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占森
讓我們來讀幾則與數學有關的故事吧。
巧對對聯
傳說宋朝時,有個秀才與幾個學友一起進京趕考。由于路途遙遠。他們雖然日夜兼程,但還是遲到了。考官說:“我出一聯,你們若對得上。我就讓你們進考場。”
考官的上聯是:
一葉孤舟,坐了二三個學子,啟用四槳五帆,經過六灘七灣,歷盡八顛九簸,可嘆十分來遲。
秀才略加思考,便對出了下聯:
十年寒窗,進了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欲,苦讀五經四書,考了三番兩次,今日一定要中。
考官與秀才都將一至十這十個數字嵌入對聯中,秀才更是將讀書人的艱辛與刻苦描繪得淋漓盡致。
點錯的小數點
學習數學一定要細心,因為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美國芝加哥有一個靠養老金生活的老太太,她在醫院動了一次小手術后便回家了。兩星期后,她接到醫院寄來的賬單,費用是63445美元。她看過后不禁大驚失色,嚇得心臟病猝發,倒地身亡。后來,有人與醫院核對賬單。才發現是工作人員把小數點的位置點錯了,實際費用是63.445美元。
點錯一個小數點,竟要了一個人的命。正如牛頓所說:“在數學中。最微小的誤差也不能忽略。”
工作到最后一天的華羅庚
華羅庚出生于江蘇省,從小喜歡數學,而且非常聰明。1931年,華羅庚被熊慶來教授請到清華大學。在熊慶來教授的指導下。他刻苦學習,一連發表了十幾篇論文,后來又被派到英國留學。他對數論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華氏定理”。他特別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走遍了20多個省、市、自治區,動員群眾把優選法用于農業生產。
有記者在采訪時問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后一天。”
他的確為科學辛勤工作到了最后一天。
責任編輯:潘彥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