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士 堅 趙巍巍
“土里掘金人”楊玉紅
文/士堅趙巍巍

磁縣政協委員、磁縣康民本草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經理楊玉紅,2009年以前,還只是一名以中醫為主的普通鄉村醫生,多年的中醫行醫經驗,讓她深感中藥質量是關鍵,于是她走上了中藥材種植的道路。
剛開始,楊玉紅謹慎地進行小面積種植試驗,從藥材開始種植到生長管理再到后期采收,幾乎每天都能在田間地頭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手上拿著記錄本,認真記下每一個品種詳細的長勢,向群眾耐心指導每一個管理環節。在科技部門的支持下,結合自身實踐,楊玉紅掌握了黃芪、板藍根、柴胡等中藥品種的生長習性和田間管理技術后,瞄準了中藥材種植的市場,謀劃著擴大種植規模。
2012年,楊玉紅被推薦成為縣政協委員,更是以帶領群眾致富為己任,發揮自身特長,幫助農民致富。也是在這一年,她種植的中藥材達到1000余畝,申請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之初,為轉變入社群眾傳統農業種植理念,解除他們在市場銷售和技術需求上的后顧之憂,合作社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院為依托,邯鄲市滏華中藥顆粒飲片有限公司為龍頭,對五大生產基地實施產前、產中、產后全方位跟蹤服務,基本實現產、加、銷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的產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了以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種植農戶100多戶,使每畝土地收益增加1000元左右,得到入社群眾一致認可。
隨后,楊玉紅陸續與他人合作在全縣多個地方推廣中藥材種植。其中漳河園區林下種植2000多畝黃芪,列入河北省中藥材種植標準園區;路村營鄉泥河村建立了中藥材種苗繁育基地,成立了磁縣萬畝道地藥材仿野生化栽培基地,上報申請了溢泉湖中藥材生態園區的建設項目,此項目已獲邯鄲市科技局、河北省科技廳批準立項;在講武城鄉東高錄村建立了500畝板藍根種植基地;在陶泉鄉南王莊村建立了5000畝菊花、皂刺種植基地;在南城鄉建立了1500畝中藥材種植基地,受到了農民群眾歡迎。
2013年,楊玉紅引進了金花葵種植,試種成功后開始大面積推廣。2014年,她在南城鄉組織農戶建立了金花葵種植基地,種植金花葵500余畝。金秋九月本是收獲的季節,可是金花葵卻出現了滯銷。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和壓力,楊玉紅越挫越勇,下定決心一定要為基地農戶和金花葵找到出路。經多方打聽,她得知河南駐馬店的陳玉柱博士在中醫藥研究和生物技術研究方面頗有建樹,她便多次登門拜訪陳博士,陳博士與她合作成立了邯鄲市鴻康糖尿病非藥物治療康復研究中心,開展對金花葵及其它中藥材的綜合研發利用,形成了產學研一體的金花葵深加工和非藥物食療食品提取生產模式。楊玉紅終于為金花葵找到了銷路,也為基地的農戶增加了收益。
通過幾年的努力,楊玉紅的中藥材種植事業小有成果,合作社也有了自己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種苗繁育基地,成績的取得更加堅定了她去探索更多中藥品種種植和仿野生化栽培技術的決心,也使她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她計劃借助打造“太行藥谷”的春風,努力把磁縣山丘區建立成中藥材種植大型基地,進一步發展道地藥材種植基地,發展GAP大型柴胡基地,聯合陜西省生命科學院培育高產丹參基地,發展特色中藥生態園區,使中藥材種植形成產業化,帶動更多農民致富,為調整山丘區產業結構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