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彬
韓文村是漢壽縣株木山街道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示范村,該村位于株木山南部,地處清水湖畔,距長張(吉)高速公路太子廟互通口1公里,距漢壽縣城9公里,S205腹地經過,具有最佳的地理環境和區位優勢。全村共有總域面積11000畝,19個村民小組,2196人,清水湖國際旅游度假區、洞庭花海、思雅園生態農業產業園位于村中心,村域內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景色優美。
近幾年來,尤其是今年來,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二十字”方針,堅持“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美麗鄉村”的發展思路,實現了規劃科學、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建設目標。這幾年,韓文村順利通過了縣、市、省美麗鄉村三級驗收。
村莊美
“家鄉美,最美不過家鄉的山和水” 韓文村的美不光是有山有水還有花。洞庭花海的落戶是韓文村又一道最美景觀。海子在詩中寫到“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曖花開”,那么韓文村的村民們就實現了“我有一所房子,面朝花海,四季如春”的美好愿景。這里的村民們每天早上推開窗子便能看到一片花的海洋。
“結合韓文村實際,在美麗鄉村建設規劃上,要注重保留‘原生態,建設‘宜居宅;既有新樓房,也留老木屋;既有高柵欄,也有籬笆墻;既有‘新一村,也有‘農家樂要把韓文村不僅建設成美麗鄉村、生態鄉村,更要成為文明鄉村、幸福鄉村”。這是株木山街道黨工委書記陳順勇在美麗鄉村調度會上說的話。
美麗的村莊不僅要有風景美,也要有環境美。為確保村容整潔,環境優美。村里給每家每戶及公共場所發放安置了垃圾桶。還聘請了專職保潔員,配齊了垃圾清運車輛。建立了保潔制度、環境衛生評比制度,每個月評選 “清潔”、“最清潔”家庭,參與率達到100%,評選出的“清潔”、“最清潔”戶達到了95%以上。實現了衛生保潔常態化、長效化。
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為村莊美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在上級組織和后盾單位的大力支持下,今年以來,投入3000萬元,新建了產業大道2.3公里;投入369萬元硬化村道3條13.7公里,拓寬組道7.5公里,實現了組組相連、戶戶相通;投入95萬元綠化道路7.5公里,安裝路燈50盞;改造全村農戶菜園,打造成秀美庭院。真正實現了硬化、綠化、美化、亮化,讓美麗的村莊更有魅力。
村風淳
“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稷安”,良好的村風、民風是美麗鄉村建設的核心內容,更是一道獨特的風景。韓文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非常重視村風民風建設,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根本取向,努力營造敦親睦鄰、融洽祥和的濃厚氛圍。
文體設施的建設,為當地的村民們提供休閑、娛樂、文化活動的場所,豐富了當地村民們的精神生活。這里的村民們說:“自從美麗鄉村建設給我們修了文化小廣場后,我們每天茶余飯后就有去處了,村里還因此組建了好幾支廣場舞隊,每天都來小廣場跳舞,村里可熱鬧了……”。為了樹立好的村風民風,村里還建成大大小小文化墻83處,村民們出門便能看到。文化墻的內容主要是宣傳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誠信孝義、村規民約、文明行為規范等各個方面,弘揚農村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文化風氣。另外還修建了觀荷臺、谷塘廣場亭、觀光長廊、便民連心橋等,并配備了戶外文體設施。組建了廣場舞隊、腰鼓隊、軍鼓隊。網絡、電話、有線電視全面覆蓋,為韓文村樹立好的村風民風創造了條件。
文化陣地的建設,提升了群眾文化的凝聚力。在韓文村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興建了農家書屋、黨員活動室、青少年活動中心、村民活動中心等場所。特別是農家書屋的開設,既成為了老百姓的“文化家園”,又成為了孩子們的“暑假樂園”。農家書屋為老百姓搭建學習科技知識,提高文化素質的平臺,改變了昔日農民單調的生活。村里的一位村民說:“這里農業科技知識的書對我太有用了,以前家里窮,書讀少了,現在村里專門開設免費的農家書屋,我經常來這里看……”。在暑假期間,村里的孩子們每天都來這里學習,補充學校里沒有的“營養餐”。 現在韓文村的村民們愛書、讀書的越來越多了。另外,村里還開展了農民教育培訓、文體健身和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婦女兒童等活動,保障了五保戶、孤寡老人、殘疾人、特困戶的基本生活,新農合參合率、適齡兒童入學率均達100%。
開展了“文明村風”的各種活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廣大家庭中落地生根。按照好家風的標準,通過群眾參與、家庭自薦、村委推薦、民主投票等方式,在全村定期開展“好婆婆”、“好媳婦”、“好妯娌”、“身邊的好人”、“平安家庭”、“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環境衛生整治示范戶”評比活動,參與評選活動率達100%,為評選上的家庭和個人,特定召開表彰會,敲鑼打鼓頒發榮譽證書,給予獎勵,并在村里的公示欄上進行公示宣傳,傳播正能量,樹立道德好風尚。村里的一位得獎的婆婆說:“我就是一個農民,沒讀過書也不識字,從來沒想過會得什么獎,沒想到一把年紀了還給我評了一個獎,我真高興!”。
村風民風家風越來越好了,全村近幾年來無上訪事件、無刑事案件、無安全事故、無計劃外生育、無聚眾賭博和地下“六合彩”等現象發生。
村民樂
“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建設美麗鄉村就是要讓老百姓生活得更美好,讓老百姓幸福、快樂。
建設美麗鄉村,產業是根基,富民是核心。自韓文村美麗鄉村建設以來,產業鏈條拉長了。全村流轉耕地、水面、山林等資源3260多畝,引入湖南思雅園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成思雅園生態產業園,占地1500畝,一、二期投資7000萬元,三期計劃投入8000萬元,現已建成了年產果蔬苗1億株的現代化育苗中心和農業科研中心、設施蔬菜基地、親子采摘園、生態餐廳、演藝廳,成為了目前全省科技含量最高、設施規模最大的蔬菜工廠化育苗和標準化、設施化栽培基地,也是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引入洞庭花海項目,占地1000畝,投資1個億,按4A生態景區標準打造一個四季鳥語花香,365天鮮花盛開的浪漫花海主題公園。引入昌元專業合作社,種植優質稻1200畝、玉臂藕60畝。目前,美麗鄉村韓文村的產業發展來勢良好,不僅有利于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更帶動了村里經濟的發展,還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
老百姓的腰包鼓了,增收渠道寬了。以“菜都”、“花海”、“農家樂”為主題,發展特色產業。建成設施蔬菜基地1500畝、洞庭花海500畝、優質稻基地1200畝、漢壽玉臂藕基地60畝,形成了以設施蔬菜、休閑農業為主的支柱產業,覆蓋農戶60%以上,年產值占全村總產值的70%以上。2016年預計農民人均可支配純收入19000元,高出全縣平均水平5000余元,村集體經濟收入12.45萬元。
自主創業的越來越多了。利用洞庭花海的優勢,許多村民們自主辦起了“農家樂”、“擂茶館”,村民們說:“待花海開園的時候就會有許多游客來賞花,這樣就可以增加我們的收入”。不僅創業,就業的門路也廣了。通過有針對性的技術培訓,清水湖、思雅園、洞庭花海、假日酒店以及農家樂吸納當地農民在家門口就業838人,占全村勞動力總數的66%,年創務工收入1600多萬元,占家庭年收入的75%以上。農民群眾的自豪感、獲得感、幸福感、快樂感大幅提升。
(作者系漢壽縣株木山街道黨工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