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欣杰
網上網下都是為民服務
文/宋欣杰
隨著官方微博、微信的應運而生,民警為民服務方式也在悄悄改變。有30年警齡的老戶籍內勤李紅梅剛參加工作時出具證明靠手寫;曾擔任河南省夏邑縣公安局“平安夏邑”官方微博管理員的“80后”民警謝祥在微博上與網友互動,為老百姓解決困難;而2011年通過招警考試進入夏邑縣公安局工作的郭恒已經將公安機關為民服務方式延伸到指尖上。三位民警的工作經歷都深深地烙上了時代的印記。
2014年6月6日下午,一封@平安夏邑官方微博的私信引起我的注意。打開一看,是一位名為“云歸秋水靜”的網友發來的,她反映自己的身份證無法辦理銀行卡,想咨詢一下是什么原因。
經查詢,“云歸秋水靜”兩年前變更了名字,而銀行系統的相關信息沒有更新,導致她無法辦理新的銀行卡。于是,我向一位在銀行工作的朋友咨詢,并把解決辦法告訴了“云歸秋水靜”。但她說自己正在休產假,暫住于蘇州,無法回家鄉辦理戶籍證明。
看到“云歸秋水靜”發過來的失望表情,我決定幫她辦理戶籍證明。我核對了“云歸秋水靜”從網上傳過來的身份證信息后,又趕到業廟派出所將她的戶籍證明打印好,并于第二天用快遞寄給遠在蘇州打工的“云歸秋水靜”。她收到戶籍證明后十分感動,在留言中說道:“你我非親非故的,能這么幫我,真不知如何向你表示感謝。我為家鄉警察點個贊吧?!?/p>
從接到她的私信到她收到戶籍證明,這中間也不過三天時間。而她往返一次的車費至少需要五百元。免除了旅途勞頓不說,辦事需要的五六天時間也省了。如果全部采用網上辦公流程,速度會更快。
網上辦公不僅讓群眾少跑腿,而且更快捷! 2014年7月22日8時30分,一位網名為“Klaus寫給禾目的情書”的博友發來一條私信:“在帝皇大酒店南撿到一張銀行卡和身份證,用白紙包著,幫忙找一下吧!”并附圖,身份證顯示的失主叫吳素蓮,家住曹集鄉王老家村。
為了盡快聯系到失主吳素蓮,我一邊回復“Klaus寫給禾目的情書”,一邊與曹集派出所內勤民警侯金晨聯系,通過侯金晨又聯系到王老家村村支部書記。村支書與吳素蓮是鄰居,他很快就通知了吳素蓮,而吳素蓮正在家中為丟失了證卡而著急呢。“Klaus寫給禾目的情書”在發微博時沒有留下聯系方式,我給其留言說:“失主已找到,請留下你的聯系方式。”“Klaus寫給禾目的情書”很快回復,并提供了自己的聯系方式。原來,這位博友是一名手機店的營銷員,是在上班途中撿到吳素蓮的身份證及銀行卡的,因為怕上班遲到所以沒能親手將所撿拾物品交到公安機關,于是發私信向警方求助。當天上午10時30分,吳秀蓮從這位博友手中取回自己丟失的身份證和銀行卡。
從7時48分網友撿到失物到失主吳素蓮領回失物,不到三小時。吳素蓮不禁感嘆:“太快了?!蔽疑磉呌幸晃焕厦窬瘜Υ撕芨锌?,他說:“按照以前處理此類事情的模式,撿拾物品者要么到公安機關上交失物,要么打電話報警,民警接受后填寫失物登記單,而后再想方設法聯系失主,由失主到公安機關領取失物。如果不是微博互動,是絕對不會這么快就找到失主的?!?/p>

李紅梅
我是1984年參加公安工作的,一直從事戶籍管理,從手寫的各類證明到如今采用的制式證明,我出具的證明不計其數。在戶籍管理實現計算機化之前,戶籍檔案全部是手寫,底頁中沒有照片,出具戶籍證明時上面也沒有照片。為了保險起見,要求辦理戶籍證明的個人持有單位或村委的證明信,戶籍內勤查驗戶籍檔案后才能出具證明。
1996年,夏邑縣公安局戶籍管理開始實行計算機化,出具的戶籍證明是系統自動生成的,但是證明上不顯示本人的照片。如果遇到本人不能前來辦理的,一般應該由其親屬攜帶戶口簿或本人有效證件,表明代辦人與需要辦理戶籍證明人的關系,還要攜帶其近期照片,民警核實后方能為其出具戶籍證明。至于寄送證明等工作都需要其親屬來完成。因為當時警方沒有開通互聯網服務,沒有官方微博、微信等,居民沒法利用互聯網與民警溝通,民警也無法準確快捷地核實居民真實身份,所以代辦起來相當困難,而且要承擔一定風險。從辦事時效來看,即使代辦人攜帶的手續齊全,從申請到寄送到當事人手中,估計得十天半個月的。
隨著“互聯網+”的推廣,傳統的辦公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群眾的需求,這也對老民警提出了挑戰,我要盡快提高網上辦公的能力與服務水平,適應工作的需要。

郭恒
我是2011年通過招警考試進入夏邑縣公安局工作的。從2014年11月起負責“夏邑公安”官方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營維護。目前,“夏邑公安”已有粉絲1.3萬余人,多次進入全國公安微信前50名排行榜。打造陽光警務、辦理公安業務、普及安全防范知識、傳遞公安正能量一直是我們的宗旨。在開通“夏邑公安”官方微信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通過微友提供的線索,夏邑警方先后抓獲四名犯罪嫌疑人,幫助兩名失聯13年的老戰友重逢、兩名走失的老人回到親人身邊。今后,我們一定會將公安微信平臺融入“互聯網+”發展的浪潮,彈奏好指尖上的警民和諧互動“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