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艾
?
淺談攝像的構圖與技巧
李 艾
【摘 要】近年來,攝像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應用得越來越普遍。在拍攝的時候,攝像人員要注意的是兩個要點,一是攝像作品的主要受眾群體,二是拍攝構圖。因此,本文主要介紹基本的攝像構圖方式和構圖技巧,以提高攝像構圖能力。
【關鍵詞】攝像 構圖方式 構圖技巧
(作者單位:遼寧省衛生與人口健康教育中心)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工作條件的不斷改善,攝像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應用得越來越普遍。很多工作單位都采用攝像作為日常工作的記錄方式,比如專題片、訪談節目、公益節目等。但是,攝像和攝影一樣,也具有一定的攝像構圖技巧。
在拍攝攝像畫面的時候,攝像人員要注意的是兩個要點,一是注意攝像作品的主要受眾群體。二是要注意構圖。
常見的和拍攝人員常用的攝像構圖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九宮格構圖。九宮格構圖是最常見,也是最常用的攝像構圖方式。這個構圖方式是把畫面中的左、右、上、下四個邊都三等分,然后將相對邊線的點用直線連接起來,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漢字的“井”,畫面也就被分為了九個方格。但是,攝像人員必須注意的是,不能將攝像主體放在畫面中的正中間,這樣做容易導致畫面缺乏美感,而且觀眾觀看時間長了,容易產生視覺疲勞和審美疲勞。攝像主體應該放在井字形的四個交叉點上。九宮格構圖方法適合各種作品的拍攝,比如人物、建筑、事件拍攝均可以使用。
第二,引導線構圖。引導線構圖方法,就是利用畫面中的線條去引導觀者的目光,讓他的目光最終可以匯聚到畫面的焦點。實際上,這里說的引導線是具有方向性的或者連續的東西,比如河流等,而并非是某個具體的線。引導線的使用,主要是構建拍攝畫面的層次感和立體感,通過引導線來劃分拍攝畫面的布局,從而通過引導線的使用來引導觀眾的關注焦點,進而突出作品的主體內容。
第三,對角線構圖。對角線構圖方法,就是將拍攝的主體盡量安排在拍攝畫面的對角線上。這種拍攝方法,一般應用于建筑等靜態物上居多。使用這種構圖方法,可以使拍攝畫面比較有新意,畫面有一定的跳躍性,從而使拍攝的主體內容更加生動和活潑,即讓靜止的物品動起來。
第四,框架式構圖。框架式構圖方法,即指使用框架的形式將拍攝的主體限制在內,從而讓觀眾更為直觀的觀察到拍攝人員所要表達的拍攝主體。由于框架的限制,觀眾的注意力和焦點一般都放在框架內,因此,拍攝者一定要注意必須進行拍攝內容的主次劃分,只把拍攝的主體內容放在框架內,而忽略甚至刪除非主要的人物和事物。
當然,以上是基本的構圖方式,還存在其他的一些構圖方式,比如三角形構圖等等。
拍攝者在對拍攝物形成基本的構圖方式之后,就要進行拍攝了,這時候,就需要注意攝像的構圖技巧了。
(一)掌握動與靜的關系
在任何拍攝中,一定會存在動與靜的對比。在拍攝畫面的表現上,只有同時存在動與靜,才能使畫面更加富有層次感。因此,在拍攝的過程中,拍攝“靜”,是要以具體的建筑、物品為對象,這是“動”的參考。而在拍攝“動”,則應該是拍攝的主體,如人物或者事件。
(二)形成畫面層次感
在拍攝作品中,無論是采取何種構圖方式,比如九宮圖構圖方法或者引導線構圖方法等,都必須要將拍攝的主體放在最為明顯的位置上。突出拍攝的主體,并不一定是位于畫面的中心位置,而是要放在最為明顯的層次上。比如,在很多電視紀錄片的錄制中,就將拍攝主體拍攝為近景,而將其他的不重要或不明顯的人物和事物拍攝為遠景,那么這樣就非常明顯的構建了畫面的層次。
(三)多運用對比
采用對比的方式進行拍攝,也是重要的拍攝技巧。采用對比,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通過某種具體的對比方式,比如大小的對比、光線強弱的對比、遠景的對比等,突出拍攝主體,將觀眾的目光和焦點引導到拍攝主體上來。比如,在拍攝人物片時,可以將主體人物拍攝成實像,而將其他人物拍攝成虛像。這樣通過虛實的對比,就能讓觀眾第一時間內抓住拍攝的主體。
(四)線條的運用
在拍攝的畫面里,拍攝人員應注意線條的運用。運用線條,是幫助形成畫面層次感、突出拍攝主體的重要輔助手段。這里的線條并非指具體的線,而是可以借用人物、光線、樹木、光影等具有線性的事物,通過這些線條的引入,而將拍攝畫面構建的層次感更為鮮明,更加能突出拍攝主體。
(五)圖像色彩的均衡
構圖強調一定要突出拍攝主體,但是在拍攝圖像的構建上一定要色彩均衡,圖像不能有非常強烈的色彩差異,保證拍攝畫面賞心悅目,而不是簡單的凌亂擺放。應該根據拍攝主體的顏色,作為拍攝的主基調顏色,而其他非主體的人物和事物等色調應服從于拍攝主體,從而形成色彩有序、和諧美觀的拍攝畫面。
參考文獻:
[1]于興濤.攝像師拍攝中的創造空間與技巧[J].新聞傳播,2015(05).
[2]位茂濤.攝像拍攝的技巧與創意[J].西部廣播電視,2015(03).
作者簡介:李艾(1975-),女,遼寧遼陽人,大專,會計學專業,四級攝像師,研究方向:攝像技巧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