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永璋(安徽壽縣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
基層公安機關采集基礎信息的思考
文/唐永璋(安徽壽縣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

當前,隨著社會信息化快速發展,已進入云計算、大數據時代,信息化已滲透到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公安工作的開展與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密不可分,基礎信息工作被提到了公安工作的重要位置,在“四項建設”中,大力推進基礎信息化也被擺在了首要位置。因此,掌握基礎信息采集渠道和方法,知曉采集主要內容,進而分析研判信息,才能服務輔助公安決策,不斷提升準確預警、精確打擊、主動防控的水平,更好地推動公安機關戰斗力生成模式轉變,服務公安現實斗爭。
面對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利益格局的深度調整,各類不穩定因素不可避免地相對增多。對此,預先獲知基礎信息,才能爭取工作主動,服務基層公安工作,防止現實危害發生。
一是影響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的因素。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維護國家安全任務依舊繁重。作為聯系群眾密切,維護社會穩定、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主力軍的基層公安機關,在日常警務活動中,更要提高思想認識,對于涉及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眾多因素要多方積極認真地采集,綜合分析研判,從中發現危害性端倪現象,總結規律性動向,服務公安工作,維護我國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二是轄區社會治安狀況的總體態勢。一個地方的社會治安狀況直接影響到轄區整體治安大局的穩定。而每個地方的社會治安狀況又不盡相同,因此只有立足轄區實際,對影響治安狀況的因素進行全面采集,研判分析,發現規律,才能整體全面地了解轄區治安情況,進而采取有效的警務舉措,實現有效優質的服務管理,促進社會治安大局和諧穩定。
三是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的動向特點。為實現對各類違法犯罪活動趨勢動向的預知預警預判,需要在日常警務工作中,用心去采集發生在身邊及周圍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對違法犯罪活動予以打擊,把犯罪活動消滅在萌芽,解決在初始階段,切實提升社會治安整體防范效能。
四是轄區社情民意和群眾的意見建議。一個地方的社情民意往往是這個地方人民群眾的愿望、呼聲,也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環境,公安工作等方面意見的真實反映和流露。因此,暢通社情民意渠道,采集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進行梳理、整合、分析,進而有針對性地改進公安工作,提高服務群眾工作水平和實效,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五是治安基本要素和重點人員的活動軌跡?,F代社會,人財物流動進一步加快,治安基本要素情況復雜,重點人員活動軌跡瞬息萬變,全面采集和即時掌握重點人員的活動軌跡,對于社會治安預警防范,最大限度地預防、控制和減少發案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在大數據時代,信息就是資源,掌握了信息就抓住了工作主動權。那么如何把海量信息采集起來,為分析研判、實戰應用打好基礎呢?在基層公安工作中,應結合基層公安工作實際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采集信息。
一是網絡媒體是獲取基礎信息源的新寵。目前,我們的工作生活與網絡息息相關,而互聯網又是一個龐大的信息資源庫,看似繁雜冗余各類信息,其間夾雜或暗含著各類隱性基礎信息。因而,網絡等新媒體可以作為采集基礎信息渠道的一塊重要陣地。
首先,在信息搜集過程中要有重點,如選擇影響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涉恐涉暴動態信息,已經發生或可能發生的群體性事件、治安事件、災害事故、違法犯罪案件破案線索以及其他隱患等;其次,通過新媒體平臺如微信、微博等有選擇性地采集有價值的基礎信息;最后,注重歸納總結研判會商,去偽存真,才能為工作所用。
二是社會面動態是基礎信息來源的重要渠道。在當今的信息時代中存在著各類信息資源,大量采集社會面動態信息,進行提煉總結,才能準確把握當前社會形勢,更好地做好管理服務。因此,社會面動態也是基礎信息渠道的重要來源。第一,要延伸基礎觸角。要把采集信息的觸角觸及到盡可能多的領域,廣泛采集信息,進而抽絲剝繭獲得有價值的基礎信息。第二,要物色培養信息員。基礎信息必須要有人采集加工后,才能成為基礎產品服務實戰。這就要物色培養具有良好能力素質的信息采集員,同時要注重日常培訓管理,使之切實發揮作用。第三,要嚴格規范信息采集流程。信息員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海量的信息采集到手,進行有效分類整合,然后再加工成有助于決策參考的基礎產品。
三是人員關系網是挖掘基礎信息的富礦。加強對社會參與者的信息采集,尤其是對一些重點人員和特殊利益群體信息的采集,才能更好地加強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為偵查破案和治安管理工作提供強大的信息支持。首先是要關注重點行業。重點行業、領域和單位等關系到國計民生,社會公共安全,采集此類基礎信息可以防范隱患,防止造成現實危害的發生,切實掌握工作主動權。其次是要經營構建采集信息網絡。由于基礎信息具有不確定性和模糊性,其要發揮作用,必須要以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相對齊全為基礎,來輔證印證事實。并通過長期經營,由淺入深,歸納演繹形成體系信息,挖掘出深層次基礎信息,才能更好地服務實戰。再次是要全面采集剔冗存精。信息存在于社會成員之間,只有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意無意地全面采集錄入,梳理分析,拎出關鍵點,找出關聯性,才能形成預警性、參考性、指導性的基礎信息。
四是各類系統平臺資源是基礎信息的源泉。要結合實際,綜合利用各類信息系統平臺資源,實現各類系統無縫對接,發揮出最大效用。其一,要充分利用各類信息平臺。最大限度地匯總各類平臺信息資源,從各類信息系統平臺中抽取有用的基礎信息,實現“條與塊”“條與條”“塊與塊”之間信息共享。其二,要結合實際關聯分析。社會動態表象紛繁無章,只有對其抽樣比對綜合分析,拓展聯系交叉印證,綜合會商研判,不斷提升信息采集和提煉的能力水平,才能從中發現有價值的基礎信息。其三,要注重結合互融互通。既要發揮傳統人力基礎信息資源的優勢所在,又要注重利用新技術手段、新方法開發挖掘基礎信息,不斷提高基礎信息的預見時效性、真實廣泛性,最大限度地匯集整合內部和社會信息資源,實現高度共享、深度應用。
基礎信息的生命力歸根結底在于應用、服務于實戰?!八捻椊ㄔO”中基礎信息化是基礎,基礎信息化的建設目的也在于服務實戰化應用,服務日常警務工作。
一是準確把握了治安環境發展變化趨勢。只有在獲知基礎信息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去預知、預測、預警,防控苗頭性、傾向性、不知不覺的事情發生,才能掌握工作主動權。變被動防御型警務工作模式為主動進攻型,實現精準警務工作以減少現實危害性,提升駕馭社會治安復雜局面的能力。
二是防范遏制了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的發生。如今,在日常公安工作中,基層公安機關也更加注重對基礎信息的采集、研判、會商,掌握轄區整體社會治安形勢發展變化趨勢,進而有針對性地采取管理服務措施,實現對可能發生的矛盾糾紛和各類案事件等隱患及違法犯罪活動的及時防范、遏制,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過去那種基礎信息分散、凌亂、滯后,各部門、各警種各自為政,信息共享質差、量弱、效用低,發揮不出準確、及時、有效集成性作用的局面。比如,針對各類電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我局及時整合警情基礎信息后形成預警信息通過多個平臺發布,有效減少了轄區群眾上當被騙情況的發生。
三是提升增強了基層公安機關警務工作效能。在“信息主導警務”重要性日益彰顯的情況下,基層公安機關對基礎信息工作越來越重視,工作機制等日漸完善健全,基礎信息工作已經成為打防工作的依托和指南,全面增強基層公安工作的“打、防、管、控”的能力水平,提高日常警務效能,引領警務工作深入有效開展。比如,我局在“颶風行動”中針對群眾反映的基礎信息,展開調查、分析研判,有針對性地打掉兩個涉黃團伙。
四是服務輔助了領導科學決策和基層實戰。面對當前警務工作的發展形勢變化要求,大力整合基礎信息資源,健全完善基礎信息采集研判應用機制,充分發揮基礎信息的作用可以更好地輔助領導科學決策,輔助業務部門開展行動,把其轉化為現實戰斗力,更好地服務創新公安工作,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應有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