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英春
東方紅拖拉機的新征程
□文//英春

即將出口到古巴的東方紅拖拉機停放在青島港。□圖//新華社
50多年前,以女拖拉機手駕駛東方紅拖拉機為原型創作的圖案出現在一元面值的人民幣上,也使得“東方紅拖拉機”的形象進入億萬家庭。如今,東方紅拖拉機不僅成為大功率拖拉機國內市場份額第一名,還將產品出口到全球92個國家和地區。
1958年,新中國第一臺東方紅大功率履帶拖拉機在洛陽第一拖拉機制造廠(以下簡稱為“洛拖”)誕生,標志著中國拖拉機工業正式起步。20世紀80年代,東方紅8擋小四輪拖拉機在這里誕生,并迅速帶動中國農機工業走出低谷。20世紀90年代,洛拖幾經變革,最終更名為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并率先在拖拉機行業建立起國家級技術中心,研發實力大大增強。2013年9月,中國最先進的拖拉機——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東方紅”動力換擋重型拖拉機駛下生產線,終結了國際大型農機制造企業在這一技術產品上的壟斷。一拖集團建成投產60余年來,為國家農業機械化提供了331萬臺拖拉機和245萬臺動力機械。
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為東方紅拖拉機帶來了新的機遇。一拖集團目前在吉爾吉斯斯坦有近2000臺拖拉機的保有量,占到該國拖拉機保有量的10%;近年來,一拖集團還陸續在塞爾維亞、南非、波蘭等國建立了組裝廠,進軍南美、東歐、西歐、中亞市場,初步完成了全球營銷網絡的布局。2011年,一拖集團收購了建于20世紀50年代的法國麥考密克(McCormick)公司,更名為“一拖法國有限公司”,實現了新中國成立后中國農機企業收購世界級農機企業零的突破。2015年5月12日,在中國和白俄羅斯兩國元首的見證下,6家中資企業正式成為中白工業園的首批入園企業,一拖集團位列其中。
全國人大代表、一拖集團董事長趙剡水說:“現在我們海外銷售在集團的占比是10%多一些,理想的比例是海外30%,國內70%,提升空間還很大。而國內的農業機械化率現在也只有63%,處于中級階段,國內市場同樣空間巨大。”
從20世紀60年代移植蘇聯生產線,20世紀80年代引進菲亞特拖拉機、英國里卡多柴油機技術,到2011年收購法國工廠,再到2015年在白俄羅斯成立一拖東歐研發中心,東方紅拖拉機在助力我國農業發展的基礎上,也將借助“一帶一路”的東風,成為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上的一張名片。

上圖:厄瓜多爾農民駕駛東方紅拖拉機。下圖:中國向吉爾吉斯斯坦援贈拖拉機交接儀式在吉首都比什凱克舉行。□圖//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