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筆者多年開發微課的經驗,介紹了如何進行微課的設計、開發與應用,以期大家能夠從中得到啟發,開發出越來越多的微課資源。
關鍵詞:微課;設計;開發;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論文編號:1674-2117(2016)21-0111-02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與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移動數碼產品和無線網絡的普及,基于微課的移動學習、遠程學習、泛在學習、在線學習將越來越普及,因而微課必將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并直接影響教與學的轉變。那么,如何開展微課的設計、開發與應用則成為我們必須要關注的問題。
微課的設計
能否設計好一節微課,知識點的選取和分析處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設計微課前,我們首先要慎重選擇知識點,并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處理,使它們更符合學習者的認知規律,使其學習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知識點盡量選取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疑點及考核中的熱點
例如,漢字編碼是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MS-Office的必考知識點,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些教師在日常授課中經常會忽略這部分內容,導致考生遇到此類問題無從下手。而筆者認為有必要把這部分內容作為單獨的知識點來講解,因而,筆者制作的第一個微課就是《計算機中的漢字編碼》,并在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中獲得了很好的成績。而這一微課之所以能夠得到評審專家的肯定,關鍵在于知識點的選擇。
因此,教師在平時授課過程中,應仔細思考哪些知識點適合做微課,并將制作好的微課作為未能完全理解課堂教學內容的學生的課后學習資源。
2.知識點的選取要細,十分鐘內能夠講解透徹
知識點的選擇要做到“一微課一知識點”,不宜貪多,只要在10分鐘內能講清楚一個熱點(或重點、或難點、或疑點)就足夠了。研究表明,超過8分鐘的講授會令人感到枯燥,并影響學習效果。因此,每過8分鐘就需要組織一次課堂互動,讓學生參與其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其主動性。
3.知識點要準確無誤,不允許有知識性錯誤或誤導性的描述
要制作知識點準確無誤的微課,在設計上就要做到短、小、精、趣,也就是每一頁幻燈片都要合理布局,每一句話都要仔細推敲,每一幅圖片、動畫都要恰到好處,不允許有知識性的錯誤。
4.要把講解的知識點按照一定邏輯分解為多個小知識點
當確定了所要制作的微課題目后,需要將講授的知識點按照學習者的認知規律,分割成很多個小知識點,也就是在問題講解上要圍繞一條主線展開,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筆者所制作的《計算機中的漢字編碼》微課就是按照漢字輸入碼、國標碼(同時引入區位碼)、機內碼、輸出碼邏輯主線講解的:首先是漢字的輸入,即如何把結構復雜的方塊漢字輸入到計算機中去,這是漢字處理的關鍵;其次,漢字在計算機內如何表示和存儲;最后,如何將漢字的處理結果從計算機內輸出。
微課的開發
微課的開發方法有很多種,目前比較常見的有“可汗方式”“軟件式”“錄課式”“混合式”等。下面,筆者結合自己制作微課的經驗,給大家分享一個開發微課的方法。
首先,微課設計好后,將腳本制作成PPT,要善于使用幻燈片中的動畫及切換功能。其次,開始微課錄制,這里筆者選用了屏幕錄像專家(V7.5)。打開該軟件后,不要急于開始,必須按照向導一步一步地選擇并進行參數設置(預期效果),這樣錄制的微課或將其轉換成其他格式的文件,效果會更好一些。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錄制過程中如果有錯誤,只要把出錯的地方重新錄制即可。再次,錄制完畢后開始剪輯,前面之所以選擇屏幕錄像專家,是因為該工具帶有截取及合成功能,在剪輯過程中,可以把不需要的片段截取掉,把需要的片段保留下來并進行合成,這個過程需要細心。最后,通過“格式工廠”轉換成需要的格式。同時,在使用格式工廠時,還要注意輸出文件的參數配置,如果參數配置不當,可能會出現聲、畫不同步、界面模糊等情況。
微課的制作與開發是一個探索與實踐的過程,通過開發微課,教師能夠掌握一些非常實用的微課制作軟件,如錄屏軟件、格式工廠軟件等。因而,教師要敢于設想、積極制作,經過努力一定會開發出高水平、實用的微課。
微課的應用
使用微課最便捷的途徑有:①與課堂教學結合,讓學生體驗使用微課帶來的學習效果;②參加教研活動或者比賽,專家通過評審,提出寶貴意見,教師再加以修正和完善。只有這樣,微課的質量才能夠有所提高。
結語
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微課改變了人們對教學的傳統認識,學習方式也在悄然改變,人們可以隨時打開微課進行學習,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即可完成一個知識點的學習。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微課在平臺建設、開發與應用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除了一線教師外,還有很多企業和研究人員也投入到了對微課的研究與開發中。因此,在開發方面,建議教師與研究人員能夠大膽創新,融合各種技術和教育理念,把二維碼、增強現實等技術融入到微課制作中,提升課程的趣味性與互動性,讓學習者在愉快的交互式學習中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張一春.微課建設研究與思考[J].中國教育網絡,2013(10).
[2]方其桂.微課制作實例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3]孟祥增,劉瑞梅,王廣新.微課設計與制作的理論與實踐[J].遠程教育雜志,2014(6).
[4]蓋鸞英.微課設計策略例析[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6(3).
作者簡介:張耀民(1976—),男,工程碩士,陜西廣播電視大學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軟件工程、職業教育。
本文為陜西廣播電視大學2014-2015年度重點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微課的設計、開發與應用研究”階段性成果,立項編號:15DJ-A01;陜西工商職業學院2015年度重點科研課題“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15G-08-A03;陜西工商職業學院2015年度重點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職院校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合作教育的探索與實踐”成果之一,項目編號:GJ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