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榮 胡柳英
華西能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純燃褐煤循環流化床鍋爐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李東榮 胡柳英
華西能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褐煤是一種低熱值、高水分、低灰分燃料,適用于循環流化床鍋爐,目前國內外的純燃褐煤的循環流化床鍋爐多存在床溫高、啟動時間長、排煙溫度高等問題,本文通過對實際運行項目的分析,提出了應對措施。
循環流化床鍋爐;褐煤;床溫;排煙溫度
HX120/9.8-Ⅳ1是華西能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為某公司設計制造的2×25WM高溫高壓循環流化床鍋爐,該項目位于印尼蘇拉威西島,燃料為印尼褐煤。本工程于2011年投入商業運行。本文對運行情況進行了介紹,并對運行中存在的床溫偏高、尾部積灰等問題提出了應對措施。
本項目主要設計性能見下表:
本項目主要設計性能如下:額定蒸發量為120 t/h,過熱蒸汽壓力為9.8 MPa.(g),過熱蒸汽溫度為540℃,給水溫度為215℃,排煙溫度為140℃,鍋爐效率為89.55%。
本項目燃料分析如下表:
描述 范圍 典型最小 最大類似分析全水分內水分灰揮發物質固定碳25 13.8 3.3 27.9 23 35 25 6 40 41 30 18 5 35 30額定發熱量(收到基)高位發熱量 (kCal/kg) 3700 4300 4000元素分析(可燃基) 68.2 5.7 1.13 23.17 1.8哈氏可磨系數 45 65 60碳氫氮氧硫65 3 0.54 12 0.13 80 5.9 1.2 30 2.2
2.1鍋爐整體布置
本項目鍋爐為單汽包、自然循環、循環流化床燃燒方式,半露天布置。
鍋爐由一個膜式水冷壁爐膛, 一個汽冷式旋風分離器和一個由汽冷包墻包覆的尾部豎井(HRA)組成。
爐膛內布置有兩片屏式過熱器和一片水冷蒸發屏。鍋爐共設有兩臺給煤裝置和兩個石灰石給料口,均布置與爐膛前墻。爐膛底部是由水冷壁管彎制圍成的水冷風室,其與兩臺風道點火器相連,風道點火器內各布置有一個油槍點火燃燒器;爐膛底部分設置兩臺冷渣器。
爐膛與尾部豎井之間,布置有一臺汽冷式旋風分離器,其下部布置一臺“J”閥回料器。在尾部豎井中從上到下依次布置有高溫過熱器、低溫過熱器、省煤器和臥式空氣預熱器。過熱器系統中設有兩級噴水減溫器。
鍋爐整體呈左右對稱布置,支吊在鍋爐鋼架上。
鍋爐投產后,試運行過程中出現了一下問題:
1)床溫過高,滿負荷工況平均床溫約950℃,燃料變形溫度約1050℃,因此運行工況存在較大爐膛結焦風險;
2)啟動時間過長,鍋爐冷態啟動至滿負荷出力所需時間長達約72小時,極大影響經濟效益;
3)排煙溫度過高,滿負荷工況排煙溫度160~170℃,不僅降低了鍋爐熱效率,同時影響布袋除塵器壽命。
鍋爐實際運行DCS畫面
4.1褐煤用于循環流化床鍋爐時,由于其本身低灰分(灰分約5%,常規循環床鍋爐燃料要求灰分>10%)、比重輕的特點,循環灰量不足,鍋爐短時間內無法形成外循環,床溫得不到循環灰的冷卻,從而造成床溫過高,也延長了鍋爐啟動時間;
4.2燃料灰分不足(約5%),燃料顆粒度不均勻,造成爐膛上部物料濃度不夠(爐膛錐段上部壓力實際運行值小于200pa,應在800Pa以上),使爐膛中、上部受熱面傳熱系數達不到設計值,鍋爐只有通過提高床溫以達到足夠蒸發量;
4.3鍋爐運行中未添加石灰石脫硫劑,進一步降低了爐內物料濃度;
4.4鍋爐運行時密相區床壓過低(僅3.2~4.1 kPa),表明爐膛床層厚度過低,造成爐膛蓄熱能力不足,難以吸收燃燒所產生的熱量,也造成了床溫過高;
4.5床面深度>1/2爐膛深度,床面面積過大,一次風量份額占總風量的50%,結合褐煤揮發分高、易著火、易燃燼的特點,大量燃料在床面上燃燒,熱量積聚在床面,也造成了床溫過高;
4.6褐煤灰分中Na2O,K2O,CaO等堿金屬含量較煙煤、無煙煤高,因此飛灰具有比重輕、粘污性強的特點,易積聚在尾部受熱面表面,造成傳熱效果降低、排煙溫度升高。
5.1鍋爐運行過程中定期添加惰性物料(如河沙、爐渣、石灰石等),人為增加燃料灰分,提高爐膛物料濃度及循環灰量;
5.2運行時保持床層厚度在較高范圍(床壓>6kPa),提高爐膛蓄熱能力及爐膛物料濃度;
5.3設計時減小布風板面積(床面深度<1/2爐膛深度),減小一次風量,可以有效減少床面燃燒份額,降低床溫;
5.4設計時考慮褐煤的飛灰粘污性強的特點,尾部受熱面考慮足夠裕量;
5.5采用技術成熟的蒸汽吹灰方式,提高吹灰壓力及吹灰頻率。
褐煤做為一種低成本燃料,結合循環流化床鍋爐低NOx、SO2排放的優點,在目前環境污染和溫室效應日益嚴重的情況下,研究完善循環流化床鍋爐的褐煤燃燒技術,將具有極佳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