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書店的復興


如果說現在是文化沒落的時代,人們只會在社交平臺上追憶人文情懷,那么實體書店就是這黑暗里的曙光。在電子書滿天飛的當下,實體書店自成一派,成為都市里“最有氣質”的文化生活平臺。北京的三聯書店、成都的方所書店、南京的先鋒書店、蘇州的誠品書店……每一家代表城市的書店,都代表著一群人的一種情懷,如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它是閱讀時光里靈魂的歸宿,也是展現文化百態的平臺。從2014年5月30日,珠海首家新型復合式書店——華發閱·潮一經亮相,它就一直以成為珠海的文化新地標而努力著,并不斷帶給這座城市越來越多的驚喜。
在華發商都的閱·潮旗艦店內,書店與咖啡店依附而生,這兩者的結合模式,從視覺、聽覺到味覺橫跨數界的感受,讓來到這里的每一個人都可以用心體會,并發掘更多的可能。而在兩年的時間里,閱·潮書店舉辦各種文化活動,為提升珠海文化軟實力、助推珠海“文化強市”建設注入全新的精神內涵。隨著獅山社區文化中心的更新開業,閱·潮邁出了全國連鎖經營的第一步,在獅山開張了自己首家社區店,將新型書店與市民社區藝術中心無縫對接。今年,閱·潮還將會延續“百姓點單、社會組織接單、政府買單”的“三單模式”,在珠海開五六家社區店,為更多的市民提供文化服務。
閱·潮濃厚的人文氣息,更像是一種本土文化符號。為了回饋廣大市民的支持與厚愛,閱·潮將邀請多位文藝界名家來到珠海,舉辦“閱·潮兩周年文化名家系列沙龍”。自6月5日起至7月中旬,中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莫華倫,中國著名女社會學家李銀河,錢穆弟子、香港能仁書院前院長葉龍,著名“80后”女作家安意如,旅德攝影藝術家王小慧,北大哲學系才女、資深媒體人蘇泓月等多位文化名家將相繼造訪沙龍,尋著智者的足跡,與他們不期而遇。(文/薛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