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瑢菲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小學音樂課堂也被賦予更多要求,在全面發展理念下音樂教育的地位逐漸突顯。音樂學科作為藝術教育中的重要環節,在小學階段,讓學生更好地認知音樂,為學生今后音樂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對于學生發展來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小學音樂教學階段,教師將會選擇幾種樂器讓學生學習,以期開拓學生視野并培養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其中口風琴作為自由簧鳴樂器也應被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口風琴融合了吹奏樂器與鍵盤樂器,并擁有豐富的和聲效果,非常適合學生學習。基于此,本文以口風琴進入小學音樂課堂為出發點,分析小學音樂探究式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音樂 探究式學習 口風琴 課堂教學
素質教育體系下,現代教育注重人本化思想的滲透,因此,興趣培養逐步成為教學開展的科學手段。其中,音樂教育作為素質培養的重要組成,在實施教學中迎合學生興趣,引入口風琴等樂器將逐步成為教學優化的重要策略。小學階段音樂學習目的在于讓學生接觸音樂,并在音樂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成長環境,通過簡單音樂知識以及樂器演奏學習,為學生今后音樂藝術探究打下基礎。但基礎性教學不免較為枯燥,故此,如何在音樂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音樂,將成為現代音樂教育所關注的重點。在本次研究中本人選取口風琴作為樂器開展教學,探究口風琴進課堂所帶來的影響。
一、口風琴進入小學音樂課堂的重要影響
口風琴是一種自由簧鳴樂器,其結合吹奏與彈奏為一身,當前隨著現代音樂教育的不斷發展,口風琴的樂器也逐漸進入到課堂之中。傳統小學音樂教學多為教師彈奏學生演唱方式,但由于學生年齡較小,很難在固定的方式中集中學習,故此,音樂教學也積極引進其他樂器,如笛子等。但是一成不變的樂器無法滿足現代音樂教育的發展,因此應積極引進新型樂器。而口風琴樂器的引進,可幫助學生首先接觸了解簡譜,并逐漸滲透五線譜知識。口風琴需要借助五線譜與鍵盤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看到鍵盤上的不同發音,通過吹奏與彈奏,在反復練習下鍛煉學生的聽力與四肢配合能力。
口風琴進入課堂還有助于鍛煉學生的音樂記憶能力,通過音樂樂器的配合,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記憶相關樂譜。口風琴和聲效果極佳,因此可在傳統音樂課堂教學中配合使用,通過口風琴的相互配合,逐漸讓學生掌握音樂節奏感,并在反復的練習中,加深學生對于樂譜的記憶,以期不斷提升學生音樂記憶能力。此外,在音樂課堂中引入口風琴方式,還可鍛煉學生的合奏與伴奏能力,口風琴標準音較高,但音色卻較為柔和,在合奏中可起到調節音色的重要作用。合奏是音樂中常見的形式,在小學階段訓練學生合奏能力,可為初中音樂多聲部合奏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昀后,口風琴作為一種新引進的樂器方式,勢必引起學生的關注,但口風琴對于小學生來講,掌握難度較大,因而在學習中應循序漸進地開展。
二、口風琴引入課堂的探究式教學策略
口風琴樂器的初次引入將會存在眾多困難,故此應循序漸進地開展。首先應建立正確的教育教學思想為口風琴教學做好鋪墊;其次,創新教育教學方式,促使口風琴融入到小學音樂課堂之中;昀后拓展小學音樂教學內容,尋找適用口風琴開展教學的相關教材。
(一)樹立正確教育思想為引進口風琴做好鋪墊
口風琴作為小學音樂課堂的新型樂器,教師應做好相關準備,為學生引入口風琴,讓學生逐漸了解口風琴。例如運用圖片多媒體等方式詢問學生是否認識這件樂器,而后向學生講解口風琴起源以及來源等,為下節課口風琴實物教學打下基礎。與此同時,為了配合新課改教學要求,在口風琴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初中音樂教學理念,將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作為教學理念和指導思想,重視學生在口風琴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從學生音樂素質培養的實際情況入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例如,在開展口風琴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從聲樂、樂器、欣賞、表演、視聽節奏練習等方面循序漸進地開展音樂認知與鑒賞教育,保證學生對口風琴樂器有所了解,并能更精準地認知與理解口風琴演奏。
(二)融合口風琴樂器不斷創新教學方式
在引入口風琴樂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新課堂教學新方式,對學生進行科學化和系統化的指導,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力與音樂表演力。舉例來說,在音樂欣賞課的教學之中,教師應結合圖文并茂的教學方式,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來結合欣賞音樂來觀看影視作品、圖片或動畫,保證學生通過視圖來了解音樂旋律起伏特點與其表現的深刻寓意。例如,在欣賞《鈴兒響叮當》曲目時,一邊聆聽著口風琴的演奏,一邊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冬季圣誕老人駕著馴鹿飛馳在空中的場景,讓學生深入了解音樂的魅力;此外,在口風琴吹奏時,教師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吹奏技巧,從呼吸的節奏、氣息的控制、音準的強化和鍵盤控制四方面進行有效的教學指導,保證學生口風琴演奏的準確性。
(三)尋找適用口風琴開展的教材,拓展小學音樂教學內容
音樂教材內容有限,為了更好地鍛煉學生的音樂,還需教師自主尋找課本之外的教學內容,探尋到更多適合口風琴練習的教材。通過教材的拓展來鍛煉學生口風琴演奏技巧能力的提升,并借助口風琴演奏能力的提升提高學生音準,從而培育其良好的音樂素養。此外,為了優化激發學生口風琴演奏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也組織音樂表演活動,讓學生利用所學習的口風琴演奏技巧演奏更多的歌曲,以此擴展學生音樂學習空間。
三、結論
綜上所述,口風琴引入小學音樂課堂,對于學生發展來講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應積極引入口風琴,將口風琴樂器學習作為小學樂器必修科目。但對于小學階段學生來講,口風琴學習難度較大,故此要求教師在引進口風琴時首先樹立正確思想,并不斷創新音樂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尋找適于口風琴教學的教材,以此來拓展小學音樂教學內容,培養學生音樂素養,促進學生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蓓.口風琴進課堂,優化中學生音樂素質[J].音樂天地,2013,02:31-32.
[2]劉曉麗.口琴進課堂的妙用[J].網絡財富,2010, 18:228.
[3]李濱.尋找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激發點[J].音樂天地,2012,1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