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華
(山西省大同市中醫醫院,037000)
?
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腹瀉62例療效分析及護理體會
王利華
(山西省大同市中醫醫院,037000)
小兒腹瀉;中西醫結合;療效觀察;護理
腹瀉是兒科較常見的疾病之一,筆者2012—2014年在我院兒科運用中藥湯劑聯合西藥治療嬰幼兒腹瀉62例,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治療組62例,男24例,女38例;年齡4~12個月15例,1~5歲25例,6~14歲22例。對照組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齡3~12個月11例,1~5歲22例,6~14歲10例。診斷依據:大便次數多,每日3~10次,稀水樣便,黃色或黃綠色,混有少量黏液奶瓣或不消化食物,多有輕度脫水,發熱;便常規:紅細胞、白細胞在15個/HP以下;病程≤3 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對照組用媽咪愛,1歲以內每次0.5 g,1~5歲每次1 g,5歲以上每次1~2 g,每日2次;思密達,1歲以內每次1 g,1~5歲每次1.5 g,5歲以上每次3 g,每日3次。必要時給以口服補液鹽(ORS)配合糾正脫水、電解質紊亂。
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服中藥湯劑,基本方如下:白屈菜5~10 g,蒼術3~10 g,金櫻子3~10 g,車前子3~10 g,白芍3~10 g,神曲5~10 g,麥芽5~15 g,罌粟1~3 g,秦皮3~10 g,葛根3~10 g,黃芩3~10 g,薏苡仁3~10 g,茯苓4~10 g,炙甘草3~10 g。若噯腐吞酸腹脹、糞便臭如敗卵,瀉下痛減者,酌加陳皮、扁豆、炒雞內金;嘔吐加竹茹、半夏、陳皮;身體灼熱加蘆根、蘇葉;泄瀉日久不愈加山藥、白術、芡實、五味子、蓮肉。每日1劑,煎2次,兩煎混合,分2次口服。
對照組與治療組均5 d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療效判定標準。治愈:泄瀉消失,體溫正常,便常規正常。顯效:大便次數明顯減少,體溫正常,便常規接近正常。無效:未達上述標準者。
結果見表1。

表1 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療效比較[例(%)]
治療組總有效率96.8%,對照組總有效率83.7%,兩組總有效率比較,P<0.05。
1.飲食護理。 腹瀉時不僅排出水與電介質,而且也丟失許多營養物質,應及時補充,根據病情調整喂養方法。原為母乳喂養的,每次哺乳時間應縮短;原為混合喂養的可停喂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單喂母乳;原為人工喂養的牛奶量減少或增加水量,或單喂稀米湯;原已加喂輔食的應減量或暫停不喂;年齡稍大的可指導選用清淡易消化的面條、菜粥、瘦肉粥等。由少到多,并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對少數嚴重病例不能進食者(如嘔吐頻繁)應給予靜脈補液供給機體所需營養。
2.發熱護理。 仔細觀察患兒病情變化,腹瀉患兒多有發熱,一有發熱應立即報告醫生,并采取退熱措施。對于高熱和持續發熱不退的可采取藥物降溫和物理降溫同時進行。急性期每半小時測體溫1次。體溫正常后每2 h測量1次,穩定后每天3次,并詳細做好測量記錄。
3.口腔護理。因重癥患兒常喂糖水,口腔內細菌使糖發酵,易引起細菌繁殖,且由于嬰幼兒口腔黏膜嬌嫩,特別是機體抵抗力低下及大量應用抗生素后,細菌更容易在口腔繁殖,所以應該注意口腔清潔。
4.皮膚護理。每次便后應用溫水洗浴,盡量保持肛周干燥。如出現紅臀,可TDP照射并涂以紫草油。如出現尿布疹,可給予制霉菌素甘油和氧化鋅乳膏交替涂抹。要勤換尿布,尿布采用柔軟的吸水性好的棉布,保持臀部皮膚清潔。
5.控制感染,防止交叉感染。 嚴格無菌操作,除對環境(病室、洗滌間等)每天用2%來蘇兒噴灑、擦洗外,對感染性腹瀉患兒應做好床旁隔離,食具、衣物、玩具、尿布等應專用。污染的尿布先清洗干凈后再用沸水燙泡,并在固定的地方讓陽光直接曝曬,利用紫外線再次消毒。對傳染性較強的感染,最好用一次性尿布。護理后雙手應用0.1%新潔兒滅溶液浸泡2 min,對于病程長,抵抗力較弱的患兒應注意保護性隔離,防止發生交叉感染,加重腹瀉。觀察并記錄大便的次數、性狀、顏色和量。
小兒腹瀉仍然是當今兒科常見病和多發病,嚴重影響兒童健康和生長發育。媽咪愛為微生態制劑,治療小兒腹瀉特別用于感染性、非感染性腹瀉,對腸道菌群失調以及生長發育滯后小兒尤為有效。媽咪愛在腸道內產生消化酶,能夠分解糖、脂肪和蛋白質等,從而保護腸道黏膜和阻止有害微生物入侵,減輕腸道內水電解質運轉失調。思密達不但是腸黏膜保護劑,而且對細菌、病毒有抑制作用。
腹瀉屬于中醫“泄瀉”范疇,泄瀉的病因主要在于脾胃功能失調。本方清涼、淡滲、燥濕、健脾、甘緩并用,具有解肌清熱、升陽益氣、分利止泄、健脾養胃之功,根據臨床不同表現,加減用藥,療效明顯。泄瀉歸于脾,緣于濕,實證、虛證均離不開濕,濕是在脾運失常的情況下致泄。單純祛濕,脾運不復,很難治愈腹瀉,故強調祛邪同時加用健脾藥如山藥、茯苓、白術等健脾化濕,臨證之時切記祛濕是治療要法,特別是邪祛的后期,更要用健脾藥。中西藥合用,不但效果好,患兒也易于接受,且無明顯不良反應,經濟、安全。另外,由于嬰幼兒大多數不會用語言主動向醫務人員反應自覺不適癥狀,常因不適而哭鬧,因此護士要加強巡視,詳細了解患兒病情,并針對病情,全方位制定護理措施,切實做好護理工作,促進患兒早日康復。
我們體會,治療小兒腹瀉,護理至關重要,及時有效的護理可以促進腹瀉患兒的康復,有利于腹瀉的早發現、早治療,預防和控制疾病的發展,有利于保證正處于生長發育旺盛期的小兒的健康成長。
201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