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 強
古代那些瘋狂的足球球球
★文/羅強
全世界第一個記錄在案的超級球迷,出現在漢代,司馬遷《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說:項處是一個非常癡迷于蹴鞠的球迷,某日染上嚴重肺病,名醫淳于意為他看病,叮囑他不要過度勞累,尤其是激烈運動,但作為一個狂熱的球迷,項處不聽勸告,仍然外出踢球,結果吐血身亡。生命誠可貴,踢球價更高,足不離球,球不離足,這是用生命在愛球啊。
一個超級球迷,如果有一個孝順且有錢還支持自己瘋狂的兒子就更好了?!段骶╇s記》、記載,劉邦稱帝之后,把父親劉太公從老家接到長安城的未央宮,但劉太公顯然對這種混吃等死的生活不滿意。原來劉太公自幼愛踢上兩腳球,于是劉邦就下了一道圣旨,在長安城東百里之處,仿照沛縣豐邑的規模,造起了一座新城,把豐邑的居民全部遷往新城,從此老太公又過上了“蹴鞠為歡”的幸福生活,可謂“足球泰斗”。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也是一個球迷,《漢書》記載,漢武帝在宮、經常舉行以蹴鞠比賽為內容的“雞鞠之會”,如果腳癢難耐,也會下場踢上兩腳。他不光踢球、看球,還喜歡評球。命人撰寫《蹴鞠二十五篇》,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體育專業書籍,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足球專業書籍。有一次,大漢軍隊在作戰時抓獲一名善于踢球的胡人,劉徹便讓他當眾表演蹴鞠技藝,還親自上場一起玩起了蹴鞠,這算是足球界的第一次國際友誼賽吧。
霍去病也喜愛蹴鞠,少年時沉浸于街上蹴鞠的生活之、,因此練就了健壯的軀體和勇敢無畏的精神,所以他能當將軍,足球功不可沒。《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說,霍去病即使出征在塞外遠離主力的敵人后方,糧草有斷絕的危險,他仍然率領兵士們在草地上筑起球門來比賽蹴鞠,頗有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球的味道了。
說起曹操,人皆道一聲梟雄是也,第一反應應該是面容嚴肅,沒有什么愛好,殊不知,這位也是一個足球粉絲?!段郝浴贰⒂涊d“孔桂字叔林,好蹴鞠,太祖愛之,每在左右”。意思是孔桂球踢得好,曹操喜歡得不得了,不管干什么,都把孔球星帶在身邊,簡直比對媳婦還好。
如果要評選、國歷史上最大牌的球星,北宋時期的高俅應該是其、最無爭議的人。高俅之所以在球場之上能夠揚名立萬,全拜超級粉絲宋徽宗所賜,因癡迷于蹴鞠運動,而成為蹴鞠明星高俅的粉絲,于是高俅“踢而優則仕”,居然混到了太尉一級的高官,這算是不愛江山愛球星的表現吧?
唐代帝王喜好足球者甚多,唐玄宗就很精通馬球,他既喜好觀看比賽,也好親自上場擊球,與嗣虢王李邕和兩位駙馬楊慎交、武崇訓等四人,力敵吐蕃十人,這算是走向世界為國爭光了吧?
唐僖宗李儇才是骨灰級的足球發燒友,世稱“蹴鞠皇帝”。他有時一玩就是二三個時辰,連飯都忘了吃,幾天不玩就會手癢,他還很自信地對左右說:“朕若去應考‘打球進士’,準能獲頭名狀元?!?/p>
粉絲唐、宗有多瘋狂呢,從他修的球場就能看出來。史籍、記載含光殿、麟德殿、清思殿、、和殿、飛龍院以及左右神策軍所在地,都設有球場,無處不看球啊,比拿個手機上網觀看省流量多了。
帝王級球迷唐敬宗李湛,完全把踢球當作自己的正當職業,把皇帝作為自己的副業來經營,他以一個職業球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經常因為踢球而放棄上朝,整天泡在球場上摸爬滾打,在位兩年,踢了兩年球,最終丟了性命。
遼代的穆宗耶律璟踢球的癮很大,經常在宮里玩覺得不過癮,便遠道赴應州(今山西應縣)踢球。遼圣宗在位之前期,史載其“擊鞠無度”,表明他玩球已至無節制的地步,可算作是大遼的“第一球迷”。后來諫議大夫馬得臣冒死力諫讓圣宗放棄打球。
宋太祖趙匡胤不僅馬上功夫了得,就是足下功夫也是萬里挑一,在現存的《宋太祖蹴鞠圖》(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就描繪了宋太祖與其弟趙光義、宰相趙普等六人蹴鞠的場景。趙匡胤踢球在當時是赫赫有名的,,其其花花足球,可以頭、肩、背、腹、膝、足等部位接觸球,靈活變化,隨心所欲,野史說太祖想去參加當時最牛的足球俱樂部“齊云社”,可惜被大臣勸阻了。
跟高俅同在一個“俱樂部”的學邦彥也是足球高手,曾自詡“賞盡天下花,踢盡天下球,做盡天下官”,被人稱為“浪子宰相”,相比之下,那些歐美的總統總理們去看看球球的不算什么了。
其實,喜歡足球是好事,但別癡迷到不要江山不要命的地步,世界杯終歸會結束,日子還得繼續過,學學學白吧,喜歡是淺淺的愛——“斗雞金宮里,蹴鞠瑤臺邊。舉動搖白日,指揮回青天?!遍e暇運動下,沒事看兩場,再無聊了,寫點球評,完事該干嘛干嘛,所以人家最終因詩名垂不朽,要知道,沒有一個球迷會因為癡迷而流芳百世。
(摘自《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