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士堅
進深山探尋文化資源
文/袁士堅

這張照片是2015年秋在磁縣海拔一千多米的爐峰山極頂拍攝的,標志牌旁邊站立者是筆者。我們為何來到這里呢?
在我省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背景下,邯鄲市政協制定了“挖掘整合文化資源,推進文化強市建設”的調研課題,磁縣政協為配合市政協搞好這次調研工作,同時也為推進文化強縣建設,組織了這次調研。我作為縣政協的工作人員,自始至終參與其中。
為了全面掌握全縣的文化旅游資源情況,我們進行了深入研究,并結合邯鄲市政協給我們提供的磁縣文化旅游資源名錄,我們首先作出調研計劃,計劃中包含全縣18個鄉鎮,200多個村莊,300余處歷史遺跡、文化遺址、產業項目和景點景區等。縣政協領導對這項工作非常重視,抽調縣政協機關劉天忠、胡劍峰和我組成專門調研小組,深入到全縣每一處歷史遺跡、文化遺址、產業項目和景點景區進行詳細的調研、收集和整理資料。這次調研前后歷經兩個月的時間。
調研開始時,我們想得很簡單,認為有了名單,按圖索驥,開車直撲文化資源點,找當地群眾了解文化資源現狀,拍幾張照片就行了。但工作起來卻并非這么簡單。第一天上午我們來到李兵莊小車會暴動遺址,進村一問,打聽了半個小時,轉個半個村子,誰也不知道有這么個地方。我們只得找村兩委辦室,可是兩委干部又不在。我們想,學校老師應該知道,可當我們一路打聽走到學校時,已經過去一個多小時。還好,到學校一問,這個遺址就在學校內,有三間房,已被翻蓋。我們馬上拍了照片,詳細了解遺址的保護和演變情況。
第二個點雖然是我老家附近的一個村子,但也是問了三四個人才找到地點。點上建筑物正在重建,當天沒有人。這個點情況,只能從我小時候記憶中補充了資料。到此時已近中午,也就是說一上午走訪了兩個點。
為加快進度,我們下午聯系鄉鎮領導,請求幫助,得到大力支持,派出主管副鄉長陪同調研,到村內再找村干部,由村干部帶領到實地查看,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冤枉路,節省了很多時間。
在平原鄉鎮調研,因道路好走,一天能走一到兩個鄉鎮。這些地方寺廟類文物古跡景點較多,通過村干部的介紹,也了解到更為詳細的情況。屬于文物的地方大都樹立有磁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有的保護得較好,有人看護,也有的無人看護,比較破敗,有的正在建設……
我們所到之處,文物保護點都有一個或幾個引人入勝的歷史傳說、歷史故事,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資源。
平原、丘區鄉鎮調研結束后,我們進入深山區鄉鎮調研。磁縣的山區山勢險峻,風景秀麗,以山水風景、紅色文化、古建筑較多。但很多點都需要爬山,速度就又慢了下來。有一個小景點因為路不好走,汽車底盤一個零件差點兒掉下來,但山區群眾非常熱情,主動找工具幫助我們修好汽車,繼續前行。然而許多景點、古建筑都在山頂、深山中,需要徒步登山跋涉,有時一天最多兩個點。在攀登磁縣最高的山寨天寶寨時,從停車地方登山還需走一個多小時,不常登山的我,一路上還走不過當地的鄉鎮女干部。我緊趕慢趕,途中休息了三四次才氣喘吁吁地登上天寶寨。天寶寨的古建筑、山腰的石刻、山寨的歷史傳說讓我收獲破豐。天寶寨停車的地方是磁縣海拔最高的村莊,名字是花駝村,是八路軍129師第一個兵工廠所在村。村里全是明清時期的古建筑,兵工廠所用過房子現保存完好,村子里的古石磨、石碾到處都是。
在山區鄉鎮走的最險的地方是一個叫稠椽洞(當地人叫抽椽洞)的地方,它位于山上一處峭壁中,上山還沒有路,我和向導借助草皮、灌木的幫助上到峭壁前,再通過凸出的石塊爬到石洞中。山洞是一個天然的山洞,而且保留著古人的石刻,也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只是路太難走。登的最高的地方就是爐峰山了,在這里我留下了一張珍貴的照片。
回縣城后,我們又走訪了老一輩文史資料工作者劉天祥,找到了許多文化資源點的詳細文化資料,給我們整理資料起了很大幫助。通過這次調研,我們補充了大量文史資料,拍攝了2000余幅現場照片,不僅配合市政協完成了任務,也為促進我縣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參考。調研報告被縣委、縣政府采納,在今年的美麗鄉村建設和招商引資項目中,就有一部分文化旅游資源項目正在洽談或簽約了合作協議,全縣的旅游道路建設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