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宇雷
浙江:合成聯動 需求引領
文/周宇雷

公安部黨委委員、部長助理王儉調研指導公安裝備研發

警用車輛研究和發展中心揭牌
健全機制。浙江省公安廳先后制定出臺了《應急警務保障基本預案》《應急物資儲備管理規定》等一系列規定。建立健全應急保障機制,一旦發生應急事件,視情分別成立省、市、縣三級應急警務保障組,搭建調度協調、經費保障、裝備保障、醫療保障、運輸保障、機動備勤等六個作戰單元,對應急裝備物資倉庫建設、儲備和調用等方面的要求均進行了明確。至2014年底,浙江省各級公安機關應急儲備物資總價值達1.6億元,為應急事件處置提供了堅實的裝備保障。
多方聯動。按照錯位儲備要求,結合浙江省各地所處的地理位置、經濟發展水平和治安狀況,分級別、分地區、分層次規定儲備類型、儲備金額和儲備數量,浙江省公安廳重點儲備高精尖裝備,市級分地區重點儲備反恐防暴、搶險救援裝備,縣級重點儲備常規裝備。按照公安部區域警務合作的總體框架要求,浙江警方與江蘇、上海、安徽、福建、江西建立了“五省一市”公安應急保障區域合作機制,建立了便捷高效的社會聯動警務保障合作機制。同時,將應急儲備網延伸到社會服務各個領域,重大活動安保和重大案事件處置時的裝備物資聯動保障能力得到提升。
合成演練。浙江警方將應急保障作為特警拉練、反恐演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類演練中不僅靜態展示武器、防護、救護、偵察、反恐、防暴、排爆、消防、警犬及特種車輛等特種裝備,而且參與反劫持、處置群體性事件、要人安保等科目合成演練,檢驗裝備編配合理性、技術戰法可靠性和應急保障能力。還將應急物資儲備調用作為全省警務保障業務比武的重要內容,檢驗全省警務保障部門協同作戰、快速反應的能力與水平。通過比武演練,不斷探索并完善公安應急保障的內容、范圍、規模以及工作預案。
公安裝備范圍廣、種類多,不同警務工作對裝備有不同要求。為切實貼近警務實戰,有效發揮裝備實戰效能,近年來,浙江警方廣泛聽取基層一線對現有裝備改良的意見建議以及新型裝備的需求,主動了解全國各地、世界各地警務裝備動向,為新型裝備引入、研發積累素材。
在了解情況、掌握需求的基礎上,積極借力科研院校、生產企業開展新裝備的合作研發,成立新型裝備研發成果轉化工作小組,將新型裝備研發成果轉化列入常態工作,通過公開招標方式,成熟一個轉化一個。
2012年,浙江警方組織研發的反光背心、保暖雨靴、防雨帽罩、執勤專用包和警用摩托車把手套等五項新型裝備在杭州試用,受到基層民警普遍好評。2014年,他們又組織研發了新型警棍、警用強光催淚手電、信息采集儀等新裝備,目前已在全省公安機關廣泛試用。新型警棍在公安部組織的評審中獲得好評,信息采集儀在經偵、禁毒等警種偵辦的多起重大案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特種穿墻雷達成像系統獲國家發明二等獎,并在特警、反恐等警種逐步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