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劉艦平的“老調新詞”"/>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羅凌翩
微瀾漸起風姿
——讀劉艦平的“老調新詞”
→羅凌翩
記得劉艦平的第一本新古風詩集《高山流水》扉頁反面題詞:“不惑之年因眼疾深重而得號半瞧。用新式手機寫老式句子,讓老朋友和新朋友都覺開心……”豈止開心,大家都為他紓解了心頭的積慮,慶幸才華橫溢、在文壇早有卓著建樹的他,借助現代工具和詩的靈光,成功突破黑暗的重圍。
繼而讀到他新、舊體各半的詩集《心象》,以及新詩集《我和影子》等,更驚訝他穿越今古,充滿奇思妙想的創作能力。我想,目眇沉寂文壇有年之后,借“老調新詞”的創作,暫求身心的安妥,只是他初衷的一部分吧;而左右開弓,為側重外來與現代藝術思維的新詩鏈接古典,重新注入本土詩歌源遠流長的“臍血”,運用現代美學形式內容對傳統舊體詩詞有所創新和突破,才是他真正的追求。他的入選《中國年度優秀詩歌》2014卷的《鳥語》,還有我在手機上不斷讀到他新近的“天外云箋”——長短詩句,或許印證了我的這個猜想。
幽居嶺南的他,耳畔時聞的“你模仿花開的口形/讓聲音發出芳香”的啁啾鳥語,當是比人類的語言更為古老的聲波、流韻吧。盡管“天籟何須人類重新填詞/蒼生各有原創的神曲”,心被柔美清亮之音觸動的先民,仍忍不住吟誦比興,并鄭重刻錄在《詩經》開篇,“將情歌首句唱給關關雎鳩/鳥語從此成了詩的源頭”,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自先秦、漢、唐、宋、元、明、清等歷代至今,中國的舊體詩詞曲賦中,多有鳥兒們情感音譜不同的鳴囀。在許多無眠的夜晚,他聽見“魂斷長空雁叫/詢一聲天問而上下求索”著,比《楚辭》的作者屈原,更有苦心孤詣的自覺,為漢字的編碼和創新,也為自己“用詩歌和精神點起了另一盞明亮的心燈”(引自鐵凝在劉艦平詩歌研討會上的致辭),堅韌跋涉在詩路的漫漫長途?!而B語》,不止是一首意象豐贍,寄托高古的新詩,也是一部別樣的中國詩歌史。在審美取向和修辭上,能看到他對古典詩歌藝術虔敬的躬身,也能看到他對現代文學藝術的借鑒,有真誠的價值重建和精神體驗。韓少功論及他的語言修辭,曾說:“一是古今交錯,雅俗兼濟……二是虛實互生,情理并茂。”“他既用典故,也說大白話;既取古人的優雅,也揮灑日常生活中的樸拙和粗獷,總是使二者無縫對接,無形轉換,造成一種奇妙的混搭,一種別開生面的語言重新立法?!?/p>
詩人的《高山流水》,曾在形式上有自創文體的追求。他后來寫的各種“舊體新詞”,更深化了自己對何謂詩的理解和建構。下面這首《西江月》,劉艦平以日常慣見的意象,簡樸流美的辭句,更明確表達了自己對詩歌源流的認識和寫作態度:
月落西江如磬,韻流絲竹一支。今人老調賦新詞,韶樂余音已逝。
曲散無痕秋水,微瀾漸起風姿。蛙鳴鳥唱訴相思,天籟源頭于此。
作為今人,他對興起于唐,經過五代的發展,極盛于宋代的詞似更有創作的熱忱。在新的生存語境中,或可把它們當新詩來寫?澳門大學施議對教授曾說“當代詩詞抒寫舊內容、舊思想易工;抒寫新內容、新思想難好。”這話或有他的道理。不過,即便身處信息時代,人們的生活同樣離不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這兩大古老的命題,依然需要用新的語匯和技巧表達人類繞不開的友情、愛情、怨別、懷舊、鄉愁等永恒情感。他個人獨處的生存困境也拓展了他詩詞寫作的藝術空間。他很清楚個人的局限,感嘆“折翅方知無羽,悵然遠去驚鴻。蒼生造化道不同,紙墨猶當自重?!保ㄎ鹘隆ぜ堷S)審慎的思考更強化了行動的堅決。手機語音寫作日積月累,他別具一格的舊體詩詞,蔚然具有“曲散無痕秋水,微瀾漸起風姿”的氣象。
藝術的創新往往是個體的突破,劉艦平的一些即事感懷的各種詞牌小令,諸如意識流、蒙太奇、變形等等西方藝術表達方式,嫻熟游刃于格律平仄之間。長調不多,《水調歌頭》和《沁園春·秋山》都有個人情志的心理內涵,還有更廣闊、深刻的精神意蘊。從《七絕·讀王國維》的“秋蟲韻短鳴長夜,花影多姿比淡濃。滿卷清風云掩月,人間詞話語驚鴻”可以看出,他對《人間詞話》的喜愛,也深受其境界說的影響。我則更喜歡他一些情境小令,如:《清平樂·煙雨桃花》——
煙彌水漫,一夜江無岸。風浣霓裳驚雨燕,碰落桃花幾片?
誰家少女思春,那年獨坐黃昏。依舊紡紗織布,回頭呼喚兒孫。
有場景、有人物、有故事,像小說、像戲劇,更是一首耐品味的好詞。寥寥四十六個字,簡潔生動勾勒出平凡女性的一生——曾有的青春亦如夭桃絢麗、江流起伏,勞作一輩子,自有圓滿的生命詮釋。無深言、無僻字,氣韻流麗,詩味婉轉。高超的文字技巧,化中規中矩的格律于無形,舊體詩詞獨具的聲韻美、整齊美、對稱美、參差美(見《詩詞格律的四大美人》李汝倫著),使詩人筆下的凡人、俗事,無不經典。還是韓少功說得到位:“這種無古無今、無雅無俗的處理,顯然需要詩人有充分的文化資源和經驗蘊藉,更需要一種無差別齊萬物的大境界?!?/p>
劉艦平的這些“老調新詞”,偶有與厘定習循的詞譜不合律處。我知道他并非不諳格律,甚至還精通音律。因眼疾,詩人的聽覺變得更為敏感、細膩,在斟詞酌句中,他或許會更偏重詩心的取舍,文本的需要,更忠于自己的耳朵吧。
對于舊體詩詞的聲韻美,詩人在與同好朋友們討論時,一直堅持舊體詩詞的寫作應適于普通話誦讀,并用一首五絕《聽海》,表達了自己的獨特考量——
滄海無格律,潮汐平仄多。
濤聲誰定調?鷗鳥問漁歌。
言簡意賅道出自然的大象無形,對人類,對詩歌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影響力。沒法不欣賞他“立言”的技巧吧,也會覺得他的主張是很有說服力的。中華地域大、方言夥,隨著歷史長河流淌,主流語音也一直在變化之中。《中華新韻》的出版和應用的日漸廣泛,正印證了詩人或許超前的主張。
這些用語音手機“聽寫”的辭章結集為《歸去來》。不止是詩人深居簡出的生活現狀,與陶淵明式的“隱居”有表象的相似,也有緣由不盡相同的無奈。“質性自然,非矯歷所得”的脾性只怕也差不多。至于“性本愛丘山”,讓詩歌返璞歸真的志趣,即使跨越幾千年的時空,也是息息相通的。“歸去來”的,當是“船過青浪灘”后的重生,詩人和他的詩歌都是主語。
早幾天在手機上讀到詩人微信傳來的新作:《清平樂·冥想》——
天規地矩,囚我如囹圄。魂棄皮囊輕幾許,飄逸青煙一縷。
人間欲壑曾留,九霄宮闕云游。賒酒桂花樹下,月光偕老白頭。
這些看似略帶調侃,又直指人心的句子,是醞釀已久還是信手拈來?愣怔了半天,復又歡喜。對個體生命終極狀態、終極意義的思考,難道不是歷代舊體詩詞的“留白”么?詩人正在做他該做的事。欣慰之余,也用手機戲作一首《清平樂·猜想》回應——
蟾宮酒債,多欠君何礙?洗硯星河霞傅彩,字字璣珠好賣。
遙猜寂寞嫦娥,含顰舒袖婆娑。得句清新曠古,相邀桂下飛歌。
知道他從不嗜酒,惟對品味漢字、沉潛詩事情有獨鐘。鐵凝說,“他一直在用溫暖的文字和深沉的詩心尋找著、確認著光明?!?/p>
因有放不下的念想,自然就有要用一輩子來還的詩債。
責任編輯:吳纓