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惠領 圖/洛風
扒竊案件的打擊技巧——抓捕
文/張惠領 圖/洛風

抓捕是打擊現行扒竊拎包違法犯罪的重點。在跟蹤的前提下,看清目標的行為舉動,準確把握時機,適時實施抓捕,最終人贓并獲,成功完成抓捕,需要偵查人員結合實際,妥善地運用各種策略與方法。
根據多年的抓捕經驗總結出一條重要的原則即“非現行不抓,證據不足不抓”,抓獲扒竊拎包違法犯罪嫌疑人的時機,應選擇在反扒民警掌握并獲取嫌疑人實施扒竊拎包違法犯罪行為的證據,確認扒竊違法犯罪行為成立之際。反扒工作作為一項執法工作,如果沒有違法犯罪行為的實際發生,就失去了執法活動的前提。如果顛倒這種執法行為的先后順序,勢必造成沒有證據下誤抓捕的違規執法現象的發生,或給予扒竊拎包違法犯罪嫌疑人逃離現場、逃避打擊的機會。
偵查人員在實施抓捕前一定要嚴密監視違法犯罪嫌疑人的神態舉止,特別是密切注意嫌疑人的手和肩部動作。例如嫌疑人的神態是否緊張,眼睛是否發直,手是否伸進了被害人的衣兜,肘關節和前臂有無上下移動,雙手有無忙亂等。如果發現了上述動作,偵查人員就要及時靠攏,做好抓捕準備。在抓捕過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現階段的扒竊拎包案件常以團伙作案為主,且嫌疑人多隨身攜帶刀片、匕首等兇器,氣焰囂張。偵查人員要在警力占優勢的情況下實施抓捕,不逞一時之勇,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傷。團伙犯罪時,當嫌疑人行竊得手后,往往分散離開現場后聚集在附近洗包,此時是最佳的抓捕時機,可以實現一網打盡。而在嫌疑人聚集前,偵查人員要在跟蹤的同時及時調集警力,呼叫增援,在抓捕時必須第一時間控制嫌疑人的手,利用一招制敵之術,控制住嫌疑人,防止嫌疑人行兇、拋物、吞物等。
在抓捕階段,由于人多擁擠,光線條件差等因素,偵查人員對嫌疑人行竊程度心里沒底,如果冒抓容易造成“夾生”,導致偵查人員陷入被動。有時因為現場空間小,人員又少,偵查人員不敢靠近監視目標,看不清目標的動作表現。例如,有的嫌疑人尾隨被害人進入小店,偵查人員不便跟進,只能在店外監視守候,嫌疑人在店內是否下手作案偵查人員無法得知,容易陷入被動。遇到這種情況,只要嫌疑人一走出商店,偵查人員就應立即進店詢問群眾是否被竊,如果有人被竊就要立即追捕嫌疑人。在實戰中,盡管許多扒竊拎包違法犯罪嫌疑人行竊時,其神態舉止有不同程度的反常表現,但有些有經驗的慣犯臨陣不慌,內心雖然也有緊張,但是外部表現不明顯,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再加上動作詭秘,手法熟練,實戰經驗不足的偵查人員可能難以識破。這時就要耐得住性子,等候違法犯罪嫌疑人“露出馬腳”。
當偵查人員發現違法犯罪嫌疑人團伙作案時,要注意分辨團伙成員之間行竊、掩護、傳遞、望風的關系,提防主犯向同伙轉移贓款贓物、逃避打擊。
偵查人員要盡量選擇最佳時機將其一網打盡,防止主次不分“漏抓”,造成主要人員逃脫、毀棄贓證等現象。
有的違法犯罪嫌疑人作案后不立即逃離現場,從外表上看神態自若,沒有反常表現而暗中卻把贓款贓物轉移給了同伙,因此要弄清情況才能取得主動。

扒竊拎包違法犯罪嫌疑人得逞之后,多數要迅速離開現場。如果偵查人員只注意嫌疑人而忽略事主,容易造成抓住嫌疑人卻找不到被害人的情況,形成難以處理的局面。此外,有時偵查人員沒有看清嫌疑人是否把錢掏走了,到底抓還是不抓,思想上猶豫,嫌疑人就會趁機逃走,貽誤戰機,待偵查人員詢問了受害人,得知錢被偷走了后再去追趕,嫌疑人早就逃走了。因此,偵查人員在現場發現嫌疑人可能作案后,要立即悄悄詢問可能的被害人是否被竊,談話聲音不要過大,同時盡可能布置警力跟蹤嫌疑人。
反扒民警長時間在外跟蹤嫌疑人,反扒民警要有耐心,沉得住氣。有時候在街面巡邏一天都未必能發現嫌疑人,這容易引起民警的煩躁情緒;有時遇到嫌疑人遲遲不下手,也容易出現認為放棄目標可惜,先抓回去再說的急躁心態。對于上述情況,反扒民警要練好“耐心”,保持警惕,不使急、煩、躁的情緒造成工作空檔,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也不能貪功冒進,造成嫌疑人不服,強行帶回難以處理不得不放人的局面。
偵查人員在付出辛苦勞動并發現嫌疑人行竊時,如果由于興奮激動,過早動手抓捕,往往會造成證據不足,最后被迫放人的尷尬。抓捕嫌疑人要把握時機,當嫌疑人將伸入被害人衣兜、提包,把錢掏出來的一剎那,立即抓住其手腕或前臂,做到人贓俱獲。如果抓早了,嫌疑人的手雖然伸進了被害人的衣兜,但沒把錢夾出,即使抓住了手腕也沒有獲取物證,違法犯罪嫌疑人會狡辯,拒不承認犯罪行為。有的嫌疑人會倒打一耙,故意制造事端,反誣偵查人員亂抓好人,使民警陷于被動。
此外,現在也出現違法犯罪嫌疑人在被反扒民警抓捕后進行自殘、自傷等情況,也有的違法犯罪嫌疑人利用自己未成年、孕婦等身份或患有艾滋病等傳染性疾病而有恃無恐,企圖逃避公安機關的打擊和法律的制裁。面對此類情況,反扒民警除了在抓捕違法犯罪嫌疑人時提高警惕,注意安全,還要注意證據保全和規范執法。
打擊扒竊拎包案件是一項艱苦又重要的工作,能否有效地做好打擊街面扒竊拎包案件的工作是檢驗公安機關社會治安管理能力和工作責任心的一項重要標志。
打擊扒竊拎包案件不僅需要反扒民警擁有科學的工作方法,更需要高度的責任心。只有熱愛這項事業,全身心地投入到打擊工作中去才能取得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