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郎平如何保護腿腳
郎平率領下的中國女排,在里約奧運會的賽場上一路披荊斬棘,力壓巴西、塞爾維亞兩支世界強隊,獲得冠軍,時光好像穿梭回上世紀80年代郎平以運動員身份獲得金牌的那一刻,女排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女排精神一直在延續。運動員出身的郎平如何做到50多歲骨密度仍為正數?她是如何保護腿腳的?今天我們一同來看看。
2013年,時年53歲的郎平參加北京電視臺《養生堂》欄目。節目中有一項環節,當場測試骨密度。檢測儀結果顯示:53歲的郎平骨密度指數為0.1,而剛30歲出頭的主持人悅悅骨密度指數僅為-1.0。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于康說,骨密度指數為-1.0,也就意味著這個人的骨量開始減少,骨質開始丟失。按常理講,年紀輕輕的悅悅本不應出現這種情況,追問之下發現,原來她平時喜歡喝咖啡還不喜歡運動。
年輕人骨量減少有原因,年過半百的郎平骨質如此之好也是有原因的。
郎平是運動員出身,與美國名將海曼、古巴名將路易斯并稱為上個世紀80年代世界女排“三大主攻手”,現擔任中國女排主教練一職,冠以“鐵榔頭”的美譽。名聲在外,但冷暖自知,這么多年傷病也一直伴隨著她,因訓練強度大和經常受傷,膝關節一共做了7次手術,腳踝、膝蓋現在都有骨刺,長時間坐或站都已經不行了。
她說她的營養是比較均衡的,包括豆制品、奶類等這些飲食都攝取比較多。大眾普遍認可的補鈣佳品牛奶,她平時喝得不多,反倒是酸奶喝得非常多,基本能保證中午和晚上各一次,每次1~2瓶,去外地訓練,也不會間斷酸奶的飲用。她還說,酸奶喝普通的就好,不需要添加其他成分,那些多余的成分反而會影響營養的攝入。
她說,女兒比她還要高一兩公分,非常喜歡喝牛奶,每天飲用的牛奶量跟飲水量差不多,而且一有時間就出門曬太陽,小小年紀每年都要檢查骨密度。專家說,骨密度T值-2.5以下,代表骨質疏松,多出現在女性45歲、男性60歲后。當骨密度指數降低,就會導致鈣流失,同時使骨量丟失引起骨質疏松。近年來,骨質疏松出現了年輕化的趨勢,為此,我們要隨時注意檢測自己的骨密度,骨密度檢查一般不被列入常規體檢中,如果想檢測自己的骨密度可以單獨加項
。(松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