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一部知名IP,它在影視化改編過程中,常常受到原著黨的垢病?近日,閱文集團CEO吳文輝,興格傳媒創始合伙人、董事長楊文紅,閱文集團總經理楊晨,白金作家、上海網絡作家協會副會長骷髏精靈做客2016上海網絡視聽季“IP產業沙龍”,以“IP與改編劇的相互成全”為主題展開討論。楊文紅表示,搶到一個特別大的IP是一把雙刃劍,怎么才能把好的IP開發好,不讓它的粉絲成為對立面,這是非常具有考驗的事情。

有的買家不看就瘋搶IP
楊文紅指出,目前市場對IP已經達到了一個哄搶的程度,“IP的搶奪成為一種戰爭,所以價格非常高。”在她看來,有IP和無IP影視劇的差別在于,前者買到了一個已有人群基礎的產品,是“站在肩膀上的再創作”。
不過她認為,作為真正內容制作來講,搶到IP僅僅是一個開始,不是一個結束,而是意味著后續非常多的工作。“搶到一個特別大的IP,它實際上也是一個雙刃劍,你怎么把好的IP開發好,不讓它當年的這些粉絲成為你的對立面,這是非常具有考驗的事情。
在談到目前一些知名IP在被改編成影視后常常遭到原著黨垢病的現象時,楊文紅指出,大家在搶大IP的時候,只是聽到名氣就去搶,有些甚至還沒有看過。“但是他們買下以后又必須在很短的時間里把這個鴻篇巨制做出來,所以會挑比較容易架構的方式,這樣可能和原來這部作品最早建立的基礎、粉絲所認同的點是不一樣的,就會導致被原著黨垢病。”
為此她再三強調,購買IP的時候,一定要先看過,這樣就會更加尊重原創,會給它更多周期或者更多的想法。
楊文紅認為,影視劇改編要忠于IP故事本身,滿足現有粉絲并吸引非粉絲群體,做好系統規劃以挖掘IP最大價值。“我們應該把文字進行影像化。從故事的內核來說,它其實就是那么幾種。如果不能讓想象落地,它容易庸俗化。”而在這過程中,除了情節、特效的處理,她認為演員的角色匹配性和演技也是支撐大影視作品的重要元素。
IP價值挖掘短線走向長線

閱文集團CEO吳文輝指出,目前中國的IP產業正在發生三個轉向。十年前,第一部網絡文學作品改編成為影視作品,網絡文學從此開始了跨界的衍生。“盡管頂級作品在當初的授權只有幾十萬,在今天看來非常少,卻意味著這些故事開始從小眾的網絡核心讀者走向更廣泛的大眾娛樂用戶。”
吳文輝說,當時作品改編還是以單向開發、版權簡單售賣為主。而今天,IP產業顯然已經進入了“內容連接”的2.0時代,IP價值的挖掘由短線走向了長線開發。
“由于IP本身的局限性,當一本書寫完、一個電視劇開發完,當‘全書完、‘全劇終 三個字出現的時候,IP的一次開發就結束了。與之相比的是美國的漫威模式,它已經連載了幾十年,故事源源不斷,一個英雄誕生了另外一個英雄,甚至構建了整個宇宙。”吳文輝認為,這種構建世界觀的方式是未來超級IP的方向。
“故事能夠源遠流長,不斷長出新的故事,一個主角寫完了,很自然地開始另一個主角的故事,他們共同在一個世界觀體系之下。而這一龐大的世界觀,可以自然地將文學、影視、游戲、動畫、主題公園等多方合伙人聯結在一起。”
市場太熱讓作家陷入糾結

IP市場大熱,對作家寫作帶來了什么影響呢?剛剛推出新作《斗戰狂潮》的閱文集團白金作家骷髏精靈說,自己從大四剛從事網絡文學創作的時候什么都沒有想過,完全是憑興趣。現在IP發展到如此成功,他坦言,“在寫自己的第十本新書《斗戰狂潮》時,我陷入了一些糾結,想的東西太多,要考慮市場,要考慮讀者,要考慮很多東西,我就遇到瓶頸,不知道該寫什么。直到有一天我年幼的女兒看到我在電腦面前坐著,她說,‘爸爸,工作要開心。那一瞬間我頓悟了,創作是發自內心要快樂。”
骷髏精靈表示,“現在IP改編大潮,當然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改編成電影大紅大紫,但還是要掌握平衡,做好自己創作的事情,然后找到比較契合的合作伙伴。作者就是寫故事,專業的打造交給專業的人是最好的,我覺得很關鍵的一點,那就是二次改編的時候跟原作者的溝通。因為網絡文學是一種概念,改編成電視劇、改編成電影都是二次創作,它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如何讓這種變化是自然的、最符合原著又能最符合電視劇、電影這個題材,其實就靠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