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華進方建華
如何讓千島湖變得更美
——談淳安的森林彩化
◇撰文/陳華進方建華
淳安縣有馬尾松林130余萬畝,林分結構單一、森林景觀相對單調,且周邊縣市相繼發現松材線蟲病,實施林相改造顯得尤為迫切。
2007年時任省委書記趙洪祝提出,淳安要堅定不移地走科學發展之路,深入實施生態立縣戰略,針對淳安森林景觀相對單調、松材線蟲病威脅生態安全,把千島湖林相改造列為重點生態林業建設工程來抓。2011年縣黨代會提出打造“世界山水公園、東方休閑名湖”的目標,首次提出構筑全縣大景區的理念,對林相改造提出了更高要求。2014年8月省長李強指出:淳安要根據“兩美”浙江要求,牢牢守住生態良好、百姓增收底線,畫好山水畫,打造綠富美,努力走出一條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科學跨越的新路子。2015年,淳安縣被省林業廳確定為彩色健康森林示范縣。
以規劃為龍頭描繪森林彩化藍圖。《千島湖萬頃森林景觀改造工程總體設計》提出在2008—2012年實施淳安縣環排嶺半島森林景觀改造15萬畝。《淳安縣“十二五”林相改造規劃設計》提出,“十二五”期間以環排嶺半島的湖區松林改造為重點、向境內五條重要公路沿線兩側低效林分延伸完成林相改造15萬畝。2015年《千島湖森林彩化工程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用3年時間在環千島湖淳楊線和千汾線兩側照面山、杭千高速淳安段、進城公路兩側照面山、湖中重要景點和部分孤島山體等區域實施森林彩化工程。《規劃》在綠色大背景下,選擇重要區域進行造景式改造,構建“三帶游碧水、多彩繡青山”的森林景觀效果,打造春花迎繽、金山楓紅、橘漫千島、古村香舍、桃源花海、茗竹彩繡、富美下姜、錦繡蓬瀛八大森林景觀主題和淡竹臨春、霓裳拂面、十里紅楓、秋田碩果等十八個景觀節點。
《規劃》的實施,將為千島湖披上“彩衣”,為淳安縣打造國際休閑度假勝地和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提供強有力的景觀和生態支撐。
以抓實施為重點打造特色林相。一是強化領導,造濃氛圍。各級領導高度關注,從“兩美”浙江戰略高度重視千島湖的林相改造。縣政府把林相改造作為“生態立縣”“以湖興縣”“秀水富民”的戰略基礎和新時期生態林業建設的重點,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列入政府重點投資項目。縣政府成立林相改造工作領導小組。林業局配備精干工作人員推進彩化工程實施。二是廣籌資金,保障實施。資金是森林彩化工程順利實施的主要保障。2008—2010年省林業廳每年補助200萬元,改造單位自籌1065萬元,累計完成5.22萬畝。2011—2012年市林水局補助400萬元,縣財政投入817.6萬元。2013年后,縣財政繼續加大對林相改造的投入,每年投入1000萬元;2015年啟動森林彩化工程,縣政府計劃三年時間投資9000萬元,完成1萬畝的森林彩化工程建設。三是制定規程,加強監督。先后制訂了《淳安縣林相改造規劃設計技術操作細則》《淳安縣林相改造工程項目與資金管理辦法》,明確林相改造的技術方法、模式和措施,以及項目建設和監管要求。為確保技術規程和管理制度等有關規定能落實到位,組織技術培訓,提高技術人員的技能;加強各施工環節的跟蹤檢查監督,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按技術規程和管理辦法及時組織驗收,確保林相改造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四是精心實施,確保質量。對一般的林相改造由各林權所有單位組織專業隊按技術規程進行實施;對林相改造示范點按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嚴格招投標。對施工單位嚴格按設計和技術規程全過程管理、全方位管控施工質量,做到每道工序環環緊扣。把握自檢、自查、監理、現場驗收管理機制,嚴格執行資金審計和資金結算管理規定,確保林相改造質量進度和資金安全。千島湖森林彩化工程領導小組成員和項目監管人員全天候風雨無阻地對工程全程監督,確保工程進度和工程質量。
森林彩化特色林相改造成效初顯。2008—2014年全縣共完成林相改造17.8萬畝,其中,生態營造型0.4萬畝,補植型2.1萬畝,疏伐型8.8萬畝,封育型5.1萬畝,撫育型1.4萬畝。以景區化改造為目標的龍川灣、牧心谷、陽山島等6個示范點全部完成。2015年完成8個區塊彩化面積3000畝。
通過森林彩化項目的實施,一是豐富了森林植被類型。通過人工造林、補植改造,營造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等混交林,有效豐富了森林植被類型。項目區闊葉林占比達到0.6,比全縣平均高出0.3。二是降低了森林災害的發生。通過對松林的疏伐改造和松材線蟲病隔離帶建設,以及常綠闊葉林營造,有效降低森林火災的發生,沒有發生松材線蟲病。與2010年相比,項目區松毛蟲發生率降低36.2%,危害程度下降43.8%。三是增強了森林生態功能。項目區內無立木林地得到綠化覆蓋,疏林地、灌木林地得到改造,水土流失減少,森林的調節氣候、滯塵降噪和水源涵養等生態功能得到發揮。四是提高了森林景觀效果。營造了森林景觀的多樣性,復層混交林、復層異齡混交林逐步代替針葉純林,林冠線動感增強;在綠色的襯映下,呈現出“春花、夏蔭、秋色、冬景”,四時有景的森林景觀效果。五是促進了森林生態旅游。森林景觀日益豐富,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為富麗鄉村、綠道經濟發展提供了生態和景觀資源。一批以森林生態為主題的旅游景點相繼開發。目前,淳安已有鄉村旅游景點15個,農家樂特色村16個,農家樂經營戶400多戶。2015年全縣接待游客1121.9萬人次,旅游經濟收入101.1億元。
森林彩化是一項新生事物,是在探索中進行的新興林業工程,難免會有問題。在森林彩化認識理解上偏差大,相當多的干部群眾把森林彩化片面理解為把森林建成“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忽視了森林植被的地帶性和森林自然演替的規律性。
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建設彩色森林的重要意義。中央《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要求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筑牢生態屏障,更好地發揮森林多種功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省委“兩美”建設決定把“森林綠化美化”作為主要標志之一,要求全面推進森林擴面提質,積極建設全省景觀森林。浙委發〔2014〕26號文件要求著力建設一批集景觀建設、林相改造、生態涵養于一體的珍貴彩色健康森林。森林彩化是淳安“秀水富民”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千島湖森林生態功能和森林景觀的主抓手,是拒松材線蟲病于縣外的主要手段,是打造國際休閑度假勝地和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主要措施。因此要統一思想認識,加強對森林彩化工程的宣傳,讓全社會理解森林彩化的重要意義,讓全社會都來參與森林彩化建設,實現縣重點彩化項目示范與全民義務植樹和美麗鄉村綠化彩化建設相結合,森林彩化與全縣景區化和森林人家發展相結合。
尊重森林植被的地帶性和自然演替的規律性。淳安縣植被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北部亞地帶,為浙皖山丘青岡、苦櫧林栽培植被區,天目山、古田山丘陵、山地植被片,以針闊混交和常綠闊葉林為主,對淳安千島湖生態保護起到基礎性作用。因此,在森林彩化工程中應當堅持以下原則。
——堅持科學性。以林學、生態學、森林美學理論為指導,采用“造、補、改、疏、育”等綜合措施,重自然顯特色。彩化工程要堅持“十年樹木”不冒進。從森林建群階段到恒續林階段全過程實施彩化工程,通過對林分水平結構和垂直結構的特征變化分析和相應的促進性作業,實現對林木競爭關系改善、林分質量提高和組成成分調控,達到既有彩化效果又提高森林生長活力和穩定性的整體目標。
——堅持多樣化。尊重地帶性植被的發展規律,經營措施順應自然演替過程,促進森林群落正向演替。彩化特色林相改造方式要盡可能同潛在的自然植被的關系接近,遵循與立地相適應的自然選擇下的森林樹種結構。建設彩色森林,應該是在千島湖巨大綠色基底上的萬綠叢中數點紅或金珠銀珠落玉盤或碧玉彩帶式而非“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景象。注重生物多樣性,增加植物景觀的多樣性,應考慮植物的形、色、香、嗅,彩化要點綴、塊狀、條帶式,層層入勝,做到“一塊一貌、一段一景”,將沿湖沿路森林建成生態長廊,打造“優美、舒適、和諧”風景線。
——堅持速生性與慢生相結合。通過彩化工程快速構建千島湖山地景觀林,以提升千島湖森林品質,呵護一湖秀水,實現“秀水富民”,提供更高的社會服務價值。因此,在彩化建設過程中,要速生與慢生樹種、鄉土樹種相結合,倡導春季造林為主,提高造林成活率。保留原有鄉土目的樹種,如楓香、烏桕、黃檀、冬青、櫟類等和具有觀花觀葉效果的映山紅、馬銀花、山櫻花、厚皮香等。
因此,要正確處理好千島湖保護與森林彩化、人工促進與自然演替的關系:必須要從保護千島湖水環境的前提下開展建設,防止出現大砍大造破壞環境;必須尊重森林植被的地帶性和森林自然演替的規律性,在原有綠色植被基礎上,以通道沿線、城鎮周邊、國有林場、景區等區域為重點,優先考慮高速出入口、互通處以及城區出入通道等節點地段,通過補植、疏伐、撫育等人工促進方式實現森林彩化和森林健康。
分工負責加強協調落實責任。縣政府根據彩化工程設計每年按林地權屬將彩化任務列入鄉鎮、部門建設任務和年度重點目標考核,由鄉鎮、部門負責彩化工程中集體林、個人使用林地協調,推進項目建設。林業局作為縣政府職能部門通過公開招投標,嚴格把握施工關、培訓關、驗收關、審計關和維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