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光
專家點評
“杰出民警工作室”——公安工作“供給側改革”新探索
文/張光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供給側改革”正成為破解改革發展難題的新工具。何謂供給側改革?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在2016年1月26日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供給側改革是達到工作目標的一種重要方式,是從工作要素投入方進行變革,作為主動的、有目的的、系統化的、有組織的變革要素,使工作方式更加優化,即通過供給側要素的變革和優化實現新的增長,提高工作效能。
早在若干年前,就出現了公安機關民警工作室,但如此大規模地有組織、有系統地建設“杰出民警工作室”,北京市公安局無疑在全國居于領先地位。我認為,這種工作做法正與供給側改革有異曲同工之處。
我們的公安工作也需要“供給側改革”。過去,公安機關主要依靠傳統方式實現工作目標,即主要是通過資源的簡單重復投入來實現,對“生產要素”優化組合考慮得并不多。那么,在公安工作的“生產要素”中什么最重要呢?毫無疑問,人的因素最重要!人的素質的提升,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是提高公安工作效能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杰出民警工作室”的最大亮點就是使“人”的因素最大限度地活躍起來,推動了公安工作的“供給側改革”,從而大幅度提升了公安工作效能。
“杰出民警工作室”在其實際工作過程中所體現的價值,可以從三方面進行理論解讀:
首先,“杰出民警工作室”是有效激發和調動民警工作積極性的新載體。管理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求按從低到高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那么,什么最能激發人的積極性?做自己最愿意做的事情、做最能體現自身價值的事情!“杰出民警工作室”,顧名思義,專家、能手、模范、標桿才能成為這個工作室的主人。為這些杰出民警成立工作室正是公安機關對他們自身價值認可的體現,并為他們實現理想搭建了廣闊的平臺。這些杰出民警帶著如此之高的榮譽感、自豪感和歸屬感,將在各自的崗位中實現人生理想和抱負,盡最大的努力為公安事業做出貢獻。
其次,“杰出民警工作室”在加速培養高端人才方面起到了“孵化器”的作用。工作室的主人就是這個團隊的帶頭人,對于工作室中的每一個成員來講,帶頭人對他們開展的是精品化的“一對一”傳幫帶教學模式,含金量極高!通過工作室的形式,可以有效學習和挖掘隱含在帶頭人身上的特殊技能和本領,這完全符合現代知識管理的要求。何謂知識管理?就是人們不僅要學習、領會、運用顯性知識,還要通過有效的知識管理不斷地挖掘隱性知識。所謂隱性知識即專有技能、知識積累和潛意識行為方式。隱性知識極難通過文字表達、教師講授來顯現,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跟班作業,潛移默化地浸染。特別是在高端人才身上,更多體現出的是隱性知識。無疑,工作室的做法可以有助于對帶頭人身上的隱性知識的學習,從而大大加快高端人才的培育。
最后,“杰出民警工作室”是問題導向的團隊攻關的新路徑。工作室集中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志,為共同的目標形成解決問題的團隊。這種組合方式類似于全面質量管理中的QC小組。這些小組源于解決問題而自發形成,是發揮團隊集體智慧、破解工作難題的有效組織形式。在工作室中,大家通過團隊學習,不斷提高相互配合、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每個人的知識、能力都能夠充分發揮出來,并通過團隊解決方案,發揮出“1+1〉2”的巨大作用。可以說,“杰出民警工作室”是發揮團隊功能、實現團隊攻關的有效平臺和實現路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介紹:張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公安管理學院院長、教授,管理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公安部部級津貼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公安管理研究分會副會長。長期從事公安管理學教學、科研工作和教學管理工作,發表學術專著十余部,論文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