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哲
穿透歷史的智慧光芒
文/王哲

由張兆端教授編著的《穿透歷史的智慧光芒——先秦諸子管理箴言42句》,近日已由群眾出版社出版發行。與作者近年來著述的幾本大部頭的警學著作相比,這本薄薄的小冊子,讀來別有一番意味。
一是適讀面更廣。張兆端教授長期從事警學基礎理論與警察管理理論研究。自2003年起,作者就致力于將諸子百家思想及智慧引入警察管理理論領域,先后發表了系列學術論文。并在其所著《中國式警察管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一書中設專章加以論述。然后,以此為基礎又出版了《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警察管理》(群眾出版社2011年版)專著。這些著述的發表和出版,在警察管理教學與實踐領域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來,作者應邀為公安部在山東警察學院舉辦的全國新任縣市公安局局長、政委培訓班開設“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警察管理”專題講座,考慮到局長、政委們平時事務性工作比較忙,沒有足夠時間閱讀諸子原典,所以特地選擇幾個主要諸子學派的經典著作,各用幾句箴言概要介紹其管理智慧,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受到學員的普遍好評。在此基礎上,作者進一步開闊眼界,跳出警察管理的框架局限,面向社會各界讀者尤其是各級領導干部編著了本書,使之適讀面更加廣泛。
二是倡導回歸經典。作者認為,就讀書而言,有些書是供一時消遣的,看后即可丟棄;有些書是用時才看的,帶有明顯的功利性;而諸子經典則是需要用一生時間去反復研讀,而且是常讀常新的,并且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所受到的思想啟迪也會愈益深刻。程子(即宋代理學家“二程”中的程頤)曾以《論語》為例談讀書方法,強調“知行合一”。程子曰:“頤自十七八讀《論語》,當時已曉文義。讀之愈久,但覺意味深長。”“讀《論語》,有讀了全然無事者;有讀了后其中得一兩句喜者;有讀了后知好之者;有讀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他特別指出:“今人不會讀書。如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
三是承接中國傳統文化源頭。中國傳統文化奠基于先秦時代的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創造了一系列中華民族的不朽文化“元典”,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體系。其在做人做事和治國理政等方面思考的主題之宏大、思想原理之深厚、智慧類型之互補、智慧內涵之豐富、歷史影響之深遠,值得今人反復研習和繼承發揚。從文化源頭考察,如果說西方思想史“言必稱希臘”,那么中國思想史則“言必稱先秦諸子”。中國思想文化其后兩千多年的發展都是繼承這一基因、沿著這一文脈進行的。因此,當我們面臨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和職場競爭的激烈帶來的種種壓力越來越大時,特別是當改革進入“深水區”、攻堅期,社會治理和組織管理面臨種種新的挑戰時,不妨時常停下腳步、返過頭來聆聽一下兩千多年前那些先賢圣哲的治政智慧和醒世恒言,必會受到深刻的思想啟迪。
四是經典闡釋言簡意賅。中國古代典籍浩如煙海,“窮年不得盡其觀”。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往往沒有充足的時間通讀所有經典全文,只能掌握其核心的思想觀點。有鑒于此,本書從先秦諸子經典中,以作為“群經之首”、百家之源的《周易》,儒家經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道家經典《老子》,墨家經典《墨子》,法家經典《韓非子》,管仲學派經典《管子》,兵家經典《孫子兵法》等七家經典為藍本,從中各擷取六句(共42句)箴言,解說其所蘊涵的豐富的人生理念和治政智慧。這些箴言盡管簡約但并不簡單,它們充分體現了先秦諸子管理思想與智慧的核心要旨,對后世的影響巨大。閱讀和領會這些管理箴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有助于提高領導干部的人文素養和思想境界。(本文作者系中國人民公安出版社副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