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王 昭 郭 奇
后勤服務從分散單一到綜合保障
文/圖_王 昭 郭 奇
今年,圍繞“兩個一流”建設目標,國家電網公司將后勤保障體系納入企業“三集五大”建設的整體框架。這一舉措標志著后勤服務模式將會啟動從分散管理向集團運作、從自我保障向集約調配、從封閉運行向開放共享的轉型。新鄉供電公司綜合服務中心敏銳地抓住了這一良機,堅決扭轉原來“功藏于無名、事止于能去”的工作理念,圍繞“科學規范、集約高效、保障有力、服務優質”的原則,從實際入手,將后勤類工作濃縮在“醫、食、住、行”四個方面,初步建成科學規范、集約高效的綜合保障體系。
人口老齡化,日常起居環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生產效能。醫療保障雖然不能從源頭解決這一難題,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人力資源的供需矛盾。
檢養結合。以全體員工為對象,做好健康體檢工作。選擇適宜季節,合理安排各專業體檢時間,邀請經驗豐富的體檢單位,到新鄉公司開展體檢。體檢結束后,以體檢報告為抓手,建立健康檔案,開展健康評估,并通過飲食引導等措施對職工進行正向反饋。利用“大數據”篩查職業病、多發病、高發病,有針對性地邀請醫療專家對員工進行調理類培訓,舉辦養生類講座。
創新“互聯網+”。與北京301醫院進行戰略合作,運用互聯網開展遠程診療服務,為職工與知名專家之間搭建溝通橋梁。職工可以在短時間內與醫院形成點對點的問診關系,繼而通過視頻與專家進行面對面的視頻診療,最后啟動綠色通道,在最短的時間進行內部轉診。高效、便捷的服務,極大地增強了員工的獲得感。
科學營養配餐
開展健康評估
新鄉公司工作時間調整后,很多員工相應地改變了自己的餐飲習慣。在食堂就餐人員較以往增加了約80%。食材的來源、加工的方式、餐具的清潔、環境的打掃被廣泛地議論和評論。飲和食,成了員工關注的大事。
提升硬件。創建A級健康食堂,實現工區食堂和機關食堂一體化管理。采用集中配送等多樣化手段,保障班組食堂在各種情況下的正常運作。嚴格執行健康食堂各項管理制度,建立長效機制,確保規范運轉,保障職工權益。
全程管控。建立綠色采購渠道,從源頭把好綠色健康食材關,為員工提供真正的、放心的綠色套餐。不定期開展“飛行檢查”,重點加強農藥殘留檢測、食品留樣、餐具消毒、食品加工等環節檢查。科學營養配餐,為員工提供綠色、安全、衛生、葷素搭配、營養均衡的健康飲食,使員工吃得營養、吃得健康。
水到渠通。為電力運維、檢修等專業需要長期外駐的基層站所逐步配備水質監測儀器,全面調查統計基層站所用水現狀,將飲用水質量提升列入重點工作計劃。利用“村村通自來水”工程接入當地生活用水。對于飲水管網無法覆蓋的駐點,統一配備桶裝純凈水、商用水,解決一線職工飲水安全問題。
地市級供電企業作為供電一線單位,在辦公用房的管理上,既要堅決地執行各級政府有關辦公用房的發文,又要兼顧滿足自身生產經營的需要。
照章清理。按照國家電網公司辦公用房配置標準,深入開展小型基建項目清理整頓工作,全面完成辦公用房清理規范,加強工程項目管理,嚴格項目計劃管控、投資管控和過程管控。
員工在健康食堂就餐
按需統籌。從提升應急保障能力出發,開展辦公用房集約調劑。以生產、搶修流程為藍本,統一規劃、調度、配置后勤保障資源。圍繞“大變小、缺補足、無變有”三條原則,合理安排人員和物資駐點,緩解電力配網搶修的交通壓力,發揮資源的最大效能。
公務用車是社會的敏感話題。而且供電企業本身又是“敏感”體制,所以在進行公車治理時要針對薄弱環節采取周密措施,緊跟整體工作節奏,做到算無遺策。
建章立制。全面應用國家電網公司汽車租賃、車輛維修保養等統一合同文本,提升管理規范化、標準化水平。
多措并舉。嚴格落實集中管理、統一調配、單車核算三項技術措施,狠抓保養、維修及日常使用等細節考核。通過國家電網公司統一車輛管理平臺和公司車輛管理信息系統的推廣應用,強化車輛運行的全過程監管,同時也為公務用車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是公司和電網實現“兩個轉變”的關鍵時期。新鄉公司“醫、食、住、行”工作模式將根據“十三五”后勤工作的規劃進行補充和細化,通過不斷磨合,盡快建立一套與公司治理現代化相一致的后勤管理工作機制,培養一支與公司卓越企業文化相適應的后勤職工隊伍,建成一個與電網發展相匹配的后勤保障體系。
(作者單位:新鄉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