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報文
你好嗎,鄰居?一個城市的變遷鏡相
文 | 報文












策劃 | 本刊編輯部 統籌 | 劉曉雪 采訪編輯 | 薛珊 李仕 攝影|高蒙萌 魚(部分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
你好,鄰居!你好嗎,鄰居?你還好嗎,鄰居?
這一期的主題策劃,究竟選用哪一個題目,編輯部的同事糾結了好久,不知道哪一個題目最合適。
你好,鄰居!親切,隨和,大方,不過想想我們和鄰居相處的大部分現實,大部分人哪怕在電梯里也幾乎和鄰居不打招呼,這個題目似乎有些理想化,有些像公益宣傳片中的情景。
你還好嗎,鄰居?冷漠,隔離,戒備,然而再想想我們和鄰居相處的大部分現實,大部分人對鄰居還是有一份特殊的好奇和熱情,這個題目似乎有些極端化,有些像驚悚片中的情景。
關于鄰居,中國人好似重視又好似不重視,遠親不如近鄰,說明的是鄰居的實際的重要性,而“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古訓又說明鄰居的作用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回到當下,一方面人們不停地懷戀當初端著飯碗挨家挨戶串門的熱鬧時光,當然我們知道這其中不少美化、虛化的成分,另一方面人們又急匆匆地為自己的公寓樓裝上防盜門窗,叮囑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如此之下,什么才是我們需要的鄰居關系呢?
好的鄰居關系應在小范圍區域內提供合理的相互保護和相互幫助,使鄰里間有安全感和信任感,在生活中互通有無,共同解決生活難題。
好的鄰居關系應有比較接近的價值觀與規范體系,能找到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據此形成密切的互動關系,有著特定的認同感和感情聯系。
好的鄰居關系應為居民提供多方面的社會交往,在同一鄰里單位最好有不同階層的居民居住,以增進不同階層的理解交流。
其實,鄰居關系是我們生活中最被動的關系之一,我們很難選擇鄰居,古時,有著名的孟母三遷,現在,高房價下,遷居卻非一般人所能為。更多的時候,我們只能祈望有一份好運氣。
所以,最終選擇了“你好嗎,鄰居?”
HELLO NEIGHB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