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劍平
(紹興文理學院 浙江 紹興 312000)
服裝設計專業“嵌入式”實踐教育體系的創新與實踐
楊劍平
(紹興文理學院 浙江 紹興 312000)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強化應用型的大學實踐教學體系的創新實踐,構建項目“嵌入式”的實踐教學體系,形成課程的理論與市場設計實訓相結合的實踐體系。具體闡述創業孵化式、工作室管理式、項目對接式等不同形式的實踐創新設計與課程相結合的嵌入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構成、經驗教訓及取得的成就,對于高校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有一定推廣價值與借鑒意義。
創新教育;實踐能力;服裝設計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召開的第四次教育工作會議上公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一、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推進創業教育。創立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二、增強社會服務能力。高校要牢固樹立主動為社會服務的意識,全方位開展服務,推進產學研用結合與成果轉化。2014年9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
近年來,定位于應用型的大學越來越注重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但很多創新教育都扼殺在學校的教學體系與管理體系中,很難以專業為單位大面積開展教學實踐的嘗試。我們通過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為例,以嵌入式的實踐教學模式為突破口進行嘗試,打破傳統的紙上談兵、孤芳自賞的教學形式,讓教學在市場中得到檢驗,學生在市場中體驗設計。探索以服裝設計教學為紐帶,以創新實踐、設計實訓相結合的新型教學實踐模式。
中國服裝業已是舉世公認的龍頭產業,但中國的時裝設計還沒有真正走出國門,中國的品牌也沒有真正在國際上立足。培養創新的設計人才是服裝設計走出國門的起點,我國的服裝高等教育與服裝業發展的人才需求存在隔裂。近些年企業普遍反映畢業生實踐能力較差,學生在企業需要有半年多的過渡適應期。從學校實踐教學體系看,服裝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大多仍停留在教師假擬的設計實踐中,真正參與市場的設計實踐甚少。
目前大學創新教育實踐活動在各個高校中發展迅速,在培養方案的制定過程中也強調實踐體系的建設,建立了教學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課程實踐學習、學科競賽等實踐內容。但這些看似完善的體系還是停留在假設的設計過程中,沒有脫離紙上談兵的窘境。沒有與市場結合就達不到真正意義上的實踐教學。
應用型本科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服裝面料與產品的設計開發、品牌企劃的工作。為使學生盡快實現從學生到設計師的角色轉換,突出服裝專業教育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特色,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定位,對服裝專業實踐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服裝行業的市場調研,以此為依據構建立體的“嵌入式”實踐教育平臺,進行實踐教育模式的創新研究,并在近幾年的本科人才培養過程中在一些課程與企業合作進行了探索與實踐。“嵌入式”實踐教育體系的建設需要有強大的產業背景,專業只有建立在產業的基礎上才有發展的空間,有良好的產業背景才能更有效地開展實踐教育體系的實踐。我校地處浙江紹興,而紹興是浙江的紡織服裝產業大市,作為紡織服裝產業大市的唯一一所本科高校,怎樣立足紹興、服務紹興是我們服裝設計專業發展的首要任務。
(一)嵌入式實踐教育體系的內容與特點
在歐洲,設計藝術院校非常重視服裝設計實踐教學,其中創新教育模式——工作室項目實踐教學占有重要的位置。我校在人才培養上結合區域產業的發展特點,制定了以服裝設計為主體輻射服裝面料設計的專業培養模式。根據這一特點,近幾年我們依托產業優勢與政府和學校的創新創業平臺開展了一系列的實踐教學嘗試。把服裝設計專業的課程教學內容“嵌入”到工作室項目實際運行中,以達到專業課程一體化的實訓教學效果。
1.創業孵化模式的嵌入式實踐
孵化式模式主要針對的項目是大三與大四學生,以有自主創業意愿的學生來組織實踐。通過向學校申請創業園項目或是在政府(企業)獎勵措施下于創業園基地設立創作工作室。以學生團隊為主體,專業學科指派專業教師或課程組擔任導師,以具體課程結合專業特點來制定工作室的設計方向與設計產品。
如:2014年我們學院與余杭家紡協會合作在中國品牌布藝城設立了設計工作室。在創業導師與學生團隊的不斷商討下,定位于創意抱枕的設計,主要通過taobao的線上銷售與創意定制。對于產品的市場定位我們充分挖掘我們的長處,規避我們的短板。特別是我校在人才培養上就對面料的設計與開發具有側重,學生具有很強的面料創新與設計能力,并且抱枕的制作沒有什么技術上的難度,且創業前期的資金投入也較少,這也為項目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同時中國品牌布藝城也為我們的創新實踐提供了有力的資金、設備支持,為我們項
目開展與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項目運行到半年左右,學生已經收回了前期投入,也逐漸由原來的工作室向企業轉型,并成立了米南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目前已有了非常好的經濟收益,年收入已經達到80萬左右。

工作室及產品
2.項目工作室的嵌入式實踐
目前我國服裝設計專業的多元化實踐教學(比如工作室教學)的推廣進度比較緩慢,主要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如中國高等學校的教育體制;發展工作室制的實踐教學需要的資金投入與資源的相關配套等因素。這也是我們要主要解決的問題,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思潮影響,學校也給了我們許多政策支持。同時,紹興作為紡織之鄉,有眾多紡織服裝企業作為我們實踐創新的后盾。
近幾年我們多方位嘗試合作模式,項目工作室類型的嵌入式實踐教學是我們運行最平穩的,效果也最好。項目工作室是我們與企業合作的平臺,我們實施項目式課題組形式管理,項目組與企業建立訂單式合作模式,根據企業的生產要求進行長期定位設計或訂單式的設計。工作室設在學校便于學生與導師溝通,也解決學生實踐的外出安全問題。項目組由項目導師、服裝設計專業與服裝工程專業學生組成。導師負責與企業的對接和對學生設計作品的設計指導,設計學生負責設計創新,工程學生負責樣衣制作。這樣有效地把工程與設計的學生組合起來。自2014年起,我校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實施高職招生,服裝工程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很強,為項目的順利進行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同時我們在項目組中開展反饋教學與講座教學,請服務企業的技術人員對設計產品進行反饋及開展關于市場的相關講座,讓我們學生認識自己設計的優點與不足及市場前沿與企業的發展方向,并組織參加企業的交易展會。讓學生多方位地接觸市場,有效地把理論教學與實踐結合起來。
目前我們主要針對外貿公司與服裝公司設立了兩個實踐組,分別為面料展示設計組與成衣設計組。面料展示設計組主要運用企業面料進行創新設計的開發,制作的樣衣主要用于面料企業的宣傳與面料產品的推廣。成衣設計組主要服務服裝企業,對服裝企業新季度的新產品進行設計開發。我們也將進一步拓展項目組,針對培養方案的課程體系,復制合作模式,并將嘗試組建面料設計組及表演與策劃組等。
3.學科競賽模式下的嵌入式實踐
學院組織構建學科競賽平臺,動員與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專業競賽。學科以課程組形式擔任導師,把課程與競賽結合。如:紡織品紋樣課程與中國高校紡織品設計大賽結合;服裝設計與各類服裝設計大賽結合;立體裁剪與中國大學生服裝立體裁剪設計大賽結合等。
(二)總結與完善
創業孵化式模式與項目工作室模式的嵌入式實踐我們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應,項目的順利進行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選擇好產品與設計的切入點,要理性分析我們學生的優點與缺點。如:創業孵化式選擇抱枕產品是我們該項目成功的關鍵,它很好地規避了學生工藝薄弱的問題,強化了創新設計能力。項目工作室模式主要對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的提高幫助較大,并有效挖掘了設計專業與工程專業的強項,使在項目中發揮了正向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項目實踐的實施面積有限,進入這兩個模式的實踐學生相對較少,實踐惠及面較窄。如果大面積地開展實踐就需要更多的教師資源與相關學校配套,這也是我們以后大面積發展的瓶頸。相比在學科競賽模式下,學生的實踐面就較大,由于許多學生在大賽中取得了很好成績,示范效果明顯,學生的積極性也很高。但競賽的市場性相對較弱,與畢業實際工作存在較大的距離。
“嵌入式”實踐教學需要有強大的導師團隊,我們很多教師都是從學校到學校,雙師型的教師相對較少,這是項目發展與復制拓展的主要難題。對導師的培養需要長時間的實踐積累,只有讓教師多走入企業與市場結合才能有更好地發展。在項目中需要加強學生學與做的關系,學生在項目中不只是做任務,更多的需要強化教與學。項目中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要擔任教的職責,在指導項目的同時要開展專業的理論教育。學生不只是完成項目任務,主要需要學習市場經營與專業理論,注重知識面的拓展。
“嵌入式”實踐教學與傳統實踐教學構成立體化的、多維的實踐教學體系,形成項目實踐與課程理論相結合的實踐體系。它是教學研究和探索的過程中,對常規教學的引申和延續,是創新教學模式的體現。“嵌入式”實踐教學的建立,是學校、學生、企業共同的利益需求,需要在嘗試與實踐中不斷探索與改進。如何與現有模式相結合,形成多方位多角度階梯式的創新實踐教育模式,值得我們繼續深入思考與探索,對下一步深入開展教學改革和研究也有重要的意義和推動作用。
[1]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M].
[2]黃志青,吳紅.服裝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4).
[3]宋瑩,鄒平.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管理體系研究[J].紡織教育,2009(4).
G642
A
1007-0125(2016)12-0201-02
楊劍平(1978-),男,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服裝藝術設計、服裝史。
浙江省紹興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課題項目(20141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