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規范高效、便民公開的受案立案制度

插圖/沈欣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一般都要經過接報案、受案立案、辦案和結案等幾個環節。接報案登記和受案立案審查一般統稱為受案立案工作,是懲治違法犯罪的初始階段和必經環節,也是公安機關辦理整個案件的入口環節,沒有如實、規范和及時的受案立案,就談不上依法辦案。近幾年來,公安機關為規范受案立案工作,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實踐中仍然存在報案不接、有案不立、受案立案不及時、違法受案立案等問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為有效解決受案立案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依法懲治違法犯罪活動,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公安部結合公安工作實際,日前印發了《公安部關于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的意見》(公通字〔2015〕32號,以下簡稱《意見》),就改革完善公安機關受案立案制度提出了總體意見。這是公安部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中央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重要內容,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公平正義,事關公安機關執法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級公安機關要著眼建設法治公安的目標,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意見》,進一步規范受案立案工作流程,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強化監督管理,使受案立案工作更加規范、高效、便民、公開,不斷提升公安機關執法公信力和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滿意度。
@諸葛:為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報案不接問題,《意見》有哪些針對性改革措施?
劉警官:對此,《意見》在規范工作流程的第一點即提出了制度設計,即健全接報案登記。各省級公安機關依托警務信息綜合應用平臺,建立完善全省區市統一的接報案、受案立案功能模塊。對于群眾報案、控告、舉報、扭送,違法犯罪嫌疑人投案,以及上級機關交辦案件或其他機關移送的案件,屬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各辦案警種、部門都必須接受并依照有關規定辦理,不得推諉。對于上述接受的案件以及工作中發現的案件,除性質和事實涉及國家秘密的以外,都必須進行網上登記。涉嫌犯罪的,按照刑事案件進行立案審查;涉嫌行政違法的,按照行政案件進行受案審查。群眾上門報案的,應當場進行接報案登記,當場接受證據材料,當場出具接報案回執并告知查詢案件進展情況的方式和途徑。對明顯不屬于公安機關職責范圍的報案事項,應立即告知報案人向其他有關主管機關報案。對重復報案、案件正在辦理或已經辦結的,應向報案人作出解釋,不再重復接報案登記。
@青萍:實踐中,有的公安機關接案后不及時受案立案,出現慢作為、拖延作為問題。對此,此次改革有哪些針對性制度設計?
劉警官:群眾報案后,大多希望公安機關能夠及時受案立案,針對接案后不及時受案立案的慢作為、拖延作為問題,以及對需要查證線索才能確定是否受案立案的,《意見》明確要求及時審查辦理。接報案件后,應立即進行受案立案審查。對于違法犯罪事實清楚的案件,公安機關各辦案警種、部門應即受、即立、即辦,不得推諉拖延。行政案件受案審查期限原則上不超過24小時,疑難復雜案件受案審查期限不超過3日。刑事案件立案審查期限原則上不超過3日;涉嫌犯罪線索需要查證的,立案審查期限不超過7日;重大疑難復雜案件,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立案審查期限可延長至30日。法律、法規、規章等對受案立案審查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決定不予受案立案后又發現新的事實證據,或發現原認定事實錯誤,需要追究行政、刑事責任的,應及時受案立案處理。
@宇:個別基層公安機關違法插手經濟糾紛等問題,群眾反映尤為強烈。對此,此次改革有哪些針對性措施?
劉警官:為了解決違法受案立案問題,《意見》要求強化監督管理,特別是明確了主管部門。各級公安法制部門是公安機關受案立案工作監督管理的主管部門,主要履行以下職責:通過受案立案信息系統掌握、監督和管理本級公安機關各辦案警種、部門受案立案情況,及時發現、預警和糾正受案立案環節的執法問題;對經濟犯罪案件以及其他易出問題、有爭議的案件是否受案立案進行審核監督;統一接受檢察機關通知立案的案件;協調解決本級公安機關各辦案警種、部門之間的案件管轄爭議;辦理不予立案復議復核案件。
@承澤:不如實受案立案是基層存在的一個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問題,《意見》對此有解決措施嗎?
劉警官:針對不如實受案立案問題,《意見》提出改進考評機制。堅決取消發案數、破案率等影響依法如實受案立案的不科學、不合理考評指標,增加案件當事人對公安機關接報案、受案立案工作滿意度的評價比重,樹立正確的考核評價激勵導向,促進和保障依法如實受案立案。
@星妤:對于一些情況緊急的報案,公安機關應如何進行接報案登記?
劉警官:對于違法犯罪活動正在進行,以及其他情況緊急的案件,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后應先進行緊急處置,第一時間制止違法犯罪、控制嫌疑人、救治傷員、保護現場、及時開展現場調查取證等工作。緊急處置完畢后,應在24小時內完成接報案登記;符合受案立案條件的,依法及時受案立案。這樣一來,公安機關既能夠及時高效制止和懲處違法犯罪,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也能夠較好地規范工作流程,提高受案立案質量,確保依法如實受案立案。
@小樂:公安機關如何保障依法、如實受案立案的有關措施得到落實,《意見》在這方面有哪些具體要求?
劉警官:《意見》要求強化受案立案監督管理和責任追究,以確保各項改革措施得到落實。除了明確各級公安法制部門承擔公安機關受案立案工作的監督管理主管責任外,還要求各有關警種、部門要結合自身職能,積極發揮作用,分工負責,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受案立案監督管理工作。指揮中心要通過回訪報警人、檢查處警警情反饋等形式,及時發現受案立案問題;督察部門要通過執法檢查、網上督察等方式加強對接報案、受案立案工作的現場督察,運用督察手段及時處理群眾對接報案、受案立案工作的投訴;紀檢監察部門要及時查處受案立案工作中存在的違紀違法問題;信訪部門要認真組織調查處理受案立案信訪事項。同時,完善受案立案工作責任制,明確接報案登記、受案立案審查工作責任。對于報案不接、接報案后不登記不受案不立案、受案立案后不查處,越權管轄、違法受案立案、插手經濟糾紛,以及虛報接報案和受案立案統計數據等違法違紀行為,依照有關規定追究相關領導和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
@莊語:在提高受案立案工作信息化水平方面,《意見》有哪些具體要求?
劉警官:《意見》要求完善系統功能。省級公安機關要抓緊建立完善接報案、受案立案功能模塊,實現接報案、受案立案工作信息全要素網上記載、全流程網上運轉,并與接處警、辦案、結案等上下游流程信息整合貫通,滿足辦案部門網上接報案登記、受案立案審查和法制部門實行受案立案網上監督管理的工作需求。要逐步實現將110接報警電話、現場處置執法記錄儀、接受群眾上門報案監控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自動導入警務信息綜合應用平臺,并與警情登記、接報案登記、受案立案審查、案件辦理等信息智能關聯,實現接報案和受案立案辦案結案全過程可溯式管理。
@咖菲貓:報案人可以了解案件進展情況嗎?有哪些具體方式和途徑?
劉警官:對此,《意見》要求深化執法公開。充分利用公安機關政務網站、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等各種互聯網平臺和移動終端,為案件當事人提供互聯網查詢接報案、受案立案及案件辦理情況服務,依法及時向案件控告人、被害人及其家屬公開案件相關信息。在公安機關及派出所提供電腦信息終端,方便群眾自助查詢案件信息。建立完善受案立案公開制度,定期公布公安機關受案立案數據和分析研判情況,發揮治安預警作用,提高公眾防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