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廣生
“神童山所在地”寧陽縣公安局
文/郭廣生

寧陽縣公安局局長鄂宏超
警局名稱:山東省寧陽縣公安局
地理位置:寧陽縣位于魯中偏西,泰安市南部;北依五岳之尊泰山,南臨孔子故里曲阜,西與水泊梁山相望,東鄰新泰市,北以大汶河為界與岱岳區、肥城市相望
地域特點:屬暖溫帶濕潤季節性氣候區,四季分明;地勢東高西低,主要地貌類型有低山、丘陵、平原和水面,大小山峰146座;較大河流有15條,長204.6公里,屬黃河、淮河流域水系
轄區面積:1125平方公里
總警力: 300余名民警
現任領導:寧陽縣政府黨組成員,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鄂宏超
警局地址:寧陽縣文廟街道辦事處金陽大街501號
聯系電話:0538—5615521、5689110
寧陽縣歷史悠久,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即有人類居住;西周初年被封為成國,春秋時期全境屬魯國,秦朝屬薛郡;寧陽之名始于西漢,公元前200年(漢高祖七年),因邑置寧山之南,故名寧陽;廢于晉,復于金;自兩漢至元魏縣境皆小,人口萬戶,隋唐后逐次開拓,逐漸形成今之境域。
全縣轄兩個街道、九個鎮、兩個鄉,有漢族、回族、藏族、苗族、壯族、滿族、水族、朝鮮族等八個民族,以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
截止到2011年,境內初步探明的金屬和非金屬礦藏有30多種,主要有煤、鐵、金、石英石等,其中優質煤儲量達五億噸以上,花崗巖儲量5000萬立方米以上,鉀長石儲量860萬噸以上。
境內神童山有“混沌臍、元氣聚、上生天、下生炮、中生神童”的說法。神童山風景區現被評為“山東省生態農業旅游示范點”“國家AA級旅游風景區”。2002年3月,神童山萬畝梨園民俗游被國家旅游局、山東省旅游局納入“華東省市民俗文化游”。依托“神童山森林公園、千頃棗林、萬畝梨園”生態資源優勢,寧陽縣每年接待游客25萬人次左右。
寧陽縣公安局最早由清光緒二十八年的巡警局(署)發展而來,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寧陽縣始設巡警局,后改稱警務公所。1919年,設南驛警察分所。1928年,縣警察所和南驛警察分所改成縣公安局和南驛公安分局。1945年,寧陽縣民主政府公安局在汶河北岸的秦西縣張家樓村(今天的肥城市汶陽鎮張家樓村)成立。1948年,公安局保衛隊改稱公安隊。
該局深入研判全縣治安形勢,緊緊圍繞“降發案”工作主線,以信息化警務機制改革為抓手,著力夯實“打、防、管、控”主業,治安形勢持續穩定,主要業務指標穩步提升。先后破獲了被評為全國打拐十大經典案例的“4·1”盜搶兒童案、“9·3”系列投毒案、“1·2”銀行爆炸案等大案要案。同時,深度整合刑偵、網偵、圖偵等警務資源和偵查手段,成立了打擊研判中心,對全縣的各類案件第一時間開展全方位、立體式的分析研判,為打防犯罪提供強力的技術支持和信息支撐,實戰效能得到全面提升。三年來,寧陽縣刑事案件發案率持續下降9%,治安案件發案率持續下降15%。
該局投資5000余萬元建設了“天網工程”,全縣新增傳輸線路1813處、布建監控探頭1.5萬余個、建設高清電子警察26處、制高點監控兩處,在城區安裝無人值守報警點30處,一、二、三級監控目標的覆蓋率均達到了100%。
該局還推出了“村村去,戶戶到”的全警大走訪活動,制訂出臺了工作規范、工作制度,明確了每個民警的走訪范圍、工作職責、走訪時限。截至目前,該局民警走訪群眾12萬余戶,群眾滿意率達98%。
該局在全市率先開通了集警情發布、法律咨詢、警民溝通、在線舉報、在線求助、網上預約、代辦服務于一體的“寧陽民生警務”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目前,平臺關注群眾4800余人,提供法律咨詢910余次,解決事項320余起。
該局在各窗口單位建立接待服務大廳,開通了殘疾人通道,安裝電子公示板、“一機雙頻信息監控”、電視機、等候椅、電子查詢等設備;設立“為民服務便民傘”“愛心失物招領點”;推行代填一張表、代辦一件事等預約服務措施。
2011年,該局被評為“全省公安機關社會治安打防控體系建設先進單位”;2012年,該局被山東省綜合治理委員會評為“平安山東建設先進基層單位”,被山東省公安廳評為“全省公安機關‘打黑惡、反盜搶’安民行動先進集體”;2013年,該局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2014年,該局榮立山東省公安廳集體二等功;2014年,該局被山東省公安廳評為“齊魯先鋒警隊”,被泰安市公安局評為“全市優秀公安局;2015年,該局被評為“全省優秀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