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吉雄
“川陜咽喉”十堰市公安局東岳分局
文/段吉雄

十堰市公安局東岳分局局長梁虎
警局名稱: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東岳分局
地理位置:十堰市是鄂、豫、陜、渝毗鄰地區唯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位于中國版圖雄雞心臟部位秦巴山區漢水谷地,湖北西北部,漢江中上游,素有“南船北馬”“川陜咽喉”“四省通衢”之稱
地域特點:這里氣候宜人,屬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4攝氏度,平均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可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轄區面積:300平方公里
轄區人口:23萬
總警力:240余名民警
現任領導:東風公司保衛部部長,十堰市公安局東岳分局黨委書記、局長梁虎
警局地址:十堰市車城路31號
聯系電話:0719—8223282
十堰市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自鄖縣青龍泉考古發現十堰新石器時代文化既有仰韶文化,又有龍山文化,兼有屈家嶺文化;亦是中國古人類的發祥地之一。20世紀80年代末,國家考古學者在鄖縣青曲的曲遠河學堂梁子上發掘出了古人類顱骨化石,被國際古人類學者認定為直立人,并命名為“鄖陽人”,距今100多萬年。
十堰商為庸國之地,西周為庸麇輿地。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伐紂,司馬遷《史記》“西土八國,助周克商”,盟軍在牧野宣誓。據考證,在西部八國中,十堰屬庸、麇等國,歸楚;公元前280年楚割漢北及上庸予秦,十堰由楚歸秦,十堰竹溪蔣家堰鎮土城墻歷史上有朝秦暮楚之說。秦統一中國,廢分封立郡縣,十堰東部小部分屬南陽郡,西部大部分屬漢中郡。漢沿秦制,公元1476年建立鄖陽府,十堰域屬湖北省。1948年,十堰屬陜南行署;1950年3月17日回歸湖北建制。
1967年,國家為建設第二汽車制造廠(現東風汽車集團),設立了鄖縣十堰辦事處,1969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十堰市(縣級市),1973年升格為省轄市。1975年,十堰市、二汽實行“市廠合一”,十堰與二汽,頭一次在稱謂上緊緊連在了一起,當時二汽的廠領導,直接就是十堰市的黨政領導。1982年4月,中共十堰市委員會和中共第二汽車制造廠委員會組成。1994年10月,原十堰市和鄖陽地區合并,成立新的十堰市,實現以市帶縣的管理體制。
1966年10月,東風公司公安處成立;1999年,公司公安處與消防處合并納入地方公安機關序列,成立十堰市公安局東岳分局,于2000年11月1日正式掛牌運行,人事、組織關系、經費保障等仍保留在東風公司;2005年1月,東岳分局正式劃轉移交序列到十堰市公安局,同時,仍承擔公司保衛部職能,實行“一套機構、兩塊牌子”合并運行。
東岳分局為正科級建制單位,內設政工室、紀委(督察大隊)、法制大隊、警務保障室四個綜合管理機構;指揮中心、國保大隊、刑偵大隊、治安大隊等十個綜合執法勤務機構;東安、東區、東電派出所等七個派出機構。
東岳公安分局堅持窗口前移、警力下沉、政策下傾,做強派出所、做實社區警務,逐步建立“動中備勤、武裝巡邏、聯勤聯動、屯警街面”的巡防機制,組建護廠、護校巡邏隊113支,社會巡邏隊64支,建立治安守望哨19個。該局社會治安視頻監控系統日臻完善,轄區視頻監控系統與全市視頻互聯對接,共布設視頻監控探頭7940個。
該局初步建成了以信息、省警綜平臺為依托,信息共享、功能共用、服務實戰的信息化平臺體系;成立信息研判機構,建立信息研判會商研判,信息采集更新、質量獎懲、責任倒查等機制;拓展信息警務深度應用,充分發揮“四偵一化”核心戰斗力,全面推行快速反應、研判預警、重點管控、主動防范、精確打擊的一體化合成作戰模式,利用信息化破案占破案總數94%。
2012年,該局被公安部命名為“全國公安機關執法示范單位”;2013年,該局在全省公安信訪“抓源頭、打基礎、強機制、促規范”活動中成績突出,獲集體榮譽;治安大隊民警胡敏榮獲“全國公安機關‘打四黑除四害’專項行動成績突出個人”榮譽;2015年,禁毒大隊被評為“全省優秀禁毒警隊”;該局官方微博入選“全國十大基層機構微博”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