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特約記者 胡愛華 特約通訊員 劉常山 慈曲
經驗與交流
北京:以創建“杰出民警工作室”推動改革創新
文/特約記者 胡愛華 特約通訊員 劉常山 慈曲

北京市副市長、公安局長王小洪(右二)到海淀分局調研民警工作室開展情況
在2015年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1·10”主題宣傳活動上,張惠領、譚飛、曹釗、雷建華、蔡連啟、李軍海六個以先進典型名字命名的“杰出民警工作室”宣告成立。他們通過師帶徒、傳幫帶等形式,貼近實戰、服務實戰,在傳承公安隊伍優良傳統、強化警務技能培訓、創新開展群眾工作等方面實現了新的突破。
為進一步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和“四項建設”,北京市公安局黨委自2015年5月起在全局范圍內推廣了“海淀經驗”,將各警種、各崗位的先進典型和專家型人才作為工作室負責人,共成立工作室157個,在增強隊伍活力、推進改革創新等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
2015年4月,北京市副市長、公安局長王小洪到海淀分局調研時指出,要充分發揮廣大民警主觀能動性,通過設立“民警工作室”等方式,不斷健全完善傳幫帶工作機制,傳承公安優良傳統,讓老同志受到尊重,有榮譽感、自豪感、歸屬感,在平凡崗位上體現人生價值,也讓年輕同志更好更快更健康成長。北京市公安局政治部成立專班,全面、系統總結海淀分局“杰出民警工作室”的工作內容、組織架構、運轉模式、實戰效果等,挖掘經驗做法,陸續編發反映海淀分局“杰出民警工作室”總體運行及六個工作室具體工作開展情況的系列經驗簡報,為向全局宣傳預熱。經市局黨委決定,從2015年5月起在全局推廣“海淀經驗”,廣泛開展“杰出民警工作室”創建活動。為確保創建工作緊貼中心、取得實效,北京市公安局先期開展創建試點工作,召開創建工作試點單位座談會,以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態度推動“杰出民警工作室”創建工作。“杰出民警工作室”創建活動開展以來,各級領導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
為加強“杰出民警工作室”規范化建設,進一步提升工作室的信息化和實戰化水平,海淀分局于2015年12月上中旬,統一組織以便衣打擊為特色的張惠領、譚飛、曹釗三個“杰出民警工作室”,前往廣東公安機關相關單位進行學習考察。京粵兩地便衣偵查、刑警“大咖”們歡坐一堂,交流著街頭抓賊、化裝偵查、證據搜集等方面的經驗法寶。
在“杰出民警工作室”創建工作中,各單位結合業務特點和隊伍實際,紛紛推出各具特色的工作室項目。
刑偵總隊以全國公安系統專家型人才為負責人,成立了陳云林心理測試工作室、劉華法醫命案現場勘查鑒定工作室、焦章平物證疑難檢材工作室、馮才剛指紋和DNA識別計算工作室,致力于為公安系統培養刑事科學頂尖人才。
北京警察學院以公安部智庫專家、學院治安系內保業務教研室調研員馮鎖柱為“領頭羊”,成立“馮鎖柱教授工作室”,在教學科研和傳幫帶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
東城、西城分局立足中心區和老城區實際,從核心區域武裝巡邏反恐處突、化解調處矛盾、繁華商圈便衣打扒以及胡同大院社區警務工作等方面入手,分別設立了五個工作室。
豐臺分局將優秀社區民警劉安、羅建作為工作室負責人,為夯實分局基礎工作培養新人。
截至目前,北京市公安局“杰出民警工作室”遍布刑事技術、偵查、治安、交通、公交、特警、出入境以及派出所社區警務、便衣打擊、治安巡邏、窗口服務等各崗位。

東城民警王依軍組織散居境外人員參與社區巡邏
世界田徑運動會和中國人民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的安保工作是2015年北京公安的重頭戲。“兩大安保”中,各工作室結合本職任務,積極踐行“四個第一”工作理念,攻堅克難、勇創佳績,努力實現“四個堅決防止”和“三個確保”。治安總隊馬超工作室多方面收集“低慢小”航空器基礎信息,積極開展落地核查,共掌握新增低慢小航空器使用者比原有底數增加了313%;生產、銷售、使用單位比原有底數增加了17.7%;低慢小航空器比原有底數增加了98%,以扎實的基礎工作最大限度消除了威脅“兩大安保”的隱患。東城分局韓廣義工作室時刻保持敏感意識,在地下室安全檢查中,發現私自存放的易燃易爆危險物品180余箱,消除了重大安全隱患。豐臺分局東高地派出所副所長羅建帶領工作室同志多次調解,妥善解決了航天總醫院的醫患糾紛,在“兩大安保”前夕消除了不穩定因素。昌平分局陳超工作室位于閱兵訓練場地外圍的安保核心區。工作室成員細致開展網格化走訪摸排,先后八次爬上西南部山體進行踏勘并錄像,建立了11冊基礎工作臺賬,整治48處安全隱患。通州分局白廟檢查站政委于文靜與工作室成員并肩作戰,盤查核錄車輛六萬余輛,進京人員八萬余人,抓獲網上在逃人員十名、吸販毒人員四名和其他犯罪嫌疑人五名,收繳各類管制物品300余件,以最高標準、最嚴措施、最佳狀態守衛著首都東大門。
在2016年全國“兩會”安保工作中,各工作室立足本職崗位,并與相關單位捆綁作戰、形成合力,在打防管控和社會面穩控方面發揮突出作用。勤務指揮部譚杰工作室先后到消防局和交管局指揮中心,與各單位進行交流指導,針對提出的問題逐一進行了培訓解答。特警總隊孫建東工作室緊扣“兩會”形勢和國內時事熱點,加強信息研判,從實戰出發,完成了《自殺式爆炸恐怖襲擊特征及應對措施》專項調研工作,為處置此類案件提供了理論依據。在圓滿完成“兩會”場地安檢、防爆備勤等重大安保任務的基礎上,他們充分利用勤務間隙,組織新入隊民警開展爆炸裝置制作專項訓練、操控排爆機器人訓練、涉爆現場處置演練,“兩會”期間累計培訓75人次,掀起了安保戰時練兵高潮,為決戰決勝全國“兩會”安保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工作室成立以來,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在各項公安實戰中鍛煉隊伍、培育新人。
人口總隊將三名青年民警納入董中華工作室,通過傳經驗、教方法、帶作風,使工作室成為總隊和人口系統業務培訓的“專家組”、攻堅克難的“突擊隊”和改革創新的“生力軍”。
海淀分局李軍海工作室面向部分派出所業務骨干開展了四期輪值輪訓。17名學員通過學習“五個關注法”和“兩大權限”等信息應用技術,在參訓期間破獲多起刑事案件,并配合曹釗工作室成功破獲一起新型詐騙案,在實戰中提升了信息應用水平。
房山分局沙鐘源工作室開展“信息、技術、偵查”一體化培訓,工作室成員結合具體案例進行經驗交流,50余名參訓人員就信息技術服務支撐偵查破案工作展開研討。
天安門分局黃夢龍工作室把“隨時、隨地、隨人、隨事”的崗位練兵融入日常工作,組織工作室成員針對涉恐涉暴人員、精神異常人員、阻礙民警執法等常見突出情況,以及劫持人質等極端情況,進行了培訓和實戰演練。
特警總隊孫建東工作室在操場上開設排爆培訓小課堂,民警們拆解模擬爆炸裝置,操縱排爆機器人對模擬涉爆現場進行處置。通過嚴格培訓,民警排爆技能大幅度提升,現場處置能力進一步提高。
公交總隊王聰穎先后推出了《王聰穎盤查核錄工作法》《八必查、五清楚》《巡邏盤查六勤工作法》《群眾糾紛調節法》《三心服務法》《上訪人員特征及查獲法》《在逃人員特征及抓獲法》《長途場站緝毒法》《非法居留外籍人員查獲法》等盤查核錄新經驗,并開展了五批次巡邏盤查錄入業務培訓。王聰穎的“徒弟”被調整到木樨園長途站后,兩個月內抓獲網上在逃犯罪嫌疑人七人、一級臨控人員四人。
朝陽分局以集中培訓的方式,由徐占勝工作室負責人徐占勝為49個派出所的147名民警、輔警開展了視頻巡控培訓,并制作發放“311視頻巡控工作法”教學光盤,進一步提升實戰技能。

特警張亮教授群眾遭受不法侵害的處置招數
在“杰出民警工作室”創建工作中,各位“警營大咖”積極發揮“明星效應”,主動開展群眾工作,形成了警愛民、民擁警、心連心的生動局面。
海淀分局張惠領工作室利用網絡自媒體優勢,建立了“中關村大道反扒志愿者聯盟”微信群,把社會志愿者、公安院校學生、媒體記者、商鋪店主以及被侵害事主等相關群體納入微信群。“反扒聯盟”現有成員120余人,成為工作室了解群眾需求,獲取案件線索,開展警民互動的重要平臺。為了把張惠領抓賊擒騙的鮮活經驗化作人民群眾運用自如的“護身符”,工作室編印了《亨特張說防范》知識讀本,把街頭商場餐廳扒竊、利用汽車干擾器盜竊、偷盜自行車以及“算命”詐騙、購物“抽張兒”、街頭“碰瓷兒”等騙術的作案手法、防范技能詳細拆解,讓廣大群眾既心存“防人之心”,又掌握“防人之能”。
豐臺分局劉安工作室、公交總隊姚金國工作室紛紛成立“學雷鋒志愿服務團隊”,為孤寡老人、殘疾人、空巢老人等困難群體理發、打掃衛生、修理水電設施。強制治療管理處肖建鋒工作室建立“陽光致遠學雷鋒志愿服務站”,在實踐中摸索實踐出“小家+大家+有效監管”條件下的再就業、逐步回歸社會服務模式,幫助社區戒毒人員重返社會,讓一部分成員成功戒毒并在事業上有了新發展。
1月24日是2016年春運的第一天。為保證人們平平安安回家過年,北京市公安局組織公交、交管、特警、治安管理、便衣打扒、社區警務等六個警種的杰出民警來到六里橋交通客運主樞紐,向匆匆踏上歸程的人們“送平安、送溫暖、送祝福”。警界精英們講解了車上盜竊、街頭詐騙、網絡電信詐騙、恐怖襲擊等犯罪行為的防范知識、突發事件逃生要點以及交通事故預防常識,現場解答群眾提出的各類問題。張惠領還向候車群眾贈送了《亨特張說防范》安全教育讀本和新春對聯;青年民警馬超用無人機、航模等“低慢小”航空器向好奇的乘客和小朋友講解北京地區限飛的各項規定;王聰穎、沈琦走到候車群眾中間,以女民警特有的親和力,講解車上防盜技巧,并向大家贈送新春對聯;張亮向候車群眾演示了遭遇不法侵害時的處置對策,其“女性避險招數”得到了群眾的一致歡迎;老交警于家驥利用模型介紹了交通事故處理流程,為回家過年的人們送上平安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