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因傳遞而永久

感恩節源自北美大陸。
400年前,滿載著清教徒的“五月花”號橫跨大西洋,駛往美洲大陸。他們在美洲度過了可怕的嚴冬,并在當地印第安人的幫助下墾荒播種,開拓家園。到了收獲的季節,園子里的玉米、南瓜、紅薯大豐收,開拓者們想設立一個節日,感激印第安人無私的幫助和饋贈,感激上帝的安排讓他們成立了新家園。直白地說,這實際上是一個歡慶農作物豐收并祈求來年仍有好收成的節日。
隨著時光流逝,感恩節的內涵與外延不斷擴大。這一天里,北美大陸的人們不僅要準備豐盛的食物載歌載舞,還要邀請好友、單身漢或遠離家鄉的人共度佳節,同時演變出給貧窮人家送一籃子食物的風俗,不管在路上遇到誰,都會說一聲“謝謝”。
西風東漸,感恩節的故事也流傳到中國。國人驚喜地發現,這個“洋節”居然有著濃濃的中國味兒。感恩故事古已有之,伯牙子期的知遇之恩,結草銜環的生死之恩,寸草春心的慈母之恩……
感恩最打動人心處在于:施恩者不求回報,受恩者感念一生。父母之愛無所求,而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最初都源于父母的給予;師長之愛無所求,老師是為傳道、授業、解惑,而修行多少,完全靠學子的悟性與勤奮;更別提人生中曾對我們施以援手的或熟悉或陌生的人們。
近年來,我們總能在國內外的媒體上見到這樣的場景:多年以后,感恩者找到恩人,要付出不菲的金錢回報,恩人搖搖頭拒絕,告訴他:“我不需要回報,只希望你能把愛與感恩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