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全再生細骨料的制備及其對混凝土性能影響的試驗研究*

2016-12-03 03:30:29楊醫博鄭子麟郭文瑛雷灝軒
功能材料 2016年4期
關鍵詞:機制混凝土

楊醫博,鄭子麟,郭文瑛,雷灝軒

(華南理工大學 土木與交通學院,亞熱帶建筑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廣州 510640)

?

全再生細骨料的制備及其對混凝土性能影響的試驗研究*

楊醫博,鄭子麟,郭文瑛,雷灝軒

(華南理工大學 土木與交通學院,亞熱帶建筑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廣州 510640)

傳統再生細骨料的需水量大、強度低,較難利用。將廢棄混凝土全部破碎成細骨料的全再生細骨料技術能夠有效提高再生細骨料的性能。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全再生細骨料的制備及其對混凝土性能影響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全再生細骨料的制備應包括破碎、篩分和整形工藝;全再生細骨料中小于0.075 和0.15 mm的細粉對其強度性能有利,不宜去除;考慮到其細粉組成包括石粉,其微粉含量限值可較現有標準有所提高。全再生細骨料相對于傳統再生細骨料在性能上有很大改善,膠砂需水量小且強度高,以其配制的C30和C50混凝土性能明顯優于傳統再生細骨料。全再生細骨料的膠砂需水量等性能仍不如機制砂和河砂,但其膠砂強度卻高于機制砂和河砂;以其配制的混凝土抗壓強度(特別是高水膠比時)明顯高于河砂和機制砂混凝土,但工作性能略低。綜合來看,全再生細骨料能夠全取代河砂和機制砂用于制備C30和C50混凝土。

全再生細骨料;再生細骨料;制備方法;混凝土;性能

0 引 言

我國每年混凝土和砂漿中砂石骨料用量超過100億噸,此外建筑垃圾數量占城市垃圾總量的30%~40%[1],每年我國建筑垃圾產生量約20億噸,大多以填埋或堆存處置為主,建筑垃圾資源化率目前不足5%[2]。

我國各地的建筑垃圾組分不同,但主要是建筑余泥以及廢棄的混凝土、砂漿、磚瓦等。以廣州市為例,廣州市每年建筑垃圾總量約4 000萬噸,其中廢混凝土、砂漿和磚瓦等約占25%[3],將其制備成再生骨料能夠有效緩解砂石短缺的問題,并能有效減少建筑垃圾的排放,是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廢棄混凝土制備再生骨料的方式是同時制備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細骨料[1,4-5]。由于再生骨料中存在大量硬化水泥砂漿,簡單破碎的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細骨料粒形差、密度小、吸水率高,以其制備的再生混凝土和再生砂漿的性能不良[4-6],難以實際應用。

為改善再生骨料的性能,李秋義[7]對再生骨料進行整形處理,以改善骨料粒形并除去再生骨料表面所附著的硬化水泥砂漿,從而提高骨料的性能。為了得到優質的再生粗骨料,還需要對再生粗骨料進行循環顆粒整形[8]。但在得到優質再生粗骨料的同時,也會得到更多的再生細骨料;按每方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1 000 kg計算,再生細骨料的產量將超過50%,高于再生粗骨料產量。

由于再生細骨料主要是原有混凝土中砂漿的破碎產物,其性能較差,可用性很低。目前我國實際應用中,制備混凝土時,多以再生粗骨料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粗骨料,而細骨料采用天然砂[1,9];制備砂漿時,多以再生細骨料取代部分天然砂。大量的再生細骨料只能作為填方使用,售價只有10元/噸。

為了進一步提高再生骨料的性能,提高廢棄混凝土的利用率和附加值。華南理工大學楊醫博等[10]提出了將廢棄混凝土全部制備為再生細骨料的技術,稱為“全再生細骨料”技術,已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傳統再生細骨料中水泥石含量高,導致吸水率高等問題。全再生細骨料中包含40%左右的廢棄混凝土中石子的破碎產物。石子破碎后相當于機制砂,其孔隙率小,且占全再生細骨料的比例高,從而有效降低再生細骨料的吸水率,并顯著提高其表觀密度。這就使得全再生細骨料的可用性大大提高,有可能全取代河砂和機制砂制備砂漿和混凝土。

由于天然砂資源日漸枯竭,目前我國大量采用機制砂作為細骨料。機制砂可采用石子生產過程的石屑進行制備,但石屑產量只有碎石產量的20%~30%,往往還需要將部分碎石破碎為機制砂。

全再生細骨料技術能夠增加細骨料的供給,從而避免用碎石制備機制砂;這就相當于用廢棄混凝土代替碎石制備細骨料,總體上能耗不會增加。

采用這一工藝,還能夠簡化建筑垃圾處理企業的產品結構(僅生產全再生細骨料),降低經營成本,具有一定的經濟優勢。

為促進全再生細骨料技術的發展,在前期研究基礎上,對全再生細骨料的制備工藝和性能,以及其對砂漿和混凝土性能影響進行了系統研究[11]。本文介紹了全再生細骨料的制備和性能及其對混凝土性能影響的研究成果。

1 原材料與實驗方法

1.1 原材料

廢棄混凝土均為實驗室廢棄的普通混凝土試塊,其強度等級約為C30,齡期約為1年。將廢棄混凝土采用不同工藝制備的15種全再生細骨料,分為A、B、C、D、E五個系列。此外,采用傳統方法制備傳統再生細骨料T、并將制備傳統再生細骨料剩余的再生粗骨料,全部破碎得到的再生細骨料N。廣東省樂昌峽水利樞紐用石灰巖機制砂,市購河砂。5~10和10~20 mm花崗巖碎石按4∶6搭配使用。

廣州珠江水泥有限公司生產“粵秀”牌P.II 42.5R硅酸鹽水泥。廣東韶鋼嘉羊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生產S95級礦渣微粉。珠海市發電廠生產II級粉煤灰。

廣東省江門強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產QL-PC2減水劑,水劑。配制C30混凝土時采用10%固含量,配制C50混凝土時采用20%固含量。

1.2 實驗方法

1.2.1 再生細骨料的制備設備

再生細骨料制備設備為30噸萬能試驗機、紹興偉邦礦機制造有限公司所生產的XPC-100×100顎式破碎機和XPF-?175T圓盤破碎機、以及2.36和4.75 mm的方孔篩。

其中鄂式破碎機按出料口大小分為1、2、3、4、5 5檔;1檔最粗,5檔最細。采用同一批廢棄混凝土,制備得到的各檔再生骨料級配見表1。

表1 各檔再生骨料級配

Table 1 Grain composition of recycled aggregate with different cursher aperture span

破碎機檔位再生骨料累計篩余/%0.15mm0.30mm0.60mm1.18mm2.36mm4.75mm9.50mm16.0mm197949086817044229894898478633313959287827558100494888072623810586786453411300

由表1可見,檔位越高,則再生骨料越細。5檔破碎得到的再生細骨料級配接近級配區1區。

圓盤破碎機按使用時的磨盤間距分為2.0和2.5 mm兩檔。磨盤間距越大,則細骨料越粗。圓盤破碎機用于骨料整形。

1.2.2 全再生細骨料的制備方法

先用萬能試驗機將廢棄混凝土試件壓成4塊。再利用顎式破碎機、圓盤破碎機、方孔篩等設備,制備全再生細骨料,具體制備工藝如下。

(1) A系列全再生細骨料

分別用鄂式破碎機的1、2、3檔進行初破;再全部用5檔進行二次破碎,所得細骨料編號分別為A1、A2、A3。全再生細骨料中含有不超過10%的大于4.75 mm顆粒,使用時不篩除。

(2) B系列全再生細骨料

分別用鄂式破碎機的1、2、3檔進行初破;篩分后,將粒徑大于4.75 mm的骨料用5檔進行二次破碎;再次篩分后,將粒徑大于4.75 mm的骨料用5檔進行3次破碎;最后將全部骨料混合,所得細骨料編號分別為B1、B2、B3。全再生細骨料中含有不超過10%的大于4.75 mm顆粒,使用時不篩除。

(3) C系列全再生細骨料

分別用鄂式破碎機的1、2、3檔進行初破;篩分后,將粒徑大于4.75 mm的骨料用5檔進行二次破碎,將第二次破碎后生產的2.36 mm以上細骨料放圓盤間距調成2.0 mm的圓盤破碎機整形;最后將全部骨料混合,所得細骨料編號分別為C1、C2、C3。全再生細骨料中不含大于4.75 mm顆粒。

(4) D、E系列全再生細骨料

分別用鄂式破碎機的1、2、3檔進行初破;篩分后,將粒徑大于4.75 mm的骨料用5檔進行二次破碎;將兩次破碎產生的2.36 mm以上的細骨料全部放圓盤破碎機整形;最后將全部骨料混合。圓盤間距為2.0 mm的骨料編號分別為D1、D2、D3,圓盤間距為2.5 mm的骨料編號分別為 E1、E2、E3。全再生細骨料中不含大于4.75 mm顆粒。

1.2.3 其它再生細骨料的制備方法

先用萬能試驗機將廢棄混凝土試件壓成4塊。然后用鄂式破碎機的2檔進行初破;用孔徑為4.75 mm的篩分離粗、細骨料,之后將細骨料用孔徑為2.36 mm的篩進行篩分,將粒徑2.36 mm以上的骨料用圓盤間距為2.0 mm的圓盤破碎機整形;最后將全部細骨料混合,得到實驗室制傳統再生細骨料,編號為T。

對于制備傳統再生細骨料剩下的再生粗骨料,用顎式破碎機5檔進行二次破碎;將粒徑2.36 mm以上的骨料用圓盤間距為2.0 mm的圓盤破碎機整形;最后將全部骨料混合,得到傳統再生粗骨料制再生細骨料,編號為N。

1.2.4 細骨料性能實驗方法

按國家標準《混凝土和砂漿用再生細骨料》(GB/T 25176-2010)[12]測定和評價細骨料性能。

1.2.5 混凝土性能實驗方法

按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 50080-2002)[13]測定混凝土工作性能。

按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 50081-2002)[14]測定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采用100 mm立方體試件,加載速度為0.8 MPa/s。

按廣東省地方標準《抗海水腐蝕混凝土應用技術導則》(DB44/T 566-2008)[15]的電量綜合法測定混凝土6 h電量值。

2 全再生細骨料制備方法優選研究

15種全再生細骨料的性能見表2。由表2中級配區和細度模數數據分析可見,僅采用顎式破碎機的A和B系列全再生細骨料級配較差,A1、A3和B2不在級配區;而采用顎式破碎機和圓盤破碎機的C、D、E系列全再生細骨料級配較好,均為2級配區,中砂。這也表明,對細骨料較粗部分進行整形是得到良好級配全再生細骨料的必要步驟。

表2 全再生細骨料性能

由表2中微粉含量數據分析可見,除A系列和D1、E1、E3微粉含量超標外,其它均能滿足Ⅲ類再生細骨料微粉含量小于10.0%的要求。

A系列因全部骨料都進行了兩次破碎,微粉含量最大,均在10%以上;B系列因有篩選的步驟,所以微粉含量較少;C系列較B系列少了一次顎式破碎,但部分骨料經過圓盤破碎機整形,其微粉含量與B系列相近;D與E系列較C系列通過圓盤破碎機的骨料數量多一些,因此其微粉含量較C系列要大,但較A系列的要小。

這也表明,對骨料進行篩分是降低微粉含量的有效手段,整形會略微增加微粉含量。

由表2中表觀密度數據分析可見,15種全再生細骨料均能滿足Ⅰ類再生細骨料表觀密度大于2 450 kg/m3的要求,采用全再生細骨料生產工藝能有效提高再生細骨料的表觀密度。

由表2中松散堆積密度和空隙率數據分析可見,除B1外,其余14種全再生細骨料均能滿足Ⅲ類再生細骨料松散堆積密度大于1 200 kg/m3和空隙率小于52%的要求,其中A2和A3能滿足Ⅰ類再生細骨料松散堆積密度大于1 350 kg/m3和空隙率小于46%的要求。

對比分析表2中松散堆積密度及其空隙率、緊密堆積密度及其空隙率數據可見,緊密堆積與松散堆積時的規律性基本一致,采用松散堆積密度及其空隙率作為質量控制指標是可行的。較高松散堆積密度通常意味著較高緊密堆積密度,二者差值在220 kg/m3左右;較低松散堆積空隙率通常意味著較低緊密堆積空隙率,二者差值在9%左右。

綜合上述分析可見,得到良好綜合性能(級配良好、微粉含量和松散堆積密度及其空隙率合格)的全再生細骨料的制備工藝,應包括破碎、篩分和整形工藝,即C、D、E系列,其中C1、C2、C3、D2、D3、E2均能滿足要求。

考慮到級配曲線與級配區中線越接近,則越能形成緊密堆積,故取2區中線與細骨料的各累計篩余差值的平方和作為優選指標。計算結果表明,C1、D3與E2的級配曲線都較好,而E2的級配曲線與2區中線最為接近。考慮到三者中E2的松散堆積空隙率最小,且E2圓盤整形時所使用的盤距較大,生產效率較高,故選擇E2作為優選的全再生細骨料制備工藝。

此外,在15種全再生細骨料中,A3的松散堆積密度最大,且空隙率最小。雖然A3的顆粒級配較差,微粉含量較大,考慮到其只經過兩次簡單破碎,成本較低,所以選擇A3與E2進行后續實驗。

3 細粉對全再生細骨料性能影響的研究

采用篩分的方法,分別去除A3、E2全再生細骨料中小于0.075 mm或小于0.15 mm的細粉,得到去除微粉的全再生細骨料,分別標記為A3-0.075、A3-0.15、E2-0.075、E2-0.15,研究去除細粉對細骨料性能的影響。實驗結果見表3。

表3 細粉對全再生細骨料性能的影響

由表3中數據分析可知,去除全再生細骨料中小于0.075 mm或小于0.15 mm的細粉,對全再生細骨料的性能有如下影響。

(1) 對級配區劃分沒有影響,但會使細度模數增大。細粉去除越多,則細度模數越大。

(2) 對表觀密度影響很小。這也表明,細粉的成分與粗顆粒是基本一致的,細粉中不僅僅包含水泥石粉,也包含石粉。這與傳統再生細骨料的細粉多為水泥石粉有明顯區別。

(3) 松散堆積密度和緊密堆積密度均降低,松散堆積空隙率和緊密堆積空隙率均上升。

(4)飽和面干吸水率下降。細粉去除越多,則飽和面干吸水率越小。

(5) 再生膠砂需水量比變化較小,但再生膠砂強度比降低13%~18%。

綜上所述,去除全再生細骨料的細粉雖然可以降低吸水率,但同時使得空隙率增加,最終對膠砂需水量影響不大,但對膠砂強度有較大不利影響,故不宜去除全再生細骨料中的細粉。

對比不同工藝制備的全再生細骨料A3和E2可見,A3的級配不好,微粉含量高(見表2),但空隙率低、再生膠砂需水量較小、強度較高。這也表明,適當的微粉含量有助于提高全再生細骨料的性能,特別是對于級配不良的全再生細骨料。

考慮到全再生細骨料細粉組成包括石粉,其微粉含量限值可較現有標準有所提高;可參考國標《建設用砂》(GB/T 14684-2011)[16]中對機制砂的規定,以微粉含量不大于10.0%時為合格,不分等級。

4 不同種類細骨料性能對比研究

各種細骨料性能實驗結果見表4。

從表4中數據分析可知:

(1) 對比3種再生細骨料E2、T、N可見,全再生細骨料E2的微粉含量、表觀密度、松散堆積密度及空隙率、緊密堆積密度及空隙率、飽和面干吸水率、需水量比等指標均處于傳統再生細骨料T和再生粗骨料制細骨料N之間,但強度比遠高于T,且略優于N。

從生產工藝看,全再生細骨料E2大概相當于T和N的混合物,其性能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但其再生膠砂性能卻遠優于傳統再生細骨料T,與再生粗骨料制細骨料N基本相當。

文獻[17]給出了細度模數為2.6和2.9的簡單破碎再生細骨料的再生膠砂需水量比分別為1.55和1.49,顆粒整形再生細骨料的再生膠砂需水量比分別為1.34和1.31,均明顯高于本研究的全再生細骨料。

表4 各種細骨料的性能實驗結果

文獻[18]給出了細度模數為2.6的簡單破碎再生細骨料和顆粒整形再生細骨料的再生膠砂強度比分別為0.83和0.92,均明顯低于本研究的全再生細骨料。

這也表明,采用全再生細骨料技術能夠解決傳統再生細骨料需水量大、強度低的問題。

(2) 對比全再生細骨料E2和機制砂、河砂可見,E2的表觀密度、松散堆積密度和緊密堆積密度較低,松散堆積空隙率和飽和面干吸水率均較高,其膠砂需水量較機制砂和河砂高,但膠砂強度卻高于機制砂和河砂。全再生細骨料吸水率高且其中含有部分未水化膠凝材料是導致再生膠砂強度比高的主要原因。

綜上所述,全再生細骨料技術能夠有效改善再生細骨料的性能,特別是再生膠砂性能;雖然其表觀密度、松散堆積密度及空隙率、飽和面干吸水率、再生膠砂需水量比等性能仍不如機制砂和河砂,但其再生膠砂強度比卻高于機制砂和河砂,有可能全取代機制砂和河砂在砂漿和混凝土等方面得到大量應用,解決其應用難的問題。

5 細骨料種類對混凝土性能影響對比研究

采用C30和C50兩個河砂混凝土配合比,以全再生細骨料E2、傳統再生細骨料T、機制砂等3種細骨料等質量全部取代河砂進行了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壓強度和電通量性能測定,以對比全再生細骨料與其它細骨料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混凝土配合比見表5,各種細骨料混凝土性能實驗結果見表6。

表5 混凝土配合比

表6 各種細骨料混凝土性能實驗結果

從表6中數據分析可知:

(1) 在同樣配合比的情況下,不同細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坍落度存在差異,采用河砂和機制砂配制的混凝土坍落度較高,采用傳統再生細骨料的C50混凝土坍落度較低。

(2) 在C30和C50混凝土中,均是全再生細骨料混凝土強度最高,28 d抗壓強度分別超過河砂混凝土16.1和7.3 MPa,機制砂和河砂混凝土強度相近。在C30混凝土中,傳統再生細骨料混凝土強度介于全再生細骨料混凝土和河砂混凝土之間;在C50混凝土中,傳統再生細骨料混凝土強度最低,這一規律在1年齡期內保持不變。

(3)在C30混凝土中,各種細骨料混凝土28和56 d電量值從高到低排序為:機制砂>傳統再生細骨料>河砂>全再生細骨料。

(4)在C50混凝土中,傳統再生細骨料混凝土的電量值明顯高于其它細骨料混凝土。各種細骨料混凝土28和56 d電量值從高到低排序為:傳統再生細骨料>全再生細骨料>河砂>機制砂。

綜上所述,采用級配良好的全再生細骨料E2配制的混凝土的性能較傳統再生細骨料有明顯提高(強度更高,且電量值更低);其抗壓強度優于河砂和機制砂混凝土,但工作性能略低,其電量值與河砂混凝土相近;全再生細骨料能夠全取代河砂和機制砂用于制備C30和C50混凝土。

6 機理分析

綜上所述,全再生細骨料、傳統再生細骨料、機制砂和河砂的性能以及其配制的混凝土性能均有較大區別,這主要是與細骨料的組成和形貌有關。

4種細骨料中1.18 mm以上粒徑顆粒的光學顯微照片分別見圖1-4。

圖1 全再生細骨料

圖2 傳統再生細骨料

圖3 機制砂

圖4 河砂

由圖1-4可見,全再生細骨料中存在碎石顆粒、砂漿顆粒,以及碎石和砂漿的混合顆粒,顆粒表面孔隙較少,棱角較多。傳統再生細骨料中存在大量的砂漿顆粒,碎石顆粒很少,其顆粒表面孔隙較多,棱角較多。機制砂顆粒表面不光滑,表面有較多粉塵,棱角較多。河砂顆粒表面光滑,棱角較少。

結合圖1-4各種細骨料形貌、表4中細骨料性能數據以及表6中混凝土性能數據分析可知:

與傳統再生細骨料相比,全再生細骨料中砂漿含量低,顆粒孔隙率低,堆積空隙率低,因此其飽和面干吸水率低、再生膠砂需水量比低、再生膠砂強度比高。在C30混凝土中,混凝土水膠比較高,傳統再生細骨料需水量高的特點不易體現;但在C50混凝土中,由于混凝土水膠比低,傳統再生細骨料需水量高的特點得到明顯體現,其工作性能明顯低于全再生細骨料。由于傳統再生細骨料本身強度低、膠砂強度比低,其混凝土強度也明顯低于全再生細骨料混凝土,28 d抗壓強度低10 MPa以上。由于傳統再生細骨料孔隙率高,氯離子傳輸更加容易,因此其電量值高于全再生細骨料。綜合來看,全再生細骨料用于混凝土時,其性能明顯優于傳統再生細骨料。

與機制砂相比,全再生細骨料顆粒表觀密度低、孔隙率高,堆積空隙率高,因此其飽和面干吸水率高、需水量比高,相應混凝土坍落度較低;由于全再生細骨料能夠吸收一部分水分,且其中含有部分未水化膠凝材料,從而降低水膠比,因此其強度高于機制砂混凝土。混凝土電量值受過渡區結構和細骨料致密性的雙重影響;在C30混凝土中,由于機制砂中存在大量微粉,且有部分微粉吸附在大顆粒表面,影響了骨料和水泥石的界面,從而使得機制砂混凝土的電量值高于全再生細骨料混凝土;而在C50混凝土中,由于混凝土較粘,可能在攪拌過程中使得機制砂大顆粒表面的微粉脫附,從而降低其電量值。綜合來看,全再生細骨料用于混凝土時,其性能與機制砂相近,可全取代機制砂用于制備混凝土。

與河砂相比,全再生細骨料顆粒表觀密度低、孔隙率高,微粉含量高,因此其飽和面干吸水率高、需水量比高,相應混凝土坍落度較低。由于全再生細骨料能夠吸收一部分水分,且其中含有部分未水化膠凝材料,從而降低水膠比;而河砂表面光滑,其與水泥石的粘結較差,兩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全再生細骨料混凝土強度較高。混凝土電量值受過渡區結構和細骨料致密性的雙重影響;在C30混凝土中,水膠比較高,河砂表面過渡區對電量值影響較大,因此河砂混凝土電量值高于全再生細骨料混凝土;在C50混凝土中,水膠比較低,細骨料致密性對電量值影響較大,因此河砂混凝土電量值低于全再生細骨料混凝土。綜合來看,全再生細骨料用于混凝土時,其綜合性能與河砂相近,可全取代河砂用于制備混凝土。

7 結 論

通過上述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結論。

(1) 得到良好綜合性能(級配良好、微粉含量和松散堆積密度及其空隙率合格)的全再生細骨料的制備工藝,應包括破碎、篩分和整形工藝。

(2) 去除全再生細骨料的細粉雖然可以降低吸水率,但同時使得空隙率增加,最終對膠砂需水量影響不大,但對膠砂強度有較大不利影響,故不宜去除全再生細骨料中的細粉。考慮到其細粉組成包括石粉,其微粉含量限值可較現有標準有所提高。

(3) 將廢棄混凝土全部破碎為再生細骨料的全再生細骨料技術是一種較好的制備再生細骨料的方法,能夠有效降低再生細骨料的膠砂需水量,并提高膠砂強度,以其配制的C30和C50混凝土性能明顯優于傳統再生細骨料,28 d強度提高10 MPa以上,且電量值較低。

(4) 全再生細骨料的表觀密度、松散堆積密度及空隙率、飽和面干吸水率、膠砂需水量比等性能仍不如機制砂和河砂,但其膠砂強度比高于機制砂和河砂;以其配制的混凝土抗壓強度(特別是高水膠比時)明顯高于河砂和機制砂混凝土,但工作性能略低。綜合來看,全再生細骨料能夠全取代河砂和機制砂用于制備C30和C50混凝土。

[1] Xiao Jianzhuang. Recycled concrete [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08.

[2] Chen Jialong. The status and suggest on China building rubbish reuse[J].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1):9-12.

[3] Hu Kun. Guangzhou put forward new project on building rubbish reuse [EB/OL]. [2013-06-24]. http://news.ycwb.com/2013-06/24/content_4566920.htm.

[4] Li Qiuyi, Quan Hongzhu, Qin Yuan. 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recycled concrete[M]. Beijing: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Press, 2010.

[5] Monalisa Behera S K, Bhattacharyya A K, Minocha R, et al. Recycled aggregate from C&D waste & its use in concrete-A breakthrough towards sustainability in construction sector: a review[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4, 68:501-516.

[6] Sun Jiaying, Geng Jian. Effect of particle size and content of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on frost resistance of concrete [J]. Journal of Building Materials,2012,15(3):382-385.

[7] Li Qiuyi, Li Yunxia, Zhu Chongji. Influence of particle shaping on performance of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J]. New Building Materials, 2006,(1):17-19.

[8] Wang Liang. High-quality recycled aggregat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recycled concrete [D]. Qingdao: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2013.

[9] Yang Haitao, Tian Shizhu. Research on high-strength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Functional Materials,2015,46(1):1108-1116.

[10] Yang Yibo, Liang Song, Mo Haihong, et al. The disposal and reuse method of building rubbish[P]. China, 200710028107.7. 2007-05-02.

[11] Zheng Zilin. Research on production of recycled total-fine aggregat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ortar and concrete [D]. Guangzhou: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4.

[12] GB/T 25176-2010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for concrete and mortar [S].Beijing:China Standard Press,2010.

[13] GB/T 50080-2002 Standard for test method of performance on ordinary fresh concrete [S].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2002.

[14] GB/T 50081-2002 Standard for test method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n ordinary concrete [S].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2002.

[15] DB44/T 566-2008 Technical directives for anti-seawater concrete [S]. Guangzhou: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and technology supervis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2008.

[16] GB/T14684-2011 Sand for construction [S].Beijing:China Standard Press,2011.

[17] Qin Yuan, Wang Jiali, Zheng Yuchun, et al. Research on water demand ratio of recycled mortar as technical index for recycled fine aggregate[J]. Journal of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2009,30(4):166-170.

[18] Meng Wenyan, Qin Yuan, Wang Jiali, et al. Research on atrength ratio of recycled mortars technical index for recycled fine aggregate[J]. Journal of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2009,30(4):175-179.

Research on production of recycled total-fine aggregate and its influence on concrete performance

YANG Yibo, ZHENG Zilin,GUO Wenying, LEI Haoxua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Transportation,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ubtropical Architecture Science, Guangzhou 510440,China)

Traditional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is hard to use because its water demand is higher and strength is lower. Recycled total-fine aggregate means crushed the total concrete to fine aggregate, it is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Based on the prior period research, the system research on production of recycled total-fine aggregate and its influence on concrete performance were proce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duction of recycled total-fine aggregate should include crush, screen separation and reshaping; the fine powder less than 0.15 and 0.075 mm is useful for strength, so it is inadvisable removed; consider the fine powder include the stone powder, the content limitation of fine powder can increase than the standard value. The performance of recycled total-fine aggregate has a prodigious improvement than traditional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its water demand of mortar is lower and strength of mortar is higher, and the performance of C30 and C50 concrete of its is better. The partial performance of recycled total-fine aggregate, such as water demand of mortar, is still lower than manufactured sand and river sand; but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mortar is higher than manufactured sand and river s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30 and C50 concrete of its is obvious higher than manufactured sand and river sand concrete, special in higher water binder ratio, but the concrete workability of its is lower. Taking one with another, recycled total-fine aggregate can replace all manufactured sand and river sand as fine aggregate in C30 and C50concrete.

recycled total-fine aggregate;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production; concrete; performance

1001-9731(2016)04-04157-07

廣東省公益研究與能力建設資助項目(2014B020216001)

2015-01-10

2015-03-30 通訊作者:楊醫博,E-mail: yangyibo@scut.edu.cn

楊醫博 (1977-),男,河北巨鹿縣人,副教授,博士,從事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高性能混凝土等研究。

TU528

A

10.3969/j.issn.1001-9731.2016.04.032

猜你喜歡
機制混凝土
混凝土試驗之家
現代裝飾(2022年5期)2022-10-13 08:48:04
關于不同聚合物對混凝土修復的研究
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機制的思考
低強度自密實混凝土在房建中的應用
混凝土預制塊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壩中的應用
混凝土,了不起
自制力是一種很好的篩選機制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3:06
定向培養 還需完善安置機制
中國衛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8:08
土-混凝土接觸面剪切破壞模式分析
破除舊機制要分步推進
中國衛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日韩av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 欧美一级在线| 日韩高清成人| 永久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免费全部高H视频无码无遮掩| 国产制服丝袜无码视频| 国产va视频|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制服|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91精品专区| www.91在线播放| 香蕉久久国产精品免| 国产成人久视频免费 | 国产爽爽视频| 日本亚洲最大的色成网站www|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玛| 99re热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不卡|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欧美啪啪网| 伊人激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 97影院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另类专区亚洲| 四虎精品国产AV二区|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青青草综合网| 国产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网综合|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国产白浆在线|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中文 |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免费看一级毛片波多结衣| 欧美在线视频a|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色天堂无毒不卡| 久操中文在线| 国产H片无码不卡在线视频|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久久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成年人国产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 免费一级毛片完整版在线看| 91黄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第一页|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黄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久久久亚洲国产美女国产盗摄| 波多野衣结在线精品二区| 97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 国产激爽大片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91|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色偷偷男人的天堂亚洲av|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浪潮Av| 99青青青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 亚洲av综合网| 99热这里只有成人精品国产|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亚洲av综合网| 91精品国产91久无码网站|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91九色最新地址| 2021亚洲精品不卡a|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2020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成人精品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