拓本,沒有使用“水谷藏原石拓整本”?。

我曾寫過一篇《水谷悌二郎與好太王碑考》,高度了評價水谷先生的研究成果。談到拓本時,很明確:“水谷藏原石拓本則是公認最好的拓本。中外學者稱之謂‘水谷拓本’。此本1945年5月獲得……水谷拓本與其他拓本比較起來,特點較明顯。”在尊重原文的基礎上,引用了其“原石拓本”,而進一步肯定了中外學者所稱“水谷拓本”?。2014年,為紀念好太王碑建立1600年,我們出版了《通化師范學院藏好太王碑拓本》。書中收錄了各種拓本,如楊守敬雙勾本、酒匂景信藏雙勾加墨本、臺灣博物館藏雙勾加墨本、水谷藏本、沙畹藏本、周云臺拓本等,沒有一處使用“原石拓本”,更不使用“石灰拓本”一類的稱謂。?

以上只是部分著作對好太王碑拓本的不同看法和稱謂,還存在著某些遺漏和不足。但是,作為好太王碑的保護者、研究者,一看到“原石拓本”、“原石拓整本”、“石灰拓本”之類的稱謂,總是覺得別扭。好太王碑屹立至今,風采不減當年,怎能無視其存在呢?“原石拓本”、“石灰拓本”之類的稱謂既不符合事實,也是對好太王碑的不尊重,更是對好太王碑守護者的不尊重。

[注釋]

① 葉昌熾:《緣督廬日記抄》,光緒十年甲申,1884年。

② 吳大澂:《皇華紀程》,光緒十二年,1886年。

③ 吳重熹:《高麗永樂好太王碑釋文纂考后跋》,1900年。

④ 榮禧:《高句麗永樂太王墓碑讕言》,1903年。

⑤ 羅振玉:《俑廬日札》,1909年。

⑥ 葉昌熾:《奉天一則》,收入《語石》,1909年。

⑦ 楊守敬:《高句麗廣開土好太王談德碑跋》,1909年。

⑧ 張鳳臺:《按說》,1910年。

⑨ 劉承干:《海東金石苑補遺》,1922年。

⑩ 歐陽輔:《集古求真》,1923年。

?談國桓:《手札》,1925年。

?談國桓:《跋語》,1929年。

? 于云峰:《高句麗好太王碑文》,《輯安縣志》,1930年。

? 張延厚:《跋》,《奉天通志》,1934年。

? 橫井忠直:《高麗古碑考》寫成于1888年,是日本最早的碑文考釋,收入《會余錄》第5集,1889年。

? 邨岡良弼:《高句麗古碑》,日本《如蘭社話》8,1888年。

? 關野貞:《滿洲輯安縣和平壤附近的高句麗遺跡,》日本《考古學雜志》第5卷三、四號,1914年。

? 今西龍:《關于廣開土境好太王陵碑》,1915年,見久米邦武《日本古代史》附錄。

? 池內宏:《滿洲國安東省輯安縣高句麗遺跡的調查》,《青丘學叢》23,1936年。

? 末松保和:《高句麗好太王碑文》,《歷史教育》7-4, 1959年4月。

? 沙畹:《朝鮮古王國高句麗的遺跡》,《通報》2-9,1908年。

?日本《書品》100號,1959年6月。

??王健群:《好太王碑研究》,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7頁。

???耿鐵華:《好太王碑新考》,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9-222頁,第12-27頁,第209頁。

? 水谷悌二郎:《好太王碑考》,《書品》100號第123頁,1959年6月。亞細亞協會會余錄本即學者們經常提到的酒匂景信藏本(雙勾加墨本)。

? 吳椒甫藏本和酒匂景信藏本都是分成四面保存的,印刷品則是經過剪裁的。

? 武田幸男:《廣開土王碑原石拓本集成》,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8年,第246-247頁。

? 王壯弘:《碑帖鑒別常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第77-79頁。辛然:《溫泉銘》,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年。

? 仲威:《化度寺塔銘傳世藏本考》,《收藏家》2007年第2期。

? 紀宏章:《傳拓技法》,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1年,第2-4頁。

? 張延厚《跋語》:“又聞寅卯間,碑下截毀于火,為惋惜久之。”葉昌熾《奉天一則》:“光緒六年,邊民斬山刊木始得之。窮邊無紙墨,土人以徑尺皮紙搗煤汁拓之。”這說的正是完整拓本的出現。

? 徐建新:《好太王碑拓本研究》,東京:東京堂出版,2006年。

? 李進熙:《廣開土王陵碑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72年,1974年,第101-第144頁。第248頁有水谷悌二郎《好太王碑考》的目錄,說明他看過此文。

? 佐伯有清:《好太王碑研究史》,東京:吉川弘文館,1974年,1981年,第239-240頁。

? 寺田隆信、井上秀雄:《好太王碑探訪記》,放送出版協會,1985年,第238-247頁、第172頁。

? 樸真奭:《高句麗好太王碑研究》,延吉:延邊大學出版社,1999年,附錄第1-42頁。

? 耿鐵華、李樂營:《通化師范學院藏好太王碑拓本》,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26-35頁。

責任編輯:趙欣

K237

A

1009-5241(2016)04-0039-09

耿鐵華 通化師范學院高句麗研究院教授 吉林 通化 1340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美女高潮全身流白浆福利区| 自偷自拍三级全三级视频|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精品大秀视频|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日本不卡在线| 国产免费精彩视频|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在线视频亚洲欧美| 久久青草视频| 精品人妻AV区| 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第一页| 在线日本国产成人免费的|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屏| 国产精品专区第1页|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视频区| 亚洲精品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欧洲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毛片久久久|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亚洲区第一页|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久久成人免费| a级高清毛片| 亚洲欧美天堂网| 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亚洲无码视频|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免下载| 久久综合婷婷| 国产一级无码不卡视频| 99青青青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丰满少妇αⅴ无码区| 免费一级大毛片a一观看不卡|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啪啪网址| 无码免费视频|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6|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在线不卡视频|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国产乱论视频| 激情综合网址|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 亚洲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福利| 伊人色在线视频| 成年A级毛片| 乱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 视频一区亚洲|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久久伊伊香蕉综合精品|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经典免费播放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