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華
巧用數學思想方法學習一元一次方程
何春華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靈魂,是解決數學問題的金鑰匙.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識中蘊含了許多數學思想方法,大家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還應注意對數學思想的提煉、總結,從而提高解題的能力.下面,我們舉例分析一元一次方程內容中的方法策略,供同學們參考.
1.整體思想
當一個問題中未知數較多,逐個求解比較復雜,或不能求解時,可將其中滿足某一共同特性的式子看作一個整體求解.這樣既便于列方程,又便于解方程.
【分析】本題可以直接去括號求解,但似乎有點繁瑣,如果將(7x-5)看作一個整體,則求解時能更方便些.
【點評】有些方程,可以將一部分式子聯系起來,先看成一個整體,把方程看成這個整體的一元一次方程,從而減少了方程的項數,使求解簡便.
例2有一個八位的電話號碼,前四位數字完全相同,從第四位到第八位是依次減小的連續自然數,全部數字之和恰好等于號碼的最后兩位數字組成的兩位數(兩位數字的前后順序不變),請寫出這個電話號碼.
【分析】本題前四位數字完全相同,且它們與后四位數字有聯系,不妨將前四位數字設出來,這樣便于列方程求解.
解:設前四位數字均為x,則后四位數字依次為x-1,x-2,x-3,x-4.
由題意得:4x+x-1+x-2+x-3+x-4=10(x-3)+x-4,解得x=8.
所以x-1=7,x-2=6,x-3=5,x-4=4,
答:這個電話號碼是88887654.
【點評】本題若逐個設出各位數字,則未知數過多,不易列出方程,但從整體考慮,視前四位數字為一個整體,則方便簡捷.希望同學們能認真體會.
2.轉化思想
轉化思想就是將復雜的問題轉化為簡單的問題,將生疏的問題轉化為熟悉的問題,將未知化為已知.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將方程的最終形式轉化為“x=a”.
【分析】本題分母中出現小數,給解方程帶來了麻煩,通過觀察發現,其分子也有小數,可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將分子分母都乘10,化簡方程求解.
去分母,得3(4x+9)=5(2x+3)+15.
去括號,得12x+27=10x+15+15.
移項,得12x-10x=15+15-27,
【點評】本章的轉化思想主要體現在將復雜的一元一次方程通過去分母、去括號等過程,轉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簡形式求解,以及將實際問題轉化為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3.分類討論思想
分類討論思想,是一種把問題中可能出現的多種情況分類討論進而解決問題的策略,運用這種策略可完整獲取問題的答案.
例4A、B兩地相距450千米,甲、乙兩車分別從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若甲車的速度是120千米/時,乙車的速度是80千米/時,問經過多長時間甲、乙兩車相距50千米?
【分析】題目中甲、乙兩車相距50千米,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兩車相遇前兩車相距50千米,另一種是兩車相遇后,再行駛一段時間,兩車還會相距50千米,所以本題應分兩種情況討論.
解:設經過x小時兩車相距50千米.
若兩車相遇前相距50千米,由題意得:120x+80x=450-50,解得x=2;
若兩車相遇后相距50千米,由題意得:120x+80x=450+50,解得x=2.5.
答:經過2小時或2.5小時兩車相距50千米.
【點評】本章中的分類討論思想主要體現在解決實際應用問題上,如行程類問題中對位置、距離的分類討論,公園售票時根據人數不同而售價不同時的分類討論,希望同學們能注意收集并整理涉及這類數學思想的內容.
4.挖掘隱含條件
例5在長方形ABCD中,放入六個形狀、大小相同的長方形,所標尺寸如圖所示,求小長方形的長和寬.

【分析】觀察圖形可知有如下兩個數量關系:①小長方形的長+3個小長方形的寬= 14cm;②2個小長方形的寬+6cm=小長方形的長+1個小長方形的寬.我們借助①設出未知數,根據②列出方程求解.
解:設小長方形的寬為xcm,則小長方形的長為(14-3x)cm,由題意可得:2x+6=(14-3x)+ x,解得x=2,所以14-3×2=8.
答:小長方形的寬為2cm,長為8cm.
【點評】本題通過觀察、分析,將隱含在圖形中的數量關系挖掘出來,即將圖形的有關信息轉化為數量關系,進而列出方程解決問題.
1.直接設未知數
當題目中的數量關系能用所求的未知量表示時,不妨直接設未知數,即求什么設什么,這是設未知數常用的方法.
例6某學校組織學生去秋游,從學校出發去風景點A參觀游覽,在A風景點停留1小時后,又繞道去風景點B,再停留半小時后返回學校,去時的速度是5千米/時,回來的速度是4千米/時,來回(包括停留時間在內)共用去6小時30分鐘.回來時因為繞道關系,路程比去時多2千米,求去時的路程.
【分析】本題看起來比較麻煩,分析后發現,題目里要求的只有一個未知量,就是去時的路程.題目的等量關系是:去時的時間+回來的時間+停留時間=共用的時間,以上“量”都可以用去時的路程表示.
解:設去時的路程為x千米,那么回來時的路程為(x+2)千米,去時路上所需時間為小時,回來時路上所需時間為小時.
解得x=10.
答:去時的路程為10千米.
【點評】本題抓住了“去時的路程”與“各個時間”的關系,直接設出未知數,問題順利得解,看來,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是解題的關鍵.
2.間接設元
即所設的不是所求的,適當選擇與所求的未知數有關的某個量為未知數,則易找出符合題意的數量關系,從而得到方程.
例7李偉從家里騎摩托車到火車站,如果每小時行30千米,那么比火車開車時間早到15分鐘;若每小時行18千米,則比火車開車時間遲到15分鐘.現在李偉打算在火車開車前10分鐘到達火車站,求李偉此時騎摩托車的速度應該是多少?
【分析】本題中所求值,不容易直接從中尋找關系,但注意從家到火車站的路程和距火車開車的時間為定值,這時可以用“退一步”的方式先求出某定量,則其他關系就會迎刃而解.
解:設李偉家到火車站的路程為x千米,則由火車開車時間固定這一等量關系,可簡便得
答:李偉此時騎摩托車的速度為27千米/時.
【點評】本題利用火車“規定”的時間為相等關系建立方程求解,屬于間接設未知數的方法,希望同學們認真體會這種解題思想.
3.輔助設元
在一些較復雜的實際問題中,當出現的未知量較多,并且有時看起來似乎缺少條件時,可考慮設輔助未知數,在已知條件和所求解的問題之間“牽線搭橋”,從而能順利找出等量關系并列出方程.一般來說,輔助未知數設而不求,在解題過程中會自行消去.
例8某公司生產普通汽車和新能源汽車,該公司在去年的汽車產量中,新能源汽車占總產量的10%,今年由于國家能源政策的導向和油價上漲的影響,計劃將普通汽車的產量減少10%,為保持總產量與去年相等,求今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量應增加的百分數.
【分析】在求解今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量應增加的百分數時,需要的是去年的汽車生產總量.因此設今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量應增加的百分數為x的同時,還應設去年的汽車生產總量為a,根據“今年總產量與去年相等”列出方程求解.
解:設去年的總產量為a,今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量應增加的百分數為x,則去年普通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分別為90%a和10%a,今年的普通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分別為90%a(1-10%)和10%a(1+x),根據題意列方程,得90%a(1-10%)+10%a(1+x)=a,解得x= 0.9=90%,所以今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量應增加的百分數為90%。
【點評】對于一些較復雜的問題,往往條件隱含關系交錯.這時不妨引入輔助未知數,在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方便理順各個量之間的關系,列出方程.而所設輔助未知數在解題過程中會被消去,即滿足輔助未知數“設而不求”的特點.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實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