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鶴青
俄國防部巧妙運用“饑餓營銷”的策略,有意在“軍隊”論壇期間,開放諸多高密級裝備展示。
130年前,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說出一句名言:“俄羅斯只有兩個‘盟友,一個是陸軍,一個是海軍。”
嚴格意義來說,俄羅斯的“兩個盟友”在今天當屬武裝力量和軍工綜合體,克里姆林宮乃至平頭百姓都相信,只有靠它們才能保證最基本的“安全空間”。而身處西方封鎖與制裁的俄羅斯,無疑把這兩個“盟友”抓得更緊了。
不久前,由俄羅斯國防部組織的“軍隊-2016”國際軍事技術論壇,在莫斯科州庫賓卡城的愛國者軍事文化公園會展中心開幕。
這場名為“論壇”的活動,更像是俄羅斯軍隊和軍工戰線的“集體秀”,也是俄羅斯激發民眾愛國熱情、推進“軍事愛國主義教育”的絕佳舞臺。俄方渴望借此對外傳遞出強烈信號,“我們是不怕侵略,不怕封鎖,不怕孤立的真正大國。”
早在2015年8月,俄國防部舉辦首屆“軍隊-2015”論壇期間,豐富的展品和“別無分號”的軍事表演活動,吸引了多達60萬人次的參觀者,把俄羅斯的“軍事軟實力”發揮到極致。此番“軍隊-2016”再度強勢來襲,自然引來外界關注。
在俄羅斯,“軍隊”論壇是與“國際軍事競賽”齊名的重大軍事公關與交流活動,每年舉行一次,是俄境內規模最大、覆蓋軍事技術領域各個方面的綜合性論壇和防務技術系統展覽會。
俄國防部為“軍隊-2016”論壇下了一番苦功夫,展會安排不拘泥于常規模式,不以取悅客戶為主要目的,而是把展覽與俄聯邦政府的許多內部工作會議有機地穿插結合起來。在高峰會議方面,論壇安排了俄國防部科技委員會擴大會議,包括90多場圓桌會議與發布會。全體與會者達7000余人,來自俄聯邦各個部委、執行機關、社會組織、軍工企業、高等院校、商界和20多個外國代表,尤其是來自12個國家的55座軍工城市的代表與俄羅斯同行進行深度交流,探討軍民融合與技術創新之道。
首場專題會上,俄武裝力量總參軍事學院官員負責發表題為《對俄國家安全與安定的主要威脅》的報告,基于俄羅斯自身安全需求,就俄軍所關心的武器裝備性能和發展方向做出權威解答。
除了高層會議外,“軍隊-2016”人氣最旺的當屬技術兵器展示環節。根據主辦方提供的數據,本屆論壇在庫賓卡的展區總凈面積82309平方米。
在現場,共有9個國家(俄羅斯、中國、美國、法國、德國、瑞士、白俄羅斯、韓國、科威特)的818家防務系統供應商拿出了產品,其中俄國內廠商多達790家。
據知情人透露,俄國防部巧妙運用“饑餓營銷”的策略,有意在“軍隊”論壇期間開放諸多高密級裝備展示,像“白楊-M”洲際導彈一類的戰略武器幾乎不可能在境外展出,于是,刺激大批外國參觀者不遠萬里前來“朝圣”,30多個國家的軍事代表團云集于此,無形中傳播了俄羅斯的軍事影響力。
俄國防部副部長尤里·鮑里索夫在論壇上透露,俄羅斯已與下塔吉爾的烏拉爾機械車輛廠簽署了一份生產合同,為俄陸軍生產超過100輛T-14“大艦隊”坦克,這無疑是向潛在客戶發出明確的信號——“俄軍已確定用T-14作為下一代坦克主力,外國友軍趕緊跟進采購吧!”
在“軍隊-2016”論壇期間,主辦方共安排150多輛(件)地面技術兵器樣品參加表演,目的是展出俄制武器裝備的魅力。另外,T-26、T-34/85、IS-3等參加過偉大衛國戰爭的老坦克也進行了機動表演,將俄羅斯的軍事傳統與當年蘇聯紅軍的偉大勝利巧妙聯系起來。
善于拿歷史做文章的俄國防部還刻意安排了一件特殊展品,那就是二戰期間美國根據租借方案援助蘇聯的M4A2“謝爾曼”中型坦克——這是前兩個月剛剛從摩爾曼斯克港外的一艘沉船上打撈出來的。
當年美國貨輪冒著被納粹德國潛艇擊沉的風險,以巨大犧牲把無數軍事裝備和物資送給蘇聯紅軍,為加速反法西斯戰爭進程立下汗馬功勞,如今,俄軍有意用這種方式喚起雙方并肩戰斗的記憶,緩和與美國之間因烏克蘭、敘利亞等問題尖銳對立的關系。
此次展示活動中,俄軍工綜合體還推出了一系列讓人“腦洞大開”的新概念“軟殺傷”裝備。俄羅斯技術集團下屬的無線電對抗科技中心在論壇期間展示了“磁場-21”無線電干擾機,它已開始交付戰略火箭兵,能在一定區域內保護重要軍事目標和基礎設施。按照設計,它被安裝在蜂窩式通信鐵塔上,將R-340RP無線電干擾站及發射天線連成一個網絡,從而覆蓋整個地區,使之接收不到導航衛星信號。
俄軍事專家拉夫羅夫表示,所有衛星導航系統的原理都是從衛星上接收發射信號,因此其預定頻率即便有毫秒的偏差都會失去精確度,而現代干擾器可有效阻塞衛星特定的頻率,因此對其實施干擾并不困難。將R-340RP無線電干擾站直接安裝在蜂窩式通信塔上,可以保證其最大的干擾覆蓋面。而安裝在通信塔上,不僅可以從塔上直接獲得電力供應,也可使用它的收發天線的GSM格式作為備用控制信道和數據。
同為俄技集團屬下的無線電技術公司則向“軍隊-2016”論壇發布了獨一無二的“邊界”監視系統,它能根據蜂窩式通信基站的電磁場變化,發現無人機、巡航導彈及低飛的慢速小飛機等,如此一來,GSM通信網絡等于加入國家防空反導系統。公司總設計師伊格爾·科茲洛夫稱,這是一項創新技術,將提高俄羅斯在全國范圍內的防空反導能力。“邊界”的工作原理并不復雜,其利用蜂窩式通信信號在發射塔和轉發塔之間不斷交換,形成一個穩定電磁場,如果有其他金屬物體進入這一電磁場內,就會對磁場產生擾動。
如今,俄羅斯全國有25萬座移動通信基站,這一網絡還在持續擴大,用“軍民融合”的方式推進國家防空反導建設,無疑事半功倍。當然,“邊界”不能直接裝在GSM基站上,但其接入GSM系統的終端系統可直接連入國家防空反導網。專家稱,“邊界”系統也可用于民用市場,幫助尋找類似2014年馬航MH370班機那樣的失聯飛行器。
除了這些類似“奇愛博士”的新鮮裝備外,俄軍為論壇設計了內容豐富的武器表演環節,像俄空天軍就出動了蘇-27S、蘇-30SM、蘇-35S殲擊機,卡-226、米-8ATMSh、米-28N、米-35M、卡-52直升機,以及圖-95MS、圖-160戰略轟炸機。
位于庫賓卡愛國者公園腹地的科姆索姆利斯科耶湖上,俄總參直屬工兵旅還擺設了大量兩棲渡河器材,觀眾們可以和工兵們一起共同架設浮橋、共同搭乘PTS兩棲運輸車,上演一把“敵前登陸”的刺激。
“軍隊-2016”論壇的另一大創新,是在俄北方艦隊駐地開辟第二分會場,特別是北方艦隊的主要錨地北莫爾斯克開辟艦艇展示區,包括“彼得大帝”號、“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巡洋艦,“北莫爾斯克”號大型反潛艦和其他中小型艦艇及潛艇,每天定期向參展人員和公眾開放參觀。
在保持論壇專業性的同時,主展區愛國者公園的展覽設置為了提高俄普通參觀民眾的愛國熱情煞費苦心。除了設置半開放區,展區還允許平民直接登上坦克觀察了解內部結構,并設置了許多俄學生軍事愛好團體,例如蘇沃洛夫少年軍校的展區,展示俄民間國防支援促進活動的成果。
俄羅斯軍迷甚至可以向卡拉什尼科夫商店購買軍品,和國防部代表談判購買退役的二手軍用卡車等。
摘編自《鳳凰周刊》2016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