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劉智祺
小班頭“郭大米”
文/圖_劉智祺
“這樣一支基層團隊,多年如一日地追求領軍型人才培訓,多方面經驗都非常值得總結和推廣。” 6月24日,信陽供電公司變電檢修專業油化班的創新成果參加了河南省2016年度質量管理小組成果競賽,以總分第一的優異成績第三次奪得“全國質量管理優秀QC成果”稱號。
帶領這支隊伍的正是油化班班長郭惠敏。在信陽公司,知道她的人無不交口稱贊,還會親切地叫她一聲“郭大米”。
1989年,剛剛踏出校門的郭惠敏便步入電力行業。憑借一股子鉆勁兒,她在業務領域很快成為獨挑大梁的佼佼者。有一次,信陽220千伏變電站信1號主變例行試驗時,她從分析數據發現了乙炔和總烴含量有增長趨勢。在細心比對和計算分析后,她判斷主變內部潛伏著裸金屬過熱性故障。根據她的判斷,公司決定對信1號變壓器大修。鐘罩起吊后的變壓器印證了她的判斷:變壓器內部緊固件松動引起了過熱,如不及時處理,將會燒毀構件,造成內部短路,后果不堪設想。自此,郭惠敏名聲大噪。隨后,她運用“望、聞、問、切”的“診斷”能力,及時地消除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設備隱患。
當面對各種褒獎,郭惠敏清醒地認識到:“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2010年,郭惠敏在參編省電力公司油化專業實訓教材后,開始思考如何把專業經驗和案例告訴更多的人。她嘗試著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把自己經歷和收集的案例編寫成典型經驗分析材料,逐步建立起案例庫、經驗庫、教材庫和創新庫,供班組成員隨時查閱。
“這些寶貴的經驗都來自于實踐,更是可以傳承的班組文化和集體智慧。很多新進員工在短時間內根本接觸不到較為典型的技術問題和現象,但通過這個‘典型經驗庫’就能讓他們系統地了解和掌握一些工作方法與判斷技巧。” 郭惠敏娓娓道來。
2012年6月,她提出的“生產班組建立典型經驗庫”被省公司評為合理化建議金點子獎。郭惠敏的信心更足了,她不斷地鼓勵青工多動手、多實踐、多總結,努力提升“學思踐悟”的能力。
如今,郭惠敏帶領班組成員在技術傳承與發展的道路上屢創佳績。2012年~2015年,由她主導的三項班組科技成果接連斬獲省公司科技創新成果獎項;2013年~2016年,她先后取得多功能扳手、氣體測試多功能車等五項國家專利,帶領團隊連續三次榮膺“全國質量管理小組和質量信得過班組”稱號。

小班頭“郭大米”(左)指導新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