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悅
廣西大學商學院
基于spss分析長三角地區招商引資過度的問題
張晨悅
廣西大學商學院
在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實施全面對外開放政策的背景下,地區的對外開放程度已經成為促進其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而具有經濟發展活力的長江三角洲地區自2002年以來一直都是外商投資的重點地區。近些年來,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外向型經濟在不斷增長的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本文立足于應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以及比較方法對長江三角洲的16個城市進行分析,從中分析出招商引資過度的城市,主要是運用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的方法列出長三角經濟開放度高的城市,然后進一步用比較法分析出招商引資過度的城市,最后,在前面spss分析的基礎上提出解決招商引資過度的對策。
SPSS;長三角城市;招商引資過度
目前,世界經濟的競爭處于合作性競爭的階段,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日益增強,資本向外拓展的速度加快,中國實施全面對外開放的政策的支撐,使得長江三角洲地區成為吸引資本積累的“一片沃土”。
外商投資對于中國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它不僅給中國帶來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也給中國帶來了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知識。然而,目前長三角地區的政府只是不斷關注吸引的外資的“量”的增長,而忽視了財政收入、人民的工資和可支配收入等反映人民收益的相應規模的增長,這也相應地造成了土地資源日趨稀缺、環境不斷惡化等問題。有專家認為,外資為長三角地區的經濟帶來了許多問題:引進外資重量輕質、招商亂局滋生“候鳥企業”、低成本引資開始顯出增長滯重、引資大戰已成為惡性競爭。但是,這些問題并非出現在長三角地區的所有城市中,僅僅出現在某些招商引資過度的城市里。研究長三角地區某些城市過度招商引資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對于促進長三角地區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也能為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借鑒。
本文所說的“招商引資過度”并非排斥引進外資,它只是一種對引進外資方式的優劣鑒定。良好的引進外資方式能持續地發展經濟,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而不良的外資引入方式可能在短暫的增長之后不僅給本地區留下環境、資源上的爛攤子,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良影響,經濟還會因此而停滯不前。要如何鑒定引優與劣,主要看的是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的一些措施及由此帶來的一些效益優劣。
招商引資過度的狀況一般出現在經濟開放度很高的城市,但并不意味著經濟開放度高的城市就會出現招商引資過度的現象。在經濟開放度很高的城市中,如果其軟環境的控制力不足,例如實行“超國民待遇”,以免稅或少稅或以低價出讓土地等政策來贏得外商投資,并且引進的企業是重污染型或重自然資源型企業,那么城市就有可能存在著招商引資過度。另外,從本地收益來看,如果本地政府的財政收入、人民的工資和可支配收入等反映人民收益的指標沒有相應規模的增長,也說明了城市招商引資過度。同時,招商引資過度的城市一般具備以下三個特點:①經濟開放程度高;②軟環境控制力不足,主要從政府政策來衡量;③效應不高,這主要從本地政府的財政收入、人民的工資和可支配收入來衡量。
(一)長三角的基本概況
長三角地區包括上海、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揚州、鎮江、泰州、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舟山、臺州共16個市,土地面積10.96萬平方公里,區域人口21220萬,占全國總人口的15.7%。
(二)因子分析
本文選取了13個指標進行因子分析,它們分別是:人口、總面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地方財政收入、地方財政支出、出口商品總額、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額、外商直接投資(FDI)、工業用電量、城鎮居民儲蓄存款年末余額,并應用主成分分析法來構造因子變量。
1.確定待分析的原有若干變量是否適合于因子分析
SPSS 因子分析中檢驗是否適合于因子分析的幾種方法:Bartlett球度檢驗,反映像相關矩陣檢驗、KMO 檢驗,此處我們選取Bartlett球度檢驗為準。

KMO 和 Bartlett 的檢驗
Bartlett 球度檢驗給出的相伴概率為0.000,小于顯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絕Bartlett 球度檢驗的零假設,認為適合于因子分析。
2.構造因子變量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通過因子分析后因子提取和因子旋轉的結果可以知道,取前3個因子就可以描述的方差占原有變量總方差的比例為92.963%。
經過旋轉之后,第一個因子變量包含: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地方財政收入、地方財政支出、出口商品總額、進口商品總額、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額。
第二個因子變量包含:人均 GDP、工業用電量、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口商品總額。
第三個因子變量包含:總面積、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地方財政收入。
3.因子變量的命名解釋
本文只需采用第一個因子變量,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地方財政收入、地方財政支出、出口商品總額、進口商品總額、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額、FDI,這些指標基本上反映了城市的經濟開放程度。
(三)聚類分析
根據因子分析得出的衡量城市經濟開放程度的七個指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地方財政收入、地方財政支出、出口商品總額、進口商品總額、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額、FDI來對長三角的16個城市進行聚類分析,分別歸類為四類、五類、六類。
如果分為四類:①上海;②南京,無錫,南通,杭州,寧波;③蘇州;④常州,揚州,鎮江,泰州,嘉興,湖州,紹興,舟山,臺州。
如果分為五類:①上海;②寧波;③蘇州;④南京,無錫,南通,杭州;⑤常州,揚州,鎮江,泰州,嘉興,湖州,紹興,舟山,臺州。
如果分為六類:①上海;②南京,杭州;③蘇州;④無錫,常州,南通;⑤揚州,鎮江,泰州,嘉興,湖州,紹興,舟山,臺州;⑥寧波。
從以上三個分類中可以看出,上海毋庸置疑是經濟開放度最高的城市,其次是南京、蘇州、杭州、無錫、南通,最后是其他的10個城市。
(四)招商引資過度城市
在列出的經濟開放度高的城市里,尋找招商引資過度的城市,主要采用比較法,比較這六個城市的人民生活水平是否隨著外資引入而有相應規模的增長,再比較它們的工業用電量的增長是否快于外資引入的速度。
通過比較法可以總結得出以下結論:首先,經濟可持續發展等級最好的城市是上海和無錫,其次,經濟可持續發展等級稍好的是南通、南京和蘇州,經濟可持續發展等級最末的城市是杭州。
(一)完善地方政府的考核機制
要規范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的競爭行為,就必須完善現行偏重GDP、財政稅收等經濟指標的政績考核機制。一是完善現行考核指標體系。要弱化GDP、財政稅收指標的考核,主要考核管理公共事務質量,強調對就業、環境保護、基尼系數等關系民生的指標考核。二是完善現行考核主體。我國經濟領域的市場化改革取得巨大成功,政府管理體制改革中也需要引入市場機制,以規范政府官員競爭。要消除現行考核機制中的隱瞞、扭曲信息現象,就必須改變單純以上級政府為考核主體的狀況。比較可行的是,增加屬地居民直接考核官員的內容。三是完善相關配套制度。要增加轄區內要素的流動性,如對戶籍制度、選舉制度等進行適當調整,從而增加居民的流動性和資源的流動性,就會增加對官員的有效壓力,招商引資中“竭澤而漁”的現象就會減少。要完善現行財政管理體制,規范預算外資金管理,以使各政府間以規范的稅收手段進行競爭。
(二)準確定位政府在招商引資中的角色
招商引資過度競爭行為發生時,往往是因為政府不適當的干預造成的,歸根到底是政府沒有準確定位在招商引資中的角色。就招商引資領域而言,政府應該做的事情有:提供優良充足的公共物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硬環境;加大基礎教育、職業培訓的投入,提供良好的人力資源;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維持良好的政治社會秩序,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具體的招商引資活動應當是:充分發揮企業的自主性和中介機構的中介性,以中介機構為橋梁,促成企業之間的投資合作的形成。
(三)轉換招商引資方式
主要是完善以開發區為主體的招商引資方式。一是改革開發區運轉模式。建立企業主導模式,變規模型擴張為內涵型增長,讓開發區以企業的身份出現于市場之中,改變開發區的行政主導模式,讓行政力量從開發區的開發主體和具體事務中退出來。二是加強管理和引導。有關部門應運用市場、產業、政策、法律等手段,加以管理和引導,實行熱點產品項目審核備案制度和重大項目審批制度,通過強化約束,引導開發區新的產業布局協調、合理、互為補充。加強市場經濟體系和法律體系建設,包括法制、尊重個人權利及產權,營造一個公平合理、清晰透明的外商投資法律環境。三是改善經營環境。完善產業配套能力,對外資控制經營成本和穩定運營提供產業保障,大力發展為大型跨國公司供應零部件的配套企業。
(四)加強地區間在招商引資中的協調與合作
一是逐步調整和減少以優惠政策為主要內容的招商引資行為。在招商引資初期,一定程度的優惠政策是任何一個地方招商引資不可或缺的。但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的推進,長三角地區應該建立區域內招商引資合作平臺,一方面,強化對此類優惠政策的管理,防止過度惡性競爭;另一方面,在相互協商的基礎上,逐步削弱和減少此類招商優惠政策。二是著眼整個長三角地區,制定招商引資規劃。為實現區域分工和資源合理利用,充分利用領域和集群效應,防止產業同構和負外部效應,有必要建立長三角區域利用招商引資規劃,尤其要突出產業分工。只有各地政府攜手合作,友好協商,才能獲得長三角地區招商引資的最大整體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