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洛風
微警務平臺新模
文/洛風

王陸陸
王陸陸,筆名洛風,現北京市公安局網安總隊民警。一直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鮮有作品發(fā)表,屢敗屢戰(zhàn)、生生不息!自認音樂第一、漫畫第二、文字第三。文風多變,涉獵詩詞、格律、散文、小說、影視劇本、報告文學等,至今還未找到屬于自己的風格,會不斷再接再厲,敬請期待。
2015年10月28日,公安政務新媒體暨微警務論壇在安徽合肥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公安微博網絡大V和知名微信公眾號負責人等100多人匯聚一堂,就當前公安政務新媒體的發(fā)展與建設進行了交流討論。
微信其實是將微博上的廣泛關注與萬眾追隨,轉化為一種更有深度的長期社交工具。就好比微博粉絲是廣場群眾,雖然駐足圍觀仍然彼此陌生,而微信粉絲是客廳賓客,微主不再是對面目模糊的萬眾發(fā)言,而是對幾百親朋講話。相應地,通過瀏覽欣賞對方的朋友圈,辨別出一些鐵桿好友的行業(yè)特征與喜好,通過微信平臺,可以篩出一群進行事業(yè)合作與思想碰撞的伙伴。大浪淘沙、流沙沉金,一旦這30至50個好友在微信群中形成穩(wěn)定的強關系社交,“客廳效應”就越來越強烈。往往是你邀請他加入自己的群,他也會邀請你加入他的群。這樣經常串門,經常一同研討,就很快熟識起來。同時,這些經常聊天互動的“陌生”朋友,不一定來自同一單位、同一崗位,各行業(yè)的精英可以在一個微信群里跨界握手,媒體人可以談技術,技術專家也可以談哲學,群內人都可從中得到新知的滋養(yǎng)與智慧的洗滌。更由于微信的“客廳效應”,這群跨界好友很快熟識,有可能通過線上線下的頻密溝通,而成為真正的人生伙伴。
當前,微警務平臺已成為傳播公安正能量、服務群眾的有效載體,以及疏解公安負面輿情的有效手段。比如“江寧公安在線”的“近”,貼近百姓,網言網語,互動交流;“深圳交警”的“快”,實時直播重大事件,快速發(fā)布交通信息,第一時間為市民解決出行難題;“民生66”的“全”,自定義子菜單全盤推出,百姓關心的大小事一網打盡……
不同崗位民警利用微警務工作平臺,實現了網上警務公開、服務群眾、法制宣傳、輿論引導等功能,切實為當地居民解決了實際問題。微警務平臺要確保參與者獲得正能量的效應,歸納起來不外三點:補充、補臺、補救。這三點針對的緊急程度是不同的,越往后越緊急,其發(fā)揮的“平臺效應”也越來越大。
一是相互補充效應。“補充”側重在微警務平臺的日常經營階段,比較注重的是內功和后臺的建設及運作,比如向民眾發(fā)布各類預警信息、防范常識,在線、離線回復民眾提出的問題等,借常態(tài)的信息發(fā)布、評論甚至投訴,圍繞同一群體進行溝通交流。沒有補充不出樂,拿《西游記》作解,西行路上悟空和八戒的對話、調侃、矛盾,會時不時讓師父哭笑不得,讓讀者津津樂道。兩個孫悟空只能有一出戲,叫做“真假美猴王”,大家反倒頭疼了。
二是相互補臺效應。“補臺”是讓參與者彼此更加容易形成戰(zhàn)略性的合作。例如同一個地區(qū)出現不同崗位的微警務平臺,交警、社區(qū)警、特警、網警,在這個前提下,大家共同出現在目標客戶群體的視野當中,進行共同的信息對外發(fā)布、媒體宣傳,進而達到品牌樹立的效果,也更容易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正如昆曲之于九朝會、京戲之于老舍茶館,沒有補臺不出戲。正如孫悟空和金箍棒你長我也長,你縮我也縮,這才叫如意金箍棒,這棒子也恰好能放在大圣的耳朵里,剛剛好。
三是相互補救效應。在微信平臺中,因為即時性的便捷,也因為“客廳效應”的親密,參與者規(guī)模之大和可控資源不對等讓彼此互相取長補短、大有作為,你缺的正好是我多的,你急用的恰好是我白放著用不著的。比如有的微警務平臺,就能夠在關鍵時刻,合力解救不知姓名地址的輕生者,幫助迷途慟哭不懂問答的年幼寶寶回家,甚至快速反應破獲涉毒涉槍案件等。還是拿《西游記》作解,沒有昴日星官的母親毗藍菩薩救唐僧于黃花觀、沒有靈吉菩薩救悟空于黃風嶺,這西行取經路恐怕就走不下去了。補救效應產生的化險為夷的局面,讓這個平臺的存在尤其出彩。
微博微信,言微義大,因為網絡傳播還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集群效應”,大家一起說比“獨角戲”更具影響力。平臺也好、平臺效應也罷,說到底是一種心態(tài),一種海納百川的管理藝術。“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相互配合,優(yōu)勢互補,聚指成拳,方能推進“互聯網+”時代下微警務的融合發(fā)展,建立公安政務新媒體協作新模式,凸顯公安政務新媒體的權威性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